【武漢訪友之三】黃鶴樓
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黃鶴樓位於湖北省武漢市長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巔,瀕臨萬里長江,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江南三大名樓」之一,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樓「和」天下絕景「之稱。黃鶴樓是武漢市標誌性建築,與晴川閣、古琴台並稱「武漢三大名勝」。
黃鶴樓始建於三國時代東吳黃武二年(223年)。三國時期黃鶴樓只是夏口城一角瞭望守戍的「軍事樓」,晉滅東吳以後,三國歸於一統,該樓在失去其軍事價值的同時,隨著江夏城地發展,逐步演變成為官商行旅「游必於是」、「宴必於是」的觀賞樓。
唐代《元和郡縣圖志》記載:孫權始築夏口故城,「城西臨大江,江南角因磯為樓,名黃鶴樓。」是為了軍事目地而建。而據《極恩錄》記載說原為辛氏開設的酒店。
唐永泰元年(765年)黃鶴樓已具規模,然而兵火頻繁,黃鶴樓屢建屢廢,僅在明清兩代,就被毀7次,重建和維修了10次。有「國運昌則樓運盛」之說。最後一座建於同治七年(1868年),毀於光緒十年(1884年)。遺址上只剩下清代黃鶴樓毀滅后唯一遺留下來的一個黃鶴樓銅鑄樓頂。
黃鶴樓從北宋至20世紀50年代,還曾作為道教的名山聖地,是呂洞賓傳道、修行、教化的道場。《道藏·歷世真仙體道通鑒》言:「呂祖以五月二十日登黃鶴樓,午刻升天而去。故留成仙聖跡。」《全真晚壇課功經》中稱其黃鶴樓頭留聖跡。
1957年建武漢長江大橋武昌引橋時,佔用了黃鶴樓舊址,1981年重建黃鶴樓時,選址在距舊址約1000米的蛇山峰嶺上。1981年10月,重修工程破土開工,1985年6月落成,主樓以清同治樓為藍本,但更高大雄偉。
黃鶴樓為何以「黃鶴」為名,一說是原樓建在黃鵠磯上,後人念「鵠」為「鶴」,以訛傳訛,口口相證遂成事實。一說便是帶有神異色彩的「仙人黃鶴」傳說。魏晉南北朝時期,盛行神仙之說,有關黃鶴樓的仙話也在專談「怪力亂神」志怪小說發展的背景下形成。跨鶴之仙的傳說,最早出現在南朝科學家祖沖之的筆下。他的《述異記》中的「駕鶴之賓」,后被魯迅輯錄在《古小說鉤沉》里:還有黃鶴樓原址在湖北武昌蛇山黃鶴磯頭,據傳說,此地原為辛氏開設的酒店,一道士為了感謝她千杯之恩,臨行前在壁上畫了一隻鶴,告之它能下來起舞助興。從此賓客盈門,生意興隆。過了十年,道士復來,取笛吹奏,道士跨上黃鶴直上雲天。辛氏為紀念這位幫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樓,取名「黃鶴樓」。
《江夏縣誌》所引的《報應錄》也有同樣的說法。據它所說,從前有位姓辛的人,賣酒為業。有一天,來了一位身材魁偉,但衣著襤褸的客人,神色從容地問辛氏:「可以給我一杯酒喝嗎?」辛氏不因對方衣著襤褸而有所怠慢,急忙盛了一大杯酒奉上。如此過了半年,辛氏並不因為這位客人付不出酒錢而顯露厭倦的神色,依然每天請這位客人喝酒。有一天客人告訴辛氏說:「我欠了你很多酒錢,沒有辦法還你。」於是從籃子里拿出橘子皮,畫了一隻鶴在牆上,因為橘皮是黃色的,所畫鶴也呈黃色。座中人只要拍手歌唱,牆上的黃鶴便會隨著歌聲,合著節拍,蹁躚起舞,酒店裡的客人看到這種奇妙的事都付錢觀賞。
如此過了十年多,辛氏累積了很多財富。有一天那位衣著襤褸的客人又飄然來到酒店,辛氏上前致謝說,我願意供養您,滿足您的一切需求。客人笑著回答說:我哪裡是為了這個而來呢?接著便取出笛子吹了幾首曲子,沒多久,只見朵朵白雲自空而下,畫上的黃鶴隨著白雲飛到客人面前,客人便跨上鶴背,乘著白雲飛上天去了,辛氏為了感謝及紀念這位客人,便用十年賺下的銀兩在黃鵠磯上修建了一座樓閣。起初人們稱之為「辛氏樓」。後來便稱為「黃鶴樓」。
落梅軒系黃鶴樓景區一個名聞遐邇的古風建築。建於1993年,位於黃鶴樓東南300米、白雲閣以南97米處。落梅軒雖是一座三層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建築,但外表酷似木製的重檐翹角、吊樓、撐拱、漏花窗、繽紋格門窗、木雕掛落、景門以及抱鼓石、卷棚屋面、赭色琉璃瓦等,都給人以歷史久遠、古色古香的印象。它與公園內的黃鶴樓、白雲閣等相映成趣,使千古名樓的文化氣氛更加濃郁。
