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澤漫遊】單縣牌坊廣場
4月13日,菏澤牡丹節開幕的第二天,舉國都在擠著看牡丹。
看膩了牡丹,定陶仿山老根據地的幾位夥計,前幾天就鬧著去看單縣首屆紫藤花海美食文化節,據說還有各式各樣的風鈴。紫藤花海?沒聽說臨縣老大哥有成片的紫藤。
網上一查,有活動告示;問單縣的夥計,沒聽說過;不放心,提前兩天來踩點,沒找到地方;打電話問聯繫人,說紫藤要等當天才擺。
好奇之人,愛做神奇之事。當天,王冰、顯良、昌學、永勝、颱風、田軍、令民、永東攜一子九人,如約而至。
因為上次來沒找到地方,這次依然是找錯了地方。
沿定碭路過了羊角,見到「三六九批發城」就一頭拐了進去,尋找東門,結果又跑到了已廢棄老定碭路上,鮮花,莊稼,垃圾,無路,又拐了回來。
最後打電話,添加聯繫人微信,發位置。發的位置是騰訊地圖,高德地圖不認可,又下載騰訊地圖,導航。
終於找到了地方!我們笑了。
單縣,因舜帝的老師單卷而得名,又因是劉邦的妻子呂后呂雉的故里而出名,也是最近幾年紅得發紫歌星大衣哥的朱之文的家鄉。近些年城市建設飛速發展,但經濟和消費略顯滯后,不少商埠不太景氣,商家為了提升人氣自發組織了一些宣傳活動,這次也是一樣。
不過,言過其實了。
商場內五花八門,吃的,玩的,用的,琳琅滿目,吸引了不少周邊群眾來玩。
紫藤為暖帶及溫帶植物,對生長環境的適應性強,在魯西南很適合生長,不過鮮見規模種植。
紫藤別名藤蘿、朱藤、黃環,豆科紫藤屬,一種落葉攀援纏繞性大藤本植物。春季開花,青紫色蝶形花冠,花紫色或深紫色,十分美麗。民間紫色花朵或水焯涼拌,或者裹面油炸,製作「紫蘿餅」、「紫蘿糕」、"紫藤粥"等風味麵食。把紫藤花當做下酒菜,這可是與彼時的餐飲習俗相互契合的。金朝學者馮延登稱讚,在齋宴之中,紫藤花堪比素八珍的美味,食用紫藤花的風俗綿延傳承至今。
日本栃木縣足利公園有一棵144歲左右的紫藤,雖然它不是世界上最大的紫藤,但面積也足足有1990平方米(世界最大的紫藤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面積為4000平方米)。雖看起來像樹,但它其實是藤蔓植物,莖桿具有纏繞性,需要用鋼鐵支架作為支撐。每到花開時節,一串串蝴蝶形狀的花朵垂直向下,猶如紫色瀑布一般,壯麗迷人、如夢如幻。
紫藤的傳說。
從前,有一個喜歡穿紫色衣服的美麗女孩。她每天真誠地向天上的月老祈求,希望自己遇到一個能夠珍惜自己的人。終於有一天,月老被女孩的虔誠感動了,在她的夢中對她說:「當春天到來時,在後山的槐樹林里,她會遇到一個白衣男子,那就是她期待很久的的情緣。」女孩默默記住了,目盼心思等了好久。
等到春暖花開的日子,痴心的女孩滿心歡喜地如約獨自來到了槐樹林,緊張而又激動地等待著屬於她的美麗情緣——白衣男子的到來。可一直等到天快黑了,那個白衣男子還是沒有出現,女孩在緊張失望之時,一不小心反而被草叢裡的蛇咬傷了腳踝。女孩不能走路了,家也不能回了,夜色下,女孩心裡開始害怕恐慌。
就在女孩感到絕望無助的時刻,白衣男子出現了,女孩驚喜地呼喊著救命,白衣男子上前用嘴幫她吸出了腳踝上被蛇咬過的毒血,女孩從此深深地愛上了他。可是白衣男子來自他鄉,他們的婚事遭到了村裡人的強烈反對。可女孩心意已決,非白衣男子不嫁。最終兩個相愛的人雙雙跳崖殉情。
後來,在他們殉情的懸崖邊上長出了一棵槐樹,那樹上居然纏著一棵藤,並開出朵朵花墜,紫中帶藍,燦若雲霞,美麗至極。後人稱那藤上開出的花為紫藤花,紫藤花需纏樹而生,獨自不能存活,便有人說那女孩就是紫藤的化身,槐樹就是白衣男子的化身,紫藤為情而生,為愛而亡。
此行的收穫是淘了幾本書,儘管也不便宜。
下一個項目,看牌坊。
說到千年古縣單縣,令單縣人自豪的是兩座牌坊,一個是張家牌坊,一個是朱家的牌坊。從宋朝到現在,這是兩個保存最完好,僅有的兩座牌坊。單縣是名副其實的牌坊縣,從宋朝開始至清朝,有記載的單縣牌坊達百餘座,在全國範圍來說,「牌坊縣」非單縣莫屬。
百獅坊,俗稱「張家牌坊」,位於單縣北城辦事處牌坊街中間的位置,因夾柱上精雕一百個不同形態的獅子得名,被譽為「天下第一坊」。
百獅坊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為旌表張薄妻朱氏而敕建。該坊為青石建造,全石結構,高14米,寬9米,四柱三間五樓式,正間單檐,次間正檐,歇山頂,全部石砌。坊柱上刻了一百多個獅子,寓有百事(獅)如意,百世(獅)多壽(獸)之意。
