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景點大全 >驢友遊記 >motto的旅遊空間> 西藏自駕五人行(五之二)大渡河、瀘定橋

西藏自駕五人行(五之二)大渡河、瀘定橋

2021-07-01 16:41:25 motto 閱讀:2342 積分:2114  
相關景區攻略:

過了二郎山,我們進入大渡河河谷,瀘定縣城也慢慢進入視野。

四川瀘定橋 @motto

瀘定縣位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東南部,地處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過渡地帶,東與天全、滎經接壤,西與康定、九龍毗鄰,南連石棉縣,是進藏出川的必經之地。

四川瀘定橋 @motto

縣城距成都285公里,距康定49公里。轄區內4鎮8鄉,幅員面積2165.35平方公里,境內居住有漢、藏、彝等16個民族,是全州國土面積最小、人口文化程度相對較高、人口最稠密、經濟發展較快的山區多民族聚居縣,也是甘孜州東部區域商貿中心和州內各縣農副產品的供應基地,被譽為甘孜州「東大門」。

四川瀘定橋 @motto

1935年5月29日,中國工農紅軍在這裡取得了飛奪瀘定橋的偉大勝利,瀘定也因此成為革命歷史名城,瀘定橋及紅軍飛奪瀘定橋紀念碑也成為全國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紅色名城當之無愧。

四川瀘定橋 @motto

瀘定是川西重要的旅遊景區之一,縣境內有「高萬丈」的二郎山、「蜀山之王」貢嘎山、風光秀麗的燕子溝以及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海螺溝冰川森林公園。

四川瀘定橋 @motto

大渡河,古稱北江、戢水、涐水、沫水、大渡水、濛水、瀘水、瀘河、陽、陽山江、 羊山江、中鎮河、魚通河、金川、銅河。位於四川省中西部,歷史上被作為中國長江支流岷江的最大支流,但從河源學上應為岷江正源。

四川瀘定橋 @motto

流域上游上段為冬冷夏涼,全年少雨的高原山地氣候,年降水量500-750毫米,以降雪為主,積雪期可達5個月。其餘地區屬季風氣候,一般具冬暖、夏熱、濕潤多雨的特徵,年降水量1000毫米,瀘定、石棉右岸地區1200-1500毫米,下游部分地區可到1400-1900毫米。暴雨多集中於中、下游地區的5-9月,7、8兩月尤為突出。

四川瀘定橋 @motto


四川瀘定橋 @motto


四川瀘定橋 @motto

瀘定橋畔的刻石,記錄著歷史。

四川瀘定橋 @motto

瀘定橋又稱鐵索橋,位於四川省瀘定縣大渡河上,相傳康熙帝統一中國后,為加強川藏地區的文化經濟交流而御批修建此橋,並在橋頭立御牌。該橋始建於1705年,建成於1706年,是中國古代橋樑建築的傑作,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四川瀘定橋 @motto

清朝康熙時期,藏族和漢族的物質交流到了大渡河全靠渡船或溜索轉渡。有時不能及時渡河,大渡河兩岸經常貨物堆集如山,一些鮮活食品(比如說野味、肉菜等)因無法過河而腐爛,而軍隊的頻繁調動在這裡也成了梗阻。

四川瀘定橋 @motto

公元1705年,康熙皇帝為了國家統一,解決漢區通往藏區道路上的梗阻,下令修建大渡河上的第一座橋樑,經過一年的修建,大橋於1706年建成,康熙皇帝取「瀘水」(即大渡河舊稱「沫水」,康熙錯以為「瀘水」)、「平定」(平定西藏準噶爾之亂)之意,御筆親書「瀘定橋」三個大字,並立御碑於橋頭,碑文正文為「瀘定橋」,而橫批為「一統河山」。從此瀘定橋便成為連接藏漢交通的紐帶,瀘定縣也因此而得名。

四川瀘定橋 @motto

飛奪瀘定橋在1935年5月25日,面對國民黨追兵的緊追不捨,5月26日上午,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王稼祥、林彪、聶榮臻、羅榮桓、羅瑞卿當即作出了奪取瀘定橋的決定。

部署是由劉伯承、聶榮臻率領紅一軍團一師和陳賡、宋任窮領導的幹部團為右路軍,由中央縱隊及1、3、5、9軍團為左路軍夾河而上攻取瀘定橋。左路軍由王開湘、楊成武率領的紅二師四團為前鋒攻擊前進。5月28日。接令后紅四團后晝夜兼行240華里山路,於29日晨出現在瀘定橋西岸並與敵軍交火。