「落梅軒」之名,源於唐代大詩人李白著名詩句「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遊客游罷白雲閣和岳武穆遺像亭后,坐在這裡憩息,靜靜聆聽、欣賞一曲荊楚古樂,的確是一件很愜意的事情。軒名由高冠華書寫。
紫薇苑坐落在黃鶴樓公園內的落梅軒以東,是黃鶴樓公園投資260萬元開發蛇山荒坡的結果,總面積近一萬平方米,裡面栽植了20多棵購自瀏陽、鶴峰等地,樹齡在300至500年的大型紫薇樹樁,整個景區布局精巧錯落有致,又不乏自然野趣。
世間本無黃鶴,「黃鶴樓」從何而來?「花無百日紅」,紫薇卻能花開百日?
腳下彎彎曲曲、水流不息的小溝渠,這便是「曲水流觴」。觴即酒杯,「曲水流觴」則是由上巳節水邊祭祀派生出的一種文化民俗活動,古代文人墨客倚曲水席地而坐,縱情山水。從「曲水流觴」到王羲之執鼠須筆、書蠶繭紙,才有了「天下第一行書」之稱的《蘭亭集序》。
滿江紅
登黃鶴樓有感
宋代 岳飛
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多城郭。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鐵騎滿郊畿,風塵惡。
兵安在?膏鋒鍔。民安在?填溝壑。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卻歸來、再續漢陽游,騎黃鶴。
當年岳飛抗金,四次北伐,七年時間駐軍鄂州(武昌),岳家軍屯兵在長江沿線,上至九江,下至荊州,而岳帥府就設在蛇山黃鶴樓下。蛇山上有駐軍,岳飛在山上植樹,蛇山上的松樹,相傳是岳飛親手種植,所以它也叫岳松。
岳飛常到黃鶴樓登高望遠,抒發壯士情懷,他寫的兩首《滿江紅》詞都與黃鶴樓有關,第一首《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寫於南宋紹興四年(1134),岳飛出兵收復襄陽六州駐節鄂州時,這篇詞作表現出岳飛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和報國壯志難酬的悲憤心情。第二首《滿江紅.怒髮衝冠》寫於紹興六年(1136),北伐失利,壯志未酬,岳飛登上黃鶴樓,憑欄遠望破碎河山,隨即寫下這首千古絕詞。這首詞是岳飛最為經典的作品,代表了他「精忠報國」的英雄之志,表現出一種浩然正氣、英雄氣質,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岳飛報國立功的信心和樂觀主義精神。
第一次見到臘梅的果實。
四季牌坊示意黃鶴樓春夏秋冬的四時風景,用青灰石雕塑而成,為典型的徽式風格。每座之間均相隔50米,系二柱坊。每坊高約8米、寬7米;二柱的下部均有6面石鼓作幫襯,牌坊上部中是由34組斗拱所撐托的"品"字形的牌坊屋頂。在12個檐角中,又有兩對檐角呈"角梁龍頭"、"屋脊魚尾"的形象;重檐舒翼大方,造型美觀生動;在牌坊的畫壁和支柱上,雕刻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圖案,如"三友鷹鯉鶴"、"日映黃鶴"、"鷹鯉對歌"、"龍飛鳳"、"二麟戲日"、"雙獅戲逐"、"十二龍仙降"等,生動活潑,情趣盎然。
白雲閣坐落在蛇山高觀山山頂,在黃鶴樓以東約274米處。海拔75.5米,閣高41.7米,比黃鶴樓僅低10米。因位處公園中心的制高點,也就成為統率東、南、北區的標誌性建築,是觀賞樓(黃鶴樓)、山(蛇山)、江(長江)的極佳景點,也是觀賞三鎮雲彩的最佳處。
我們今天看到的黃鶴樓卻並不是古代修建的原物,而是1984年新修的仿古建築物。據歷史資料記載,三國時期的東吳在奪回荊州之後。為了迎戰蜀漢劉備便在現在武昌的蛇山西坡黃鵠山上興修了一座高樓,這就是最早的黃鶴樓。為什麼要把這座建築物稱為黃鶴樓呢、有人說,黃鵠山的石頭呈黃色,於是便把建在這座山上的樓閣式建築物稱為黃鶴樓了。這種說法似有些勉強。因為,在地球上有白鶴,有灰鶴,有丹頂鶴,唯獨沒有黃鶴。所以有人認為,把這座高樓定名為黃鶴樓,與過去的傳說有關。
據說,道教仙人王子安,曾於此乘黃鶴飛去。也有人說,西蜀道士費文偉在這裡修鍊成仙,並乘坐黃鶴飛上了天,以後又乘黃鶴飛回了這裡,並在這裡休息。還有人說,過去這裡有一位姓辛的人家開店賣酒,一位道土常常光顧酒店,酒家熱情招待,卻不收他的酒錢。一天,道士在飲酒之後,用橘子皮在酒店的牆壁上畫了一隻黃鶴,然後離店而去。從此以後,酒店生意興隆,顧客盈門。酒家也因此一天一天地富裕了起來。十年以後,道士乘坐黃鶴再度回來,看望酒家,然後又乘黃鶴飛走了。從此,黃鶴便和蛇山上的高樓結下了不解之緣。