百獅坊正間樓檐下六朵斗拱,次間上下檐下各三朵斗拱。全枋上下間架有致,搭配均衡,雕刻的獅子、雲龍、牡丹、吻獸、象尊等,均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剛柔相濟,神態協調。
八根夾柱分八組雕刻百個石獅。大獅巨頭捲毛突目,隆鼻闊口利齒,巍然蹲踞,矯捷威猛。每個大獅身上攀伏著五個小獅。獅座前左右三面浮雕圓形松獅圖,幼獅三三兩兩,蹦跳翻滾,爭戲繡球。每根立柱透雕四條蛟龍,在柔美飄逸的祥 雲間卷舒出沒,盤旋迴舞。正間上下額枋、次間額枋及正檐下「聖旨」匾四周鏤空透雕二龍戲珠,雕龍懸目奮爪,搖頭擺尾,如騰似飛。正間中額枋上分三層鏤空透雕串枝牡丹,給人以五彩繽紛、香沁肺腑之感。樓檐下獸斗花拱,如意枋板承托。脊和檐角上雕配的吻獸、象尊、岔獸、魚、海馬、跑獸皆造型優美,生動傳神。吻尾外卷張口吞脊,每個吻獸身上又浮雕兩條游龍。正脊中間雕塑二龍朝天,相托一珠瓶類飾物。
其他部位也均浮雕、平雕有雙龍、牡丹、菊花、團鶴、團壽等吉祥圖,正間下枋板的孔鼻上還雕一懸挂石鳥籠,微風吹來,石鳥翩翩展翅,呤叮作鳴。
整座牌坊結構精巧,宏偉壯觀,雕刻精細,玲瓏剔透,繁而不亂,主次分明。
據民國本《單縣誌》、《單縣古城文化》和燕貽堂《古單朱氏族譜》等記載:單縣百獅坊,俗稱張家牌坊,清朝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為贈文林郎張蒲妻朱氏建立。
原來張家是單縣富戶大地主,張蒲本人是貢生並無官職,其長子張賡謨為文林郎,曾任四川保寧府廣元縣知縣;按照清朝的贈封制度,張蒲去世后通過敕贈獲得了文林郎和四川保寧府廣元縣知縣的名譽稱號。張蒲妻朱氏,其父是清朝時期單縣官宦之家、土地掛「雙千頃」的朱家大院八世朱埕,曾任山西祁縣知縣、太原府西路同知;朱氏在其娘家四個兄長四個姊妹中排行第八,人稱八妹,其大哥朱爾介曾任湖南永州府零陵縣知縣、江南嘉定縣知縣;二哥朱爾融,曾任湖南辰洲府沅陵縣知縣、江南淮安府邳州知州、直隸滁州知州,三哥朱爾禧事登縣誌,四哥朱爾靖例贈登仕郎;其大姐嫁王家王者佑,二姐嫁石為星,三姐嫁劉閃,四女八妹系朱埕妾黃孺人所生,因祖母張氏是張蒲的姑奶奶,朱、張兩家是老親戚,聰慧美麗的八妹自幼與張蒲相識、青梅竹馬;張蒲天生有才,七歲入塾,日誦千言而過目不忘,十六歲考取秀才,才氣名滿單城,朱氏在十七歲時由媒人介紹、父母贊同,嫁張蒲為妻,因她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婚後與張蒲夫妻恩愛,婆媳關係很好,婚生二子,長子張賡謨、次子張賡烈。
朱氏二十八歲時,丈夫張蒲因病去世,她悲痛欲絕,欲隨夫去,家人的日夜守侯勸說與孩子的哭泣聲,使她痛中鎮定,立志育子成才,侍奉婆母百年。當時賡謨六歲,已入私塾讀書,朱氏別出心裁地教育兒子,每當賡謨挑燈夜讀,她總是靜靜地坐在一旁,攬著四歲的賡烈做針線活。賡謨心生疑竇,便詢問母親:「家中有萬貫財產,為何要受這辛苦」?朱氏鄭重的告訴兒子:「人在福中須防墮落,多受辛苦才能磨礪意志」。賡謨聰靈,悟出母親的良苦用心,發奮攻讀,二十多歲便進士及第,赴任四川廣元縣知縣。賡烈亦才高八斗,著文賦詩立意新奇,且無一語拾人牙慧,名列全縣諸生,當時單縣修縣誌,賡烈擔任採訪,可惜他英年早逝。
張蒲的母親早年傷夫,老年傷子曾過度悲傷一病不起,家中雖不乏傭人,可朱氏總覺得只有自己在跟前才能讓婆婆得以慰藉。她夜間和衣席地而卧守,四方尋醫求葯,百般照料,可婆婆的病總是不見好轉。
一天,張府門口來了一位雲遊野醫,口稱能治不治之症,家人報與朱氏,朱氏親迎診斷,逰醫診視片刻,開藥三劑,叮囑最緊要的是每劑要配三隻鮮活的小泥鰍作藥引,朱氏怎敢拖時,立刻抓藥並趕到魚市,魚販言:「時至寒冬臘月,哪有活泥鰍可賣」,朱氏詢問再三「何處可得?」,魚販指點道:「只有到西護城河邊雜草叢下去挖找,或許捉到」,朱氏聞后,唯恐下人辦不妥,難以治好婆婆的病,便顧不上天寒地凍帶上家什工具,到西護城河邊雜草叢中砸開一片堅冰,伏下身子將手臂伸進水中河泥里拼力掏挖起來。冰冷的河水浸麻了她的手臂,然而求得藥引的心切使她顧不得這些,半日,終於在河水深處的草叢中捉捕到三隻鮮活小泥鰍,她忙拿回家放到婆婆的葯中煎熬。婆婆服藥后,病情有所好轉,她又連續三天去挖捉小活泥鰍給婆婆煎藥,婆婆病癒,十分感激朱氏,逢人便誇朱氏是個賢孝的好兒媳。
