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駕五人行(二十一)平遙古城、太行山
5月12日,西藏自駕五人行的最後一天,從呂梁出發,繼續東行。
汾孝,是指汾陽和孝義,汾孝戰役很著名。
張蘭鎮是介休市第一畜牧大鎮,是聞名遐邇的千年古鎮,這裡曾經商賈雲集、廟堂林立,明、清兩代曾設有二府衙門,歷史和文化底蘊十分深厚。張蘭古鎮上擁有現時中國農村最大的古玩市場,是品種齊全的古玩集散地。當地人自豪宣稱:張蘭古鎮一直穩坐 「中國古玩第一村」的交椅。
張蘭鎮素有收藏古董、經營古玩之風。一直使當地人難以忘懷的是當年張蘭鎮一本流落到台灣的《金瓶梅》孤本的故事。據說,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小鎮上有本《金瓶梅》,後來從這裡傳到北京,然後又越過海峽,被一台北市的愛好者所珍藏。
當地有記載,擁有千年歷史的古鎮,張蘭鎮與平遙、祁縣等晉商大家相鄰。在明清時期商賈雲集,竟有"小北京"之稱。每到逢年過節時,鎮上許多人家在家門前壘旺火、搭彩台,其中最具特色是各家彩台上擺放古玩、字畫等藝術品,顯現另一番別有文韻的吉祥與富有。年年歲歲,由此也形成張蘭鎮特有的"家家藏寶,戶戶賞古"古韻遺風。日積月累,年復一年。張蘭人囤積了豐厚的收藏品,其文化含量、藝術含量和收藏數量都令人驚嘆。
離石區地處山西省西部呂梁市,呂梁山脈中段西側,自北部順時針方向分別與方山縣、交城縣、文水縣、汾陽市、中陽縣、柳林縣、臨縣等七縣市相鄰,處於整個呂梁市的地理中心,是呂梁市政府駐地,呂梁市政治、文化和交通中心。離石區扼秦晉交通要衝,是華北通向西部的重要中樞。
算算時間還夠,決定增加平遙古城這個景點。
提議一出,爭議也來了:老張、老聶想去;老周無所謂,前年剛去過;老於滑頭,不表態;老謝不想去,家裡媳婦催的急。咋辦?少數服從多數,還是去。老謝差點坐飛機提前回來,幸虧水源給他算了一場經濟和時間帳,結論是:你坐飛機還沒我們開車到家早!
於是,到了平遙古城。
平遙古城位於山西省中部平遙縣內,始建於西周宣王時期(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 山西平遙被稱為「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中國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的兩座古城市之一。
平遙古城是中國漢民族城市在明清時期的傑出範例,在中國歷史的發展中,為人們展示了一幅非同尋常的漢族文化、社會、經濟及宗教發展的完整畫卷。
平遙舊稱古陶,明朝初年,為防禦外族南擾,始建城牆。平遙城牆總周長6163米,牆高約12米,把面積約2.25平方公里的平遙縣城一隔為兩個風格迥異的世界。城牆以內街道、鋪面、市樓保留明清形制,城牆以外稱新城。這是一座古代與現代建築各成一體、交相輝映、令人遐思不已的佳地。2009年,平遙古城被世界紀錄協會評為中國現存最完整的古代縣城。2015年7月13日,平遙古城成為國家5A級旅遊景點。
平遙古城自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重建以後,基本保持了原有格局。平遙城內的重點民居,系建於公元1840~1911年之間。民居建築布局嚴謹,軸線明確,左右對稱、主次分明、輪廓起伏,外觀封閉,大院深深。精巧的木雕、磚雕和石雕配以濃重鄉土氣息的剪紙窗花、惟妙惟肖,栩栩如生,集中體現了公元14至19世紀前後漢民族的歷史文化特色,對研究這一時期的社會形態、經濟結構、軍事防禦、宗教信仰、傳統思想、倫理道德的人類居住形式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是迄今漢民族地區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居民群落。