黃鶴樓終於名聞天下。至於它的名字究竟是因為石頭的顏色而得名,還是與上述傳說有關,人們也不再去追究它了。黃鶴樓造型優美,氣勢恢弘,和滔滔東去的大江相得益彰,這才是它受人青睞、被人吟誦的真正原因。黃鶴樓自東吳初建之後,屢毀屢建。究竟它被毀了多少次,又被重修了多少次,現已無法弄清楚了。據記載,就在清王朝統治的二百多年間,黃鶴樓就先後重修了四次,另外還補修了四次。黃鶴樓每次重修后的高低、大小和形狀都不完全一樣。現在只能從有限的文字記載中了解到一點兒很簡單的情況。
那時的黃鶴樓是一座木結構的二層高樓。在宋朝、元朝、明朝時期的黃鶴樓,人們可以從界畫和其他繪畫中看到它的形象。此後黃鶴樓的形象常常出現在清朝早期和中期的絹畫中以及晚清的照片中。從這些形象資料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宋代以後的黃鶴樓已經由唐代以前的二層變成了三層。而清代晚期的黃鶴樓則是一座高三層、十字攢尖頂式木結構建築物,樓下有石台和平座房,樓的四面各突出抱廈一間,全樓共有翹角三十餘個,其造型之美、結構之精巧、氣勢之輝煌令觀者讚歎。
清光緒十年(公元184年),由於附近的民房失火,黃鶴樓受到殃及而被毀掉了。1984年人民政府在它被毀一百年之際重新修建了一座嶄新的黃鶴樓。由於修建了武漢長江大橋,新修的黃鶴樓已不在長江岸邊,而被移到了蛇山的高觀山上。同時,新修的黃鶴樓比起清光緒十年焚毀的黃鶴樓又有了許多改變:它由原來的三層變成了五層,如果再加上五個夾層,實際上是十層;它由原來的木結構變成了鋼筋混凝土結構;它的高度也變成了51米,比昔日的黃鶴樓增高了大約一倍。黃鶴樓主樓處於黃鶴樓公園的正中心,聳立在高觀山山頂。
千禧鍾又名千年吉祥鍾,位於黃鶴樓以東沿山脊軸線的高台上,1999年12月31日落成,2000年1月1日第一次敲響。鐘身重20噸,蒲牢1噸,共計21噸,取二十世紀和二十一世紀的連接之意。鐘體材料為銅合金,其中含有2.1公斤黃金、8.1公斤白銀,是自明朝永樂大鐘后580年來我國鑄造的最大銅鐘。
新修的黃鶴樓是一座鋼筋混凝土仿木結構樓閣式建築物。建築面積四千多平方米。在屋頂和各層屋檐的檐面上,均鋪著黃色琉璃瓦。全樓由72根大圓柱支撐著,樓外有翹角60個。每個翹角下都懸挂著銅鈴。在屋頂正中有一個高四米、用102塊琉璃磚鑲嵌而成的葫蘆形寶頂,造型大方美觀。
2018年2月20日,黃鶴樓景區自啟動景觀改造工程。至2018年4月,歷時2個多月,黃鶴樓完成了1985年復建33年來的首次大規模內部修復,對樓體的楹聯、吊頂彩繪、立柱仿古漆等部件進行翻修。
黃鶴樓在明清兩代就被毀7次,重建和維修了10次,經歷明清兩代的風雨,最終只留下一個黃鶴樓銅鑄樓頂。
在底層的東、南、西、北四面檐下門上,各掛著一塊大匾,匾上分別寫著「浪下三吳」、「勢連衡岳」、「氣吞雲夢」、「雲橫九派」。
第一層大廳的正面牆壁,是一幅表現「白雲黃鶴」為主題的巨大陶瓷壁畫。四周空間陳列歷代有關黃鶴樓的重要文獻、著名詩詞的景印本,以及歷代黃鶴樓繪畫的複製品。
在主樓周圍還建有勝像寶塔、碑廊、山門等建築。整個建築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黃鶴樓內部,層層風格不相同。
登黃鶴樓
唐代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這首詩是弔古懷鄉之佳作。詩人登臨古迹黃鶴樓,泛覽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詩興大作,脫口而出,一瀉千里。既自然宏麗,又饒有風骨。詩雖不協律,但音節嘹亮而不拗口。真是信手而就,一氣呵成,成為歷代所推崇的珍品。傳說李白登此樓,目睹此詩,大為折服。說:「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嚴滄浪也說唐人七言律詩,當以此為第一。足見詩貴自然,縱使格律詩也無不如此。歷代寫黃鶴樓的詩很多,但崔顥的一首七律,人稱最佳。
【延伸閱讀】
崔顥(hào)(約704 — 約754),漢族,汴州(今河南開封市)人,唐代詩人,唐玄宗開元11年(公元723年)進士。《舊唐書·文苑傳》把他和王昌齡、高適、孟浩然並提,但他宦海浮沉,終不得志。
他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氣勢宏偉,著有《崔顥集》。