朱氏的賢德至孝、忠貞守節為人們所頌揚,在她逝世后,單縣縣令上報朝廷,皇上頒布御旨,准為朱氏立節孝坊褒獎。張家到遠近州縣選請石藝頂尖大師,終於請來位年近六旬的石藝大師。張賡謨告訴大師要將牌坊建成天下無二。大師回告到:「現在在中原周圍州縣還沒有人能超越我們的石藝,但藝海無涯,難保後人不能超越」。張賡謨認為在理,便拜託石藝大師在設計與建坊時要做到「三盡」,「那就是儘力超越前邊的牌坊,儘力施展絕技,盡量不留下遺憾」。
石藝大師在張府構思數日,即招來徒弟及工匠精英百餘人,吉日開工。工匠們親自到山上挑選精品石料,精雕細鏤,每塊部件不達完美決不罷休。工程後期的製作,精細到每鏤刻一兩石沫即可兌換一兩白銀。牌坊落成,一百個獅獸百態如生,遊龍祥雲似飛,奇葩異朵綻放,意境深邃幽遠,技藝登峰造極。
牌坊落成后,張家擺盛宴款待石匠,單縣縣令、地方紳士耆老作陪,大家紛紛向石匠之尊敬酒,石藝大師十分高興,開懷暢飲,因其年齡過大,多年的奔波勞作留下的多種疾病,特別是修建百獅坊又耗盡了心血,牌坊落成,他多年提著的勁猛一松,加之飲酒過度,酒後便一病不起,且逐漸加重,臨終之際,他動情的說:「單縣人待我不薄,我的本事也用盡了。此牌坊絕對是天下獨一無二,我的手藝能長留天下,我死也瞑目了。」
百獅坊石雕藝術精湛享譽四海,號稱「天下第一坊」。
還有一個傳說,石藝大師就沒那麼幸運了。
百獅坊每個柱樑都有數噸重,那時沒有吊車等提重工具,石工們正為無法將石料提送到十幾米的高空發愁。此時,有一拾糞的老者過此觀望,有一石工問此老者:「老大爺,你有好法將這大石料送上空嗎?」老者含笑答曰:「我已是土埋半截的人了,哪有什麼辦法?」說罷,哈哈大笑而去。領工者見此人不凡,想再追問,此人再也找不到了,忽然悟到,用屯土的方法將巨石築上去,修多高,土堆多高。解決了吊送的問題。修牌坊耗資巨大,工藝越來越細,修到最後,雕刻下的每兩石粉可換一兩白銀,修到這個程度,張氏家產耗盡。
百獅坊落成,張氏坊主設宴慶賀。坊主滿心歡喜,以為此坊技藝已登峰造極,無以復加。坊主親為石匠之尊敬酒,道:「諸君奇藝,勞苦功高,張某不勝歡慰之至,可否再錦上添花。」石工老師微笑曰:「藝海無邊。」坊主不寒而粟,驚落手中酒盎,摔得粉碎。張坊主唯恐再有富戶修坊超過百獅坊,暗在酒中下了毒藥,可惜一代巧匠一命嗚呼。
到單縣,羊肉湯是繞不過去的。
單縣羊肉湯,山東省單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單縣羊肉湯始創於清嘉慶十二年(1807年),經二百多年的發展羊肉湯在製作工藝上不斷創新,使羊肉湯得以發揚光大和多方延續。單縣羊肉湯呈白色乳狀,鮮潔清香,不膻不膩,品種繁多,各具其妙;肥的油泛脂溢,瘦的白中透紅,天花湯健腦滋目,口條湯壯身補血,肚絲湯健胃壯體,眼窩湯清火明目,奶渣湯沙酥帶甜,滋陰壯體,還有馬蜂湯、三孔橋湯、腰花湯等七十二種風味。口感鮮而不膻,香而不膩,不僅是一道爽口的美食,而且還有葯膳的功能,具有溫中散寒、健脾和胃、滋陰壯陽、助消化、增加人體抗病能力等功效。 2015年6月19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單縣羊肉湯」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單縣羊肉湯屬於魯西南漢族傳統名吃,以其「色白似奶,水脂交融,質地純凈,鮮而不膻,香而不膩,爛而不黏」獨特風格,載入中華名食譜,以湯入譜的只有單縣羊肉湯,被國人稱為中華第一湯。民間有「來到菏澤牡丹城,不品單縣羊肉湯,等於白來菏澤走一樁」的說法。
正宗單縣羊肉湯用水、放肉、添火、配料都十分講究。其「秘方」是:先將50斤清水倒入鍋中,待水響時加入鮮肉30斤、羊雜(下鍋時,需將心、肝、肚等分別用開水氽一下)和骨架一副,接著用急火燒開,頂出血沫和臟氣,用竹編勺避除后再添冷水10斤,開鍋后再次撇出血沫,爾後將各種作料如陳皮等按一定比例下鍋;同時外加生薑、大蔥各半斤和適量的鹽,大約熬制45分鐘即可食用。
熬制單縣羊肉湯最關鍵的是作料和火候的掌握和應用。作料多了則藥味沖鼻,少了則腥膻不凈;火小了則水是水、油是油,水在下油在上界限分明,不能達到水乳交融,一色到底。另外火的急慢也大有章法可循,火太急不但熬不出味,反而丟失了營養成分。很多人都想學到熬制單縣羊肉湯的「絕招」,可就是因為把握不好這兩點不得其精髓而以失敗告終。