四川瀘定橋 @motto

當時的瀘定橋已被敵人拆去了約八十餘米的橋板,並塗上了機油,並以機槍、炮兵各一連於東橋頭高地組成密集火力,嚴密地封鎖著瀘定橋橋面。中午紅四團在沙壩天主教堂內召開全團幹部會議,進行戰鬥動員,組織了由連長廖大珠、指導員王海雲率領的22名奪橋突擊隊。下午四點,22名紅軍身掛衝鋒槍,背插馬刀,腰纏十來顆手榴彈,冒著槍林彈雨,爬著光溜溜的索鏈向東橋頭猛撲。三名戰士在王友才的率領下,緊跟在後,背著槍,一手抱木板,一手抓著鐵鏈,邊前進邊鋪橋板。

當紅軍突擊隊爬到橋中間時,敵人在東橋頭放起大火、以烈火阻擊紅軍奪橋。紅軍戰士與敵人展開白刃戰,飛奪瀘定橋戰。此時政委楊成武率領隊伍衝過東橋頭,打退了敵人的反撲,佔領了瀘定城,迅速撲滅了橋頭大火。整個戰鬥僅用了兩個小時,便驚險地奪取了瀘定橋。

瀘定橋因此而成為中國*長征時期的重要里程碑。

四川瀘定橋 @motto

瀘定橋長103米,寬3米,13根鐵鏈固定在兩岸橋台落井裡,9根作底鏈,4根分兩側作扶手,共有12164個鐵環相扣,全橋鐵件重40餘噸。瀘定橋兩岸的橋頭古堡為傳統木結構古建築,為中國獨有。

四川瀘定橋 @motto

錯估了木板的間隙,老聶竟然失足一腿落橋。驚險之餘,不忘再model一下。

四川瀘定橋 @motto

「大渡橋橫鐵索寒」,鐵索還在,寒暑異節。

四川瀘定橋 @motto

換換角度,一直是你在橋下看風景,我獨過寒橋;今日我在橋上,你在照我。

四川瀘定橋 @motto


四川瀘定橋 @motto

老張買了一袋櫻桃,好像8元一斤,或者18元一斤,待確認。

四川瀘定橋 @motto


四川瀘定橋 @motto

橋遇一僧侶艱難過橋。或許佛家的河永遠在心中。

四川瀘定橋 @motto

看護橋頭的警察,如尊神靈,巍然不動。

四川瀘定橋 @motto


四川瀘定橋 @motto


四川瀘定橋 @motto

失足從來不會是好事,不信你看老聶,血都出來了,大概皮肉開始疼了。

四川瀘定橋 @motto


四川瀘定橋 @motto

滬定橋西有噶達廟。相傳修橋的時候,13根鐵鏈無法牽到對岸,用了許多方法都失敗了。有一位自稱噶達的藏族大力士,兩腋各夾1根鐵鏈乘船渡過西岸安裝,當他運完13根鐵鏈后,因過於勞累不幸死去。當地人修建此廟,以紀念這位修橋的英雄。

四川瀘定橋 @motto

當然,傳說終歸是傳說。實際上,在修建此橋時,滎經、漢源、天全等縣召開研討會後,能工巧匠雲集於此,共商牽鏈渡江之計。最後採用了索渡的原理,即以粗竹索繫於挺符合兩岸,每根竹索上穿有10多個短竹筒,再把鐵鏈系在竹筒上,然後從對岸拉動原己拴好在竹筒上的繩索,如此般巧妙地把竹筒連帶鐵鏈拉到了對岸。

四川瀘定橋 @motto


四川瀘定橋 @motto

可愛的小女孩,想抓拍個正臉,沒做到。

四川瀘定橋 @motto

橋頭就是休閑區。

四川瀘定橋 @motto

橋頭商場滿目都是櫻桃和枇杷的地攤。

四川瀘定橋 @motto

朱記麵館,該吃飯了。

四川瀘定橋 @motto


四川瀘定橋 @motto

下午一點半,來不及休息,我們又上路了。

沿大渡河一路北上,河面越來越寬,慢慢成了湖。

四川瀘定橋 @motto

天仍然不太好,灰濛濛的,不過水還算好,沒有藍天映襯,索性就呈現綠色。

四川瀘定橋 @motto

看到岸邊孤寂、倔強、陸續閃過的枇杷樹和櫻桃樹,想起了瀘定橋頭叫賣的小販們。

四川瀘定橋 @motto

沿著大渡河,我們繼續前行......

motto的遊記列表
微信掃一掃,免費獲取9000景點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