天寶中為尚書司勛員外郎。少年為詩,意浮艷,多陷輕薄;晚節忽變常體,風骨凜然。一窺塞垣,狀極戎旅,奇造往往並驅江、鮑。后游武昌,登黃鶴樓,感慨賦詩。及李白來,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無作而去,為哲匠斂手雲。然行履稍劣,好(蒱)博,嗜酒,娶妻擇美者,稍不愜即棄之,凡易三四。初李邕聞其名,虛舍邀之。顥至獻詩,首章云:「十五嫁王昌。」邕叱曰:「小兒無禮!不與接而入。顥苦吟詠,當病起清虛,友人戲之曰:「非子病如此,乃苦吟詩瘦耳!」遂為口實。天寶十三年卒。有詩一卷,今行。(元代辛文房《唐才子傳》卷一)
他詩名很大,但事迹流傳甚少,現存詩僅四十幾首。
2至5層的大廳都有其不同的主題,在布局、裝飾、陳列上都各有特色。走出五層大廳的外走廊,舉目四望,視野開闊。這裡高出江面近90米,大江兩岸的景色,歷歷在望。黃鶴樓所在的蛇山一帶闢為黃鶴樓公園。種植了許多花草樹木,還有一些牌坊、軒、亭、廊等建築。有一個詩碑廊,收藏著許多刻有歷代著名詩人作品的石,蛇山一帶的古代景點都將陸續修復,成為武漢的一個標誌。
剝崔顥黃鶴樓詩吊大學生
近代 魯迅
闊人已騎文化去,此地空餘文化城。
文化一去不復返,古城千載冷清清。
專車隊隊前門站,晦氣重重大學生。
日薄榆關何處抗,煙花場上沒人驚。
黃鶴樓景區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中國歷史文化名樓、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江南三大名樓之首(其他兩大名樓分別是湖南的岳陽樓、江西的滕王閣),國家旅遊勝地四十佳。
黃鶴樓是古典與現代熔鑄、詩化與美意構築的精品。它處在山川靈氣動蕩吐納的交點,正好迎合中華民族喜好登高的民風民俗、親近自然的空間意識、崇尚宇宙的哲學觀念。登黃鶴樓,不僅僅獲得愉快,更能使心靈與宇宙意象互滲互融,從而使心靈凈化。這大約就是黃鶴樓美的魅力經風雨而不衰,與日月共長存原因之所在。
《菩薩蠻·黃鶴樓》
毛澤東
莽莽九派流中國,沉沉一線穿南北。
煙雨莽蒼蒼,龜蛇鎖大江。
黃河知何去?剩有遊人處。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水調歌頭·游泳
毛澤東
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
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
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今日得寬餘。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風檣動,龜蛇靜,起宏圖。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
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
看完黃鶴樓,老同學桂玲夫婦已安排好晚宴歡迎我們。
驅車前去,酒店就在美麗的東湖之濱,具體細節就不說了。
然後,定好明天去看心儀已久的中國地質大學。
- 1 參加慈溪市山東(菏澤)商會成立慶典 78P
- 2 蘇州博物館 76P
- 3 走訪泰安市菏澤商會 68P
- 4 【日照學黨建之八】莒縣沭河濕地公園 52P
- 5 【日照學黨建之七】莒縣博物館 96P
- 6 【日照學黨建之六】凱達物流,瀚森園林,莒國古城展廳 54P
- 7 【日照學黨建之五】莒縣龍山鎮嗡嗡樂園,城陽街道岳家村公心文化 45P
- 8 【日照學黨建之四】陳疃鎮黨性教育基地,1971研學實踐教育基地 59P
- 9 【日照學黨建之三】不老山生態文化村,鳳凰錯藝術鄉村 50P
- 10 【日照學黨建之二】東港供銷社黨委,江豪國際家居館 34P
- 11 【日照學黨建之一】石臼街道銀海社區,國際財富中心 51P
- 12 【走馬觀花】滕州荊河公園、龍泉廣場 57P
- 13 【走馬觀花】驩城更名廣場、薛城奚仲廣場 41P
- 14 【走馬觀花】中捷產業園、愛旅房車公司、滄州鐵獅子 58P
- 15 【走馬觀花】安徽碭山看梨花 36P
- 16 【走馬觀花】毛遂墓、薛國故城、孟嘗君陵園 46P