原始社會末期,舜的老師單卷及其部落就生活在單縣一帶,他們過著半耕半漁半牧的生活。當時飼養的家畜主要是青山羊,而羊的吃法,由燒烤演變為主要吃肉喝湯。單縣羊肉湯經過幾千年的改進,製作工藝越來越完善。
其正式掛牌面向市場已有近百年的歷史。
據《單縣風物》及新版單縣誌載:清嘉慶十二年(1807年)年初,單縣人徐桂立、曹西勝、朱克勛三人開設「三義和湯館」,後來三家分開經營。由於徐家技術好,製作精細,一時間風靡全城。而徐家積蓄了大量資本后又開始轉營其他的生意,所以也就沒能創下正式的品牌。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春,單縣羊肉湯的正宗傳人周永歧、竇寶德和呂運法共同出資,羊肉湯館如期開張,因為其時在春天,《三國演義》中又有「桃園三結義」的典故,遂取字型大小為「三義春」。為使字型大小更加響亮,他們專門請當時曾留學日本,在單縣湖西一帶頗有名氣的文人陳布經先生在長三尺、寬六寸(意為「三人六六大順」)的花梨木牌匾上題寫了「三義春」三個隸書大字。三人還對招牌進行了淺雕、著漆、包銅角,以使其看上去更為醒目,易長期保存。 「三義春」羊肉湯在熬制工藝上,既繼承師傳,又經過自己不斷地研究,逐漸創出自己的獨特風味,在食客中有著很好的口碑。其調料齊全,色澤光亮,湯汁味美、營養豐富,在單縣及周邊地區迅速打響。當時所經營的湯種類花樣繁多,著名的「天花(羊腦)湯」,有健腦明目之功;「口條湯」,有壯身補血之能;另外還有三孔橋湯、馬蜂窩湯等共72個品種。再加上服務周到熱情,生意日漸興隆。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國民黨山東省主席韓復榘來單縣品嘗了羊肉湯,臨走時特意裝了七罈子,每壇50斤,用汽車運到沈鴻烈處賞軍。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2月20日,劉伯承、陳毅來單縣。建國后黨和國家領導人胡耀邦、喬石、楊得志等相繼來單縣,都品嘗了單縣羊肉湯,均讚不絕口。
20世紀80年代,單縣羊肉湯被收入中華名食譜。
1999年12月2日至3日,胡錦濤視察單縣,單縣人民以單縣羊肉湯熱誠招待。
羊肉湯具有明顯的地域特色,現在在整個魯西南羊肉湯已成為一種地方特色主食,也不再局限於單縣的品牌。逢年過節,日常招待,給親朋好友捧上一晚熱氣騰騰的羊肉湯,友情、愛情、親情,情意綿綿。
走南闖北去過好多地方,也喝過各式各樣的羊肉湯、羊雜湯,好喝還是菏澤羊肉湯,或許因為羊的品種,或者水土,或者工藝,或者情感。
穿過牌坊街來到百壽坊。
百壽坊,亦稱朱家牌坊,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為翰林院孔目贈儒林郎朱叔琪妻孔氏而建,因雕有一百個不同書體的壽字而得名。坊以青色魚子狀石灰岩構成,通高13米、寬8米,四柱三間三層樓閣式建築。
百壽坊與百獅坊以其雄偉的氣勢鶴立於牌坊之林,是全國罕見的典型清代石雕建築。
同其他坊相比,百壽坊獨具特色。
坊座雕有8頭矯健雄獅昂首遠望,8條出水蚊龍繞柱回舞,額枋上飾滿盛開牡丹,與正間上下額枋祥雲間翩翩飛舞的5隻透雕仙鶴、次間上額枋浮雕的相對翱翔之鸞鳳構成了具有無窮魅力之藝術佳作,寓意"福壽萬年"、"富貴無媲"或"喜上眉梢"。
全坊上下間架有致,搭配均衡勻稱。坊上石雕不論獅子、雲龍、牡丹還是吻獸、象尊,無不注意剛健與柔和融會,動、靜神態協調,使其維妙維肖,栩栩如生。
八根夾柱分八組精雕一百個石獅。大獅子巨頭、捲毛、突目、隆鼻、闊口、利齒、巍然蹲踞,嬌健威猛。獅座的前、左、右三面,浮雕圓形方形松獅圖,獅子三兩不一,蹦跳翻滾,爭戲繡球。
每個大獅子身上攀附著五個小獅子,姿態各異,生動傳神:有的相互嬉戲,有的撓癢自娛,有的被按在大獅子足下,縮頭伸腿,奮力支撐,有的伏在大獅子腿上,或親吻著大獅小腿,或撫弄著大獅項鈴。其柔呢愛戀的神態,十分動人。
每根立柱所雕四條蛟龍在柔媚飄逸的祥雲間卷舒出沒,盤旋迴舞。
正間上下額極、次間額枋及正檐下「聖旨」匾的四周,均鏤透雕「二龍戲珠」。石龍怒目奮爪,搖頭弄尾,如騰似飛。