平遙古城的交通脈絡由縱橫交錯的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條蚰蜒巷構成。南大街為平遙古城的中軸線,北起東、西大街銜接處,南到大南門(迎熏門),以古市樓貫穿南北,街道兩旁,老字號與傳統名店鋪林立,是最為繁盛的傳統商業街,清朝時期南大街控制著全國百分之五十以上的金融機構。被譽為中國的「華爾街」。西大街,西起下西門(鳳儀門)、東和南大街北端相交,與東大街呈一條筆直貫通的主街。著名的中國第一家票號——日升昌,就誕生於古城西大街,被譽為「大清金融第一街」。東大街,東起下東門(親翰門)、西和南大街北端相交,與西大街呈一條筆直貫通的主街。北大街,北起北門(拱極門)、南通西大街中部。
平遙古城始建於公元前827年~前782年間的周宣王時期,為西周大將尹吉甫駐軍於此而建。
春秋時屬晉國,戰國屬趙國。秦置平陶縣,漢置中都縣,為宗親代王的都城。北魏改名為平遙縣。
明朝初年,為防禦外族南擾,始建城牆。
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在舊牆垣基礎上重築擴修,並全麵包磚。以後景泰、正德、嘉靖、隆慶和萬曆各代進行過十次的補修和修葺,更新城樓,增設敵台。
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3年)因皇帝西巡路經平遙,而築了四面大城樓,使城池更加壯觀。平遙城牆總周長6163米,牆高約12米,把面積約2.25平方公里的平遙縣城一隔為兩個風格迥異的世界。
1986年,國務院公布平遙古城為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1997年12月,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
平遙縣衙坐落於平遙古城中心,始建於北魏,定型於元明清,保存下來最早的建築建於元至正六年(1346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整座衙署坐北朝南,呈軸對稱布局,南北軸線長二百餘米,東西寬一百餘米,佔地26000餘平方米。平遙縣衙作為中國現有保存完整的四大古衙之一,也是全國現存規模最大的縣衙。縣衙整個建築群主從有序,錯落有致,結構合理,是一個有機的整體,2004年5月19日,第十一世班禪蒞臨縣衙考察時欣然提詞:「平遙縣衙 古衙之最」。
平遙的市樓位於古城的中心,南大街的北端,是一座重檐歇山頂的方形樓閣。地位尊貴而顯赫,形態華麗而莊重。世世代代生活在它膝下的的百姓,對它如同慈母一般依戀,君主一般敬奉;可就是從來也沒有人能夠說清楚它的始建年代。不但樓下的十一通碑刻中找不見端倪,甚至現在所能見到的平遙縣誌里也查不出根底。從傳說到文字,人們總是以一口早以掩沒的據說是水色如金的古井,為她演繹出一個華貴而古樸的名稱——金井樓。
市樓,顧名思義,應該是一種與都市、市井、集市有關的建築,當市立樓應該是它的特徵。在華夏文明的發祥地的黃河流域,一些商業貿易繁榮的都市或集鎮,市樓建築似乎很普遍,如在介休縣的張蘭鎮,文水縣的石永鎮,至今仍能看到它。市樓一般建在十字街心,底層四面通衢,上層建有樓閣或亭子。方正的樓閣、高挑的檐牙,碧琉璃的房頂,如此莊重而富於裝飾性的造型,體現了一種風水意義的神聖。以古代建築和商業文明為基本文化特徵的平遙古城,對市樓更是情有獨鍾,從形態到意象,高高聳立於古城中心的市樓,在引領一城古建築神韻的同時,還隱涵著中華民族幾千年集市貿易演變發展的歷史沉澱和文化講究。
每當平遙人談起市樓,和市樓正面「金井古迹」的大橫匾,總要提到一口奇異的古井。《嘉慶十八年重修市樓碑記》記載:
「我陶市樓之設,書缺有間,不知幾何年。舊傳東南隅有井,水色黃似金,疑有珍物鍾其中,而言既乏垂志,地亦湮沒無蹤。前令黃公掘地深百尺,終不可得,姑留一井以當其事。迄今訛以傳訛,與賀蘭仙橋、鳳鳥棲台、於仙藥跡,俱屬荒渺。……」
就是說,傳說市樓的東南角有一口古井,水色如金,久已湮沒,經過發掘也沒有找到,所以清代中葉,人們就已經認識到古井傳說的荒唐和渺茫。