- 17 【走馬觀花】水泊梁山走一走 99P
- 18 【走馬觀花】徐州珠山「好人園」 50P
- 19 【武漢訪友之十】大別山——西九華山掠影 67P
- 20 【武漢訪友之九】西九華山——留夢河谷 49P
- 21 【武漢訪友之八】湖北麻城烈士陵園 64P
- 22 【武漢訪友之七】中國地質大學裡面轉一轉 76P
- 23 【武漢訪友之六】逸夫博物館看地球滄海桑田 89P
- 24 【武漢訪友之五】逸夫博物館看生命起源與進化 97P
- 25.【武漢訪友之四】中國地大特色礦物精品展 91P
- 26. 【武漢訪友之三】黃鶴樓 87P
- 27 【武漢訪友之二】隨州博物館 77P
- 28.【武漢訪友之一】隨州曾侯乙墓 55P
- 29.我要去內蒙之十:天下第一關——山海關 43P
- 30 我要去內蒙之九:九一八歷史博物館 71P
- 31.我要去內蒙之八:瀋陽故宮博物院(2) 73P
- 32.我要去內蒙之七:瀋陽故宮博物院(1) 76P
- 33 我要去內蒙之六:劉老根大舞台 43P
- 34 我要去內蒙之五:塔敏查干沙漠 50P
- 35.我要去內蒙之四:通遼大青溝景區 51P
- 36 我要去內蒙之三:阿魯科爾沁旗吃午飯 40P
- 37 我要去內蒙之二:七鍋山地質公園 90P
- 38 我要去內蒙之一:過赤峰市巴林右旗 58P
- 39.宿遷項王故里一游 82P
- 40 參觀江蘇洋河酒業集團 79P
- 41.遊覽洪澤湖濕地公園 73P
- 42 到雙溝酒廠參觀學習 79P
- 43.【曲阜一日游】游孟府 82P
- 44.【曲阜一日游】游孟廟 98P
- 45 【太行山二日游】紅豆峽 99P
- 46 【太行山二日游】八泉峽 99P
- 47 【亳州一日游】中藥材市場、青瓷潭酒廠 33P
- 48 【亳州一日游】曹操地下運兵道 50P
- 49 【亳州一日游】華祖庵(華佗紀念館) 45P
- 50 【亳州一日游】廟會廣場(老錢莊) 21P
- 51 【亳州一日游】花戲樓(大關帝廟) 64P
- 52 【菏澤漫遊】菏澤帝堯陵 32P
- 53 【菏澤漫遊】趙王河公園 29P
- 54 【菏澤漫遊】鄆城水滸好漢城 80P
- 55 【菏澤漫遊】鄆城唐塔 11P
- 56 【菏澤漫遊】鄆城黨校的五天幸福生活 87P
- 57 【菏澤漫遊】巨野去看農民畫(昌邑故城、付氏民居) 76P
- 58 【菏澤漫遊】巨野博物館 95P
- 59 【菏澤漫遊】巨野花冠酒業 60P
- 60 【菏澤漫遊】巨野金山公園 67P
- 61 【菏澤漫遊】單縣呂后廟 27P
- 62 【菏澤漫遊】湖西「小延安」——張寨 45P
- 63 【菏澤漫遊】單縣湖西革命歷史紀念館 36P
- 64 【菏澤漫遊】單縣牌坊廣場 63P
- 65 【菏澤漫遊】單縣浮龍湖 90P
- 66 【菏澤漫遊】定陶成海看牆繪 51P
- 67 【菏澤漫遊】定陶仿山堌堆 17P
- 68 【菏澤漫遊】定陶七股栢林 14P
- 69 【菏澤漫遊】定陶法源寺 32P
- 70 【菏澤漫遊】定陶黃店看玫瑰 60P
- 71 【菏澤看牡丹】中國牡丹園 68P
- 72 【菏澤看牡丹】曹州牡丹園 57P
- 73 【菏澤看牡丹】曹州百花園 67P
- 74 【冠縣一游】 武訓先生紀念館 48P
- 75 【冠縣一游】 中華第一梨園 52P
- 76 【徐州一日游】 賈汪區馬庄 33P
- 77 【徐州一日游】 潘安水鎮 63P
- 78 【徐州一日游】 墨上集民俗文化園 83P
- 79 【徐州一日游】 豐縣漢皇祖陵 34P
- 80 【南京二日游】之四 古秦淮 68P
- 81.【南京二日游】之三 梅花山 89P
- 82.【南京二日游】之二 明孝陵 50P
- 83.【南京二日游】之一 玄武湖 78P
- 84 中達海南之旅(十二)海南島返程 46P
- 85 中達海南之旅(十一)興隆熱帶植物園 63P
- 86 中達海南之旅(十)興隆咖啡文化博覽園 55P
- 87 中達海南之旅(九)萬寧首創奧特萊斯 42P
- 88 中達海南之旅(八)興隆銀湖酒店 63P
- 89 中達海南之旅(七)天涯海角、聖旨博物館 91P
- 90 中達海南之旅(六)鰲山壽谷 52P
- 91 中達海南之旅(五)南山文化旅遊區 93P
- 92 中達海南之旅(四)日月灣、興隆華僑橡膠博物館 55P
- 93 中達海南之旅(三)分界洲島 90P
- 94 中達海南之旅(二)博鰲亞洲論壇、玉帶灘 71P
- 95 中達海南之旅(一)鄭州飛海口 62P