正間中額枋上分三層鏤空透雕「串枝牡丹」。那花中之王,在祥雲掩映中花蕊半吐,枝葉扶疏,顯示出雍榮華貴的氣派。給人以五彩繽紛、香沁肺腑之感。畫面的構思,雕刻的精巧,均達到鬼斧神工的高度。儘管它有著「富貴萬年」的寓意,但人們讚歎的仍是它那精湛的藝術造詣。
百壽坊雕刻內容除獅、龍、牡丹外,還有鶴、鳳、梅花等奇花異卉,還有桃花春燕、山茶錦雞、水仙海棠、秋葵玉蘭等,構圖新穎,雕刻精緻,花卉爭奇鬥豔,蟲羽生動逼真。
樓檐下獸斗花拱,如意板承托,脊檐角上雕配的吻獸、象尊、岔獸和獅、魚、海馬、跑獸皆造形優美,生動傳神。吻尾外卷張口吞脊;象馱寶瓶,憨態可掬。正脊中間雕塑二龍朝天,共托一瓶類東西,象塔剎一樣高聳其中。
其它部位,如脊、枋心沿、雀替板、松獅圖周圍等,也均浮雕、平雕成夔龍、牡丹、菊花、團鶴、團壽、「卐」字等吉祥圖案。或寓意「富貴團圓」,或寓意「舉家長壽」。據說正間下坊板的孔鼻上還懸挂一石雕鳥籠,架上石鳥,神態活現。統觀整座牌坊結構精巧,壯觀恢宏,雕刻精細,剔透玲瓏,繁而不亂,主次分明,堪稱全國罕見的清代石雕藝術。
百壽坊是為朱叔琪之妻孔氏所立。朱家是單縣最大的富戶,有土地20多萬畝,祖父朱廷煥做過大名府兵道副使,朱叔琪憑祖蔭財富,乾隆年間入了翰林院任孔目,娶了曲阜孔家姑娘,眾人送名鵝鴨公主的孔氏。孔氏指間有皮相連,形如鵝鴨足指,難攀高門,才嫁給位卑官小的朱叔琪。
孔家為了顯示門第高貴,提出要朱家一步一個元寶擺到曲阜。朱家用元寶雙趟擺到曲阜。孔氏嫁后不到10年,朱叔琪病逝。孔氏才26歲,求單縣知縣「點主」,知縣嫌朱叔琪位卑品低,家產雖然多,是土鱉子地主,不予答應。孔氏一怒之下,赴曲阜求助衍聖公。孔氏到了曲阜,將前因後果一說,衍聖公原對姑母下嫁單縣頗為不悅,現看登門求助,乃發惻隱之心,答應孔氏去單縣「點主」。時朱家隨孔氏去的族人問隨行幾人,衍聖公答曰:「三人」。
不一日,衍聖公駕到單縣,但見旗牌浩蕩,金鼓齊鳴,刀槍耀眼,衍聖公說帶的三人乃三位總兵,三總兵分別帶了數千人馬到了單縣,從單縣城到十裡外的十里鋪駐滿了軍馬,井水隨之喝乾,朱家不但將城內的飯館全包下來,還從四鄉十幾里以內買飯。單縣縣令拜見衍聖公,衍聖公讓其出殯時丟紙錢。殯罷丈夫,孔氏問衍聖公,我死後你怎麼辦?衍聖公答,只要姑母矢志守節,撫孤成立,當奏明聖上,建坊旌表。
孔氏乃謹遵封建婦道,守寡幾十年,撫子朱春成立。死後,朱家和孔家奏明朝延,乾隆皇帝降旨建坊旌表。皇四子履郡王亦贈詩曰:「布衣蔬食度生平,喜看庭芝漸次成,月冷黃昏霜滿地,穗帷遙出讀書聲」。「數十年來鐵骨支,養生送死總無疵。冰操勁節光天地,千古常教奉母師」。詩刻在牌坊額枋上。事後單縣知縣感慨地說:「土鱉子大了也咬人!」
在牌坊廣場,還有一些牌坊,都是按造單縣境內散落在的湮失牌坊仿造的,儘管工具進步了,但製作工藝遠遠趕不上百獅坊和百壽坊。
完節純孝坊。
孝子坊。
姑媳同志坊。
天恩旌節坊。
匯賢門。
武中奇題寫的「鳴琴戴月」。
南行至朱家樓院,下篇看。
- 1 參加慈溪市山東(菏澤)商會成立慶典 78P
- 2 蘇州博物館 76P
- 3 走訪泰安市菏澤商會 68P
- 4 【日照學黨建之八】莒縣沭河濕地公園 52P
- 5 【日照學黨建之七】莒縣博物館 96P
- 6 【日照學黨建之六】凱達物流,瀚森園林,莒國古城展廳 54P
- 7 【日照學黨建之五】莒縣龍山鎮嗡嗡樂園,城陽街道岳家村公心文化 45P
- 8 【日照學黨建之四】陳疃鎮黨性教育基地,1971研學實踐教育基地 59P
- 9 【日照學黨建之三】不老山生態文化村,鳳凰錯藝術鄉村 50P
- 10 【日照學黨建之二】東港供銷社黨委,江豪國際家居館 34P
- 11 【日照學黨建之一】石臼街道銀海社區,國際財富中心 51P
- 12 【走馬觀花】滕州荊河公園、龍泉廣場 57P
- 13 【走馬觀花】驩城更名廣場、薛城奚仲廣場 41P
- 14 【走馬觀花】中捷產業園、愛旅房車公司、滄州鐵獅子 58P
- 15 【走馬觀花】安徽碭山看梨花 36P
- 16 【走馬觀花】毛遂墓、薛國故城、孟嘗君陵園 46P
- 17 【走馬觀花】水泊梁山走一走 99P
- 18 【走馬觀花】徐州珠山「好人園」 50P
- 19 【武漢訪友之十】大別山——西九華山掠影 67P
- 20 【武漢訪友之九】西九華山——留夢河谷 49P
- 21 【武漢訪友之八】湖北麻城烈士陵園 64P
- 22 【武漢訪友之七】中國地質大學裡面轉一轉 76P
- 23 【武漢訪友之六】逸夫博物館看地球滄海桑田 89P