其實,傳說中的古井是存在,並不重要,也不能簡單地把古井傳說歸之於荒渺。那人以珍寶為動意尋找發掘古井的前縣令黃公,才是幹了一件荒渺的事情。而(市樓)「東南隅有井」這句話極具象徵意義,它恐怕並不是實指古井的方位,而是在表示一種卦象——《周易》六十四卦中的「井」卦。
日升昌票號成立於清道光三年(1823年),由山西省平遙縣西達蒲村富商李大金出資與總經理雷履泰共同創辦。總號設于山西省平遙縣城內繁華街市的西大街路南,佔地面積1600多平方米,用地緊湊,功能分明,是中國民族銀行業的先河,一度操縱十九世紀整個清王朝的經濟命脈。其分號遍布全國30餘個城市,遠及歐美、東南亞等國,以「匯通天下」著稱於世。
山西老陳醋是山西省的漢族傳統名產,屬於中國四大名醋之一,它的生產至今已有3000餘年的歷史,素有「天下第一醋」的盛譽。山西老陳醋以色、香、醇、濃、酸五大特徵著稱於世。2011年8月7日,山西權威部門稱當地所產老陳醋安全可靠可放心食用。
按照2014年10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山西老陳醋產品質量新標準,山西老陳醋不用再標註保質期,且只有酸度為6度才能被稱為正宗的老陳醋。
醋古稱醯,又稱酢。《周禮》有「醯人掌共醯物」的記載,由此可見,我們西周時期已有釀造食醋。晉陽(今太原)是我國食醋的發源地,史稱公元前八世紀晉陽已有醋坊,春秋時期已遍布城鄉,至北魏時《齊民要術》共記述了二十二種制醋方法。當時,制醋、食醋已成為山西人生活中的一大話題。《本草綱目》等古籍中有許多關於醋的記載,民間中流傳著許多關於醋的掌故。
唐宋以後,由於微生物和制曲技術的進步和發展,至明代已有大麴、小曲和紅曲之分,山西醋以紅心為制醋用曲,該曲集大麴、小曲、紅曲等多種有益微生物種群為一體,所釀之醋最馳名者為中華老字號「益源慶」。史稱明太祖之孫朱濟煥被封太原府為寧化王,「益源慶」所釀之醋被指定為寧化王府的專用醋,使因改部分白醋為熏醋,其風味大增,後世稱為暖和法熏醋。清順治元年(1644年),梗陽(今清徐又稱清源)中華老字號「美和居」改新醋陳釀工藝為「夏伏曬、冬撈冰」,形成該字型大小食醋的獨特品味,並將產品定名為老陳醋。
山西老陳醋的發祥地是太原市清徐縣,而創造山西老陳醋製作絕技的卻是個晉中介休的人,他叫王來福。說的是明末清初順治年間,在介休縣城裡的草市巷有座五嶽廟,聽老人們說,清朝順治年間,五嶽廟對門有個「王記醋庄」這家醋庄是王家兄弟倆和老大的盟弟合夥開的。王家老大隻有一根獨苗,名叫王來福。來福從小就腦子好用,好學好問,什麼事情只要大人一點化就通了。老大和其盟弟是生死之交,可和胞弟卻常常因為醋庄的分紅不均,整天罵天搶地,摔盆子搗碗的。因此,老大病重的時候,就把孤子王來福託付給了盟弟。後來,老大歸西,老二一心想獨霸家產,就處處刁難親侄兒。老大的盟弟看不慣,乾脆領著王來福回到自己的老家--清徐縣城,另開了一座醋坊謀生。後來他又把自己的獨生女許配給王來福,還把一手做醋的技藝全部傳授給了王來福夫婦。過了幾年(1644年),岳父、岳母先後下世了,王來福就繼承了岳父的家業,和婆姨一起開了個「來福醋坊」,並繼承了父輩做醋的經驗,又經過幾年的摸索,他取當地出產的優質高梁做原料、以大麥、豌豆、製成的大麴做發酵劑,改「白醅」為「熏醅」又用「三伏暴晒、三九撈冰」的辦法,制出了又酸又香又綿的茄子黑色的陳醋,醋坊的買賣也從此興隆了起來。
據說有一年,有個欽差大臣路過清徐,縣太爺請他吃山西的刀削麵,用的恰是王來福做的陳醋來調味。欽差連連誇好,於是縣太爺就贈送給欽差十簍王來福做的老陳醋,請他笑納。欽差回京后,皇上見欽差任務完成圓滿就賜宴與他,欽差忙拿出王來福做的那五簍老陳醋獻予皇上。散了御宴,皇上還在書房裡連誇好醋,於是欽差就把這五簍醋的來龍去脈奏明。皇上聽了很是高興,順手用毛筆寫下:「山西老陳醋」五個大字,並命王來福進京,專為宮膳坊做醋。王來福來到金鑾殿,跪著向皇上說明:「醋絕有三個原因--水質、原料和工藝,山西的水最適合做陳醋,最好回清徐專為皇上做醋。」接著,皇上就封王來福當了做醋的官-九品宮膳作師,賜旗杆一根,高懸「山西老陳醋」御筆大旗。打這以後,山西老陳醋在中國和外國可就出了名了。