- 96 大東北自駕游之卅一:我不想說再見 84P
- 97 大東北自駕游之三十:世博園四 87P
- 98 大東北自駕游之廿九:世博園三 66P
- 99 大東北自駕游之廿八:世博園二 82P
- 100 大東北自駕游之廿七:世博園一 84P
- 101 大東北自駕游之廿六:夜驅奈曼旗尋找沙漠 79P
- 102 大東北自駕游之廿五:楊靖宇將軍殉國地 75P
- 103 大東北自駕游之廿四:行走在美麗的長白山脈 79P
- 104.大東北自駕游之廿三:過鏡泊湖進入吉林省 76P
- 105 大東北自駕游之廿二:興凱湖訪友到農家 74P
- 106.大東北自駕游之廿一:虎頭要塞 76P
- 107.大東北自駕游之二十:中國東極黑瞎子島 79P
- 108 大東北自駕游之十九:三江平原看北大荒 79P
- 109.大東北自駕游之十八:沿小興安嶺去伊春 83P
- 110 大東北自駕游之十七:五大連池看火山 76P
- 111 大東北自駕游之十六:神秘大興安嶺 84P
- 112.大東北自駕游之十五:神州北極后看白樺林 83P
- 113 大東北自駕游之十四:漠河北極村 86P
- 114 大東北自駕游之十三:中國冷極根河 78P
- 115 大東北自駕游之十二:額爾古納到根河 72P
- 116 大東北自駕游之十一:再進大興安嶺 61P
- 117.大東北自駕游之十:美麗的海拉爾河谷 76P
- 118 大東北自駕游之九:滿洲里看國門 71P
- 119 大東北自駕游之八:紅色滿洲里 76P
- 120 大東北自駕游之七:過諾門罕戰役遺址 77P
- 121 大東北自駕游之六:阿爾山中蒙口岸 71P
- 122 大東北自駕游之五:過烏蘭毛都草原 72P
- 123 大東北自駕游之四:桃木和蘇木草地打個滾 73P
- 124 大東北自駕游之三:錫林郭勒大草原 62P
- 125 大東北自駕游之二:過錫林浩特市 70P
- 126 大東北自駕游之一:北出張家口 70P
- 127 西藏自駕五人行(二十一)平遙古城、太行山 83P
- 128 西藏自駕五人行(二十)沙坡頭、再見黃河 69P
- 129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九之二)張掖丹霞地貌 85P
- 130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九之一)河西走廊、嘉峪關 67P
- 131.西藏自駕五人行(十八之三)敦煌莫高窟、玉門 81P
- 132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八之二)大草灘、阿克塞 55P
- 133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八之一)柴達木盆地、當金山 62P
- 134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七之二)崑崙河谷、無極龍鳳宮 63P
- 135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七之一)昆崙山 62P
- 136.西藏自駕五人行(十六之二)可可西里 74P
- 137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六之一)唐古拉山口 69P
- 138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五之四)念青唐古拉山、那曲 72P
- 139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五之三)納木錯 59P
- 140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五之二)那根拉山口 47P
- 141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五之一)天路,羊八井 51P
- 142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四之三)大昭寺 60P
- 143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四之二)布達拉宮 73P