- 24 【武漢訪友之五】逸夫博物館看生命起源與進化 97P
- 25.【武漢訪友之四】中國地大特色礦物精品展 91P
- 26 【武漢訪友之三】黃鶴樓 87P
- 27 【武漢訪友之二】隨州博物館 77P
- 28.【武漢訪友之一】隨州曾侯乙墓 55P
- 29.我要去內蒙之十:天下第一關——山海關 43P
- 30 我要去內蒙之九:九一八歷史博物館 71P
- 31.我要去內蒙之八:瀋陽故宮博物院(2) 73P
- 32.我要去內蒙之七:瀋陽故宮博物院(1) 76P
- 33 我要去內蒙之六:劉老根大舞台 43P
- 34 我要去內蒙之五:塔敏查干沙漠 50P
- 35.我要去內蒙之四:通遼大青溝景區 51P
- 36 我要去內蒙之三:阿魯科爾沁旗吃午飯 40P
- 37 我要去內蒙之二:七鍋山地質公園 90P
- 38 我要去內蒙之一:過赤峰市巴林右旗 58P
- 39.宿遷項王故里一游 82P
- 40 參觀江蘇洋河酒業集團 79P
- 41.遊覽洪澤湖濕地公園 73P
- 42 到雙溝酒廠參觀學習 79P
- 43.【曲阜一日游】游孟府 82P
- 44.【曲阜一日游】游孟廟 98P
- 45 【太行山二日游】紅豆峽 99P
- 46 【太行山二日游】八泉峽 99P
- 47 【亳州一日游】中藥材市場、青瓷潭酒廠 33P
- 48 【亳州一日游】曹操地下運兵道 50P
- 49 【亳州一日游】華祖庵(華佗紀念館) 45P
- 50 【亳州一日游】廟會廣場(老錢莊) 21P
- 51 【亳州一日游】花戲樓(大關帝廟) 64P
- 52 【菏澤漫遊】菏澤帝堯陵 32P
- 53 【菏澤漫遊】趙王河公園 29P
- 54 【菏澤漫遊】鄆城水滸好漢城 80P
- 55 【菏澤漫遊】鄆城唐塔 11P
- 56 【菏澤漫遊】鄆城黨校的五天幸福生活 87P
- 57 【菏澤漫遊】巨野去看農民畫(昌邑故城、付氏民居) 76P
- 58 【菏澤漫遊】巨野博物館 95P
- 59 【菏澤漫遊】巨野花冠酒業 60P
- 60 【菏澤漫遊】巨野金山公園 67P
- 61 【菏澤漫遊】單縣呂后廟 27P
- 62 【菏澤漫遊】湖西「小延安」——張寨 45P
- 63 【菏澤漫遊】單縣湖西革命歷史紀念館 36P
- 64. 【菏澤漫遊】單縣牌坊廣場 63P
- 65 【菏澤漫遊】單縣浮龍湖 90P
- 66 【菏澤漫遊】定陶成海看牆繪 51P
- 67 【菏澤漫遊】定陶仿山堌堆 17P
- 68 【菏澤漫遊】定陶七股栢林 14P
- 69 【菏澤漫遊】定陶法源寺 32P
- 70 【菏澤漫遊】定陶黃店看玫瑰 60P
- 71 【菏澤看牡丹】中國牡丹園 68P
- 72 【菏澤看牡丹】曹州牡丹園 57P
- 73 【菏澤看牡丹】曹州百花園 67P
- 74 【冠縣一游】 武訓先生紀念館 48P
- 75 【冠縣一游】 中華第一梨園 52P
- 76 【徐州一日游】 賈汪區馬庄 33P
- 77 【徐州一日游】 潘安水鎮 63P
- 78 【徐州一日游】 墨上集民俗文化園 83P
- 79 【徐州一日游】 豐縣漢皇祖陵 34P
- 80 【南京二日游】之四 古秦淮 68P
- 81.【南京二日游】之三 梅花山 89P
- 82.【南京二日游】之二 明孝陵 50P
- 83.【南京二日游】之一 玄武湖 78P
- 84 中達海南之旅(十二)海南島返程 46P
- 85 中達海南之旅(十一)興隆熱帶植物園 63P
- 86 中達海南之旅(十)興隆咖啡文化博覽園 55P
- 87 中達海南之旅(九)萬寧首創奧特萊斯 42P
- 88 中達海南之旅(八)興隆銀湖酒店 63P
- 89 中達海南之旅(七)天涯海角、聖旨博物館 91P
- 90 中達海南之旅(六)鰲山壽谷 52P
- 91 中達海南之旅(五)南山文化旅遊區 93P
- 92 中達海南之旅(四)日月灣、興隆華僑橡膠博物館 55P
- 93 中達海南之旅(三)分界洲島 90P
- 94 中達海南之旅(二)博鰲亞洲論壇、玉帶灘 71P
- 95 中達海南之旅(一)鄭州飛海口 62P
- 96 大東北自駕游之卅一:我不想說再見 84P
- 97 大東北自駕游之三十:世博園四 87P
- 98 大東北自駕游之廿九:世博園三 66P
- 99 大東北自駕游之廿八:世博園二 82P