平遙城牆,始建於西周宣王時期(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為夯土城垣。明洪武三年(1370年)重築,由原「九里十八步」擴為「十二里八分四厘」(6.4公里),變夯土城垣為磚石城牆。明清兩代先後有二十五次維修,城牆平面呈方形,周長6162.7米,高10米,垛堞高2米,頂寬3—5米,牆身素土夯實,外包青磚,內牆磚砌排水槽77個。牆頂外築2米高的垛口牆(又稱擋馬牆)取孔子弟子、賢人之數,設垛口3000個,敵樓72座,內砌女兒牆。四隅角樓四座,東城牆上有點將台,東南角城頂上築奎星樓和文昌閣。
修築於城池的城門頂,古代有時稱「譙樓」。平遙城牆的城樓共有六座,創修於明代,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補修重築,城樓高16.14米,寬五間13.72米,進深四間10.04米。造型古樸、典雅,結構端莊穩健。城樓是城牆頂精緻美觀的高層建築,平常登高瞭望,戰時主將坐鎮指揮,是一座城池重要的高空防禦設施。
平遙牛肉是山西晉中地區平遙縣的漢族傳統名菜。平遙牛肉是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中國美食文化的精華之一,古漢時就有"賣刀買犢,賣刃買牛,遊刃有餘"的對牛肉加工的描述。據傳,早在明代平遙牛肉已聞名遐邇,至於。到了清代後期和民國年間,平遙牛肉已成為達官顯貴宴客的必備之品。史載清末,慈禧太后途經平遙,享用平遙牛肉后,聞其香而提其神,品其味而解其困,故將其定為皇宮貢品。
看完平遙,準備走。老於看到鄰車全副武裝的樣子,隨便問了一句,竟然問出了老鄉,大菏澤啊!
孝順的兒子,曹縣人,在內蒙工作,抽空帶著母親周遊。老太太異地遇老鄉,很激動,說自己的侄子在成武當領導,再欲細問,兒子打斷了。
直到現在,我們心裡還一直是個迷。
榆社縣是山西省晉中市下轄的,位於山西晉中南部中段,太行山西麓,濁漳北源兩岸。東與左權、和順為鄰,北與太谷、榆次接壤,西與祁縣相靠,南與武鄉毗鄰。最低海拔987米,屬黃土丘陵溝壑區。
太行山,又名五行山、王母山、女媧山,是中國東部地區的重要山脈和地理分界線。位於山西省與華北平原之間,縱跨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山脈北起北京市西山,向南延伸至河南與山西交界地區的王屋山,西接山西高原,東臨華北平原,呈東北-西南走向,綿延數400餘公里。
太行山由多種岩石結構組成,呈現不同的地貌,大部分海拔在1200以上,有眾多河流發源或流經,地勢北高南低並儲藏有豐富的煤炭資源。
太行山是中國地勢二三階梯分界線之一,也是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的分界線。
太行山由多種岩石結構組成,呈現不同的地貌,大部分海拔在1200以上,有眾多河流發源或流經,地勢北高南低並儲藏有豐富的煤炭資源。
太行山是中國地勢二三階梯分界線之一,也是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的分界線。
在六億年以前,太行山地區是一片汪洋大海,後來經過了頻繁的地殼活動,地面上升下降,海水時進時退,當海退時,這裡沼澤廣布,氣候溫暖潮濕,生長著茂密的森林,因此形成了太行山區豐富的煤炭資源。以後的一次次地殼活動,使太行山脈逐漸隆起。后又與東西的華北大平原斷裂,形成太行東部陡峭,西部徐緩的地貌形態。
清家溝服務區。
河北省邢台市邢台縣路羅鎮清家溝村,位於太行山下,西鄰桃樹坪。
邢台市,簡稱「邢」,舊稱邢州、順德,位於京津冀區域冀中南地區中心,西依太行山與山西毗鄰,東沿衛運河與山東相望,北連石家莊、衡水,南接邯鄲,是中原經濟區的北方門戶。
邢台市 有3500年建城史,曾是商代祖乙之都,歷史上四次建國、三次定都,素有「邢國故地、襄國故都」之譽,是中國北方最早形成城市的地區,在五萬至十萬年以前就有人類棲息繁衍,是仰韶文化