- 144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四之一)藏文化遊覽 72P
- 145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三之三)布達拉宮夜景 52P
- 146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三之二)拉薩河、墨竹工卡 51P
- 147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三之一)林拉公路、米拉山口 56P
- 148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二之四)雅魯藏布江大峽谷 68P
- 149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二之三)過林芝回遊雅魯藏布江 63P
- 150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二之二)色季拉山 61P
- 151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二之一)魯朗林海 68P
- 152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一之五)波密縣、通麥天險 68P
- 153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一之四)松宗鎮看盔甲山 66P
- 154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一之三)帕龍江看冰川 58P
- 155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一之二)然烏湖 55P
- 156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一之一)安久拉山 56P
- 157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之六)怒江大峽谷 60P
- 158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之五)怒江七十二拐 54P
- 159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之四)業拉山 59P
- 160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之三)東達山 65P
- 161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之二)瀾滄江 59P
- 162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之一)拉烏山 65P
- 163 西藏自駕五人行(九之四)靈芝河、芒康縣 58P
- 164 西藏自駕五人行(九之三)巴塘縣、金沙江 52P
- 165 西藏自駕五人行(九之二)挖蟲草、海子山 52P
- 166 西藏自駕五人行(九之一)理塘感受高反 52P
- 167 西藏自駕五人行(八之三)茶馬古道、卡子拉山口 68P
- 168 西藏自駕五人行(八之二)木雅聖地、新都橋 57P
- 169 西藏自駕五人行(八之一)再上折多山 67P
- 170 西藏自駕五人行(七)跑馬山 70P
- 171 西藏自駕五人行(六)康定縣 29P
- 172 西藏自駕五人行(五之三)受困折多山 48P
- 173 西藏自駕五人行(五之二)大渡河、瀘定橋 39P
- 174 西藏自駕五人行(五之一)過二郎山 45P
- 175 西藏自駕五人行(四之二)汶川地震遺址 48P
- 176 西藏自駕五人行(四之一)都江堰 68P
- 177 西藏自駕五人行(三)重慶朝天門、渣滓洞 52P
- 178.西藏自駕五人行(二)三峽大壩 61P
- 179 西藏自駕五人行(一)過襄陽至宜昌 2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