- 100 大東北自駕游之廿七:世博園一 84P
- 101 大東北自駕游之廿六:夜驅奈曼旗尋找沙漠 79P
- 102 大東北自駕游之廿五:楊靖宇將軍殉國地 75P
- 103 大東北自駕游之廿四:行走在美麗的長白山脈 79P
- 104.大東北自駕游之廿三:過鏡泊湖進入吉林省 76P
- 105 大東北自駕游之廿二:興凱湖訪友到農家 74P
- 106.大東北自駕游之廿一:虎頭要塞 76P
- 107.大東北自駕游之二十:中國東極黑瞎子島 79P
- 108 大東北自駕游之十九:三江平原看北大荒 79P
- 109.大東北自駕游之十八:沿小興安嶺去伊春 83P
- 110 大東北自駕游之十七:五大連池看火山 76P
- 111 大東北自駕游之十六:神秘大興安嶺 84P
- 112.大東北自駕游之十五:神州北極后看白樺林 83P
- 113 大東北自駕游之十四:漠河北極村 86P
- 114 大東北自駕游之十三:中國冷極根河 78P
- 115 大東北自駕游之十二:額爾古納到根河 72P
- 116 大東北自駕游之十一:再進大興安嶺 61P
- 117.大東北自駕游之十:美麗的海拉爾河谷 76P
- 118 大東北自駕游之九:滿洲里看國門 71P
- 119 大東北自駕游之八:紅色滿洲里 76P
- 120 大東北自駕游之七:過諾門罕戰役遺址 77P
- 121 大東北自駕游之六:阿爾山中蒙口岸 71P
- 122 大東北自駕游之五:過烏蘭毛都草原 72P
- 123 大東北自駕游之四:桃木和蘇木草地打個滾 73P
- 124 大東北自駕游之三:錫林郭勒大草原 62P
- 125 大東北自駕游之二:過錫林浩特市 70P
- 126 大東北自駕游之一:北出張家口 70P
- 127 西藏自駕五人行(二十一)平遙古城、太行山 83P
- 128 西藏自駕五人行(二十)沙坡頭、再見黃河 69P
- 129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九之二)張掖丹霞地貌 85P
- 130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九之一)河西走廊、嘉峪關 67P
- 131.西藏自駕五人行(十八之三)敦煌莫高窟、玉門 81P
- 132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八之二)大草灘、阿克塞 55P
- 133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八之一)柴達木盆地、當金山 62P
- 134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七之二)崑崙河谷、無極龍鳳宮 63P
- 135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七之一)昆崙山 62P
- 136.西藏自駕五人行(十六之二)可可西里 74P
- 137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六之一)唐古拉山口 69P
- 138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五之四)念青唐古拉山、那曲 72P
- 139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五之三)納木錯 59P
- 140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五之二)那根拉山口 47P
- 141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五之一)天路,羊八井 51P
- 142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四之三)大昭寺 60P
- 143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四之二)布達拉宮 73P
- 144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四之一)藏文化遊覽 72P
- 145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三之三)布達拉宮夜景 52P
- 146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三之二)拉薩河、墨竹工卡 51P
- 147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三之一)林拉公路、米拉山口 56P
- 148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二之四)雅魯藏布江大峽谷 68P
- 149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二之三)過林芝回遊雅魯藏布江 63P
- 150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二之二)色季拉山 61P
- 151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二之一)魯朗林海 68P
- 152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一之五)波密縣、通麥天險 68P
- 153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一之四)松宗鎮看盔甲山 66P
- 154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一之三)帕龍江看冰川 58P
- 155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一之二)然烏湖 55P
- 156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一之一)安久拉山 56P
- 157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之六)怒江大峽谷 60P
- 158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之五)怒江七十二拐 54P
- 159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之四)業拉山 59P
- 160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之三)東達山 65P
- 161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之二)瀾滄江 59P
- 162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之一)拉烏山 65P
- 163 西藏自駕五人行(九之四)靈芝河、芒康縣 58P
- 164 西藏自駕五人行(九之三)巴塘縣、金沙江 52P
- 165 西藏自駕五人行(九之二)挖蟲草、海子山 52P
- 166 西藏自駕五人行(九之一)理塘感受高反 52P
- 167 西藏自駕五人行(八之三)茶馬古道、卡子拉山口 68P
- 168 西藏自駕五人行(八之二)木雅聖地、新都橋 57P
- 169 西藏自駕五人行(八之一)再上折多山 67P
- 170 西藏自駕五人行(七)跑馬山 70P
- 171 西藏自駕五人行(六)康定縣 29P
- 172 西藏自駕五人行(五之三)受困折多山 48P
- 173 西藏自駕五人行(五之二)大渡河、瀘定橋 39P
- 174 西藏自駕五人行(五之一)過二郎山 45P
- 175 西藏自駕五人行(四之二)汶川地震遺址 48P
- 176 西藏自駕五人行(四之一)都江堰 68P
- 177 西藏自駕五人行(三)重慶朝天門、渣滓洞 52P
- 178.西藏自駕五人行(二)三峽大壩 61P
- 179 西藏自駕五人行(一)過襄陽至宜昌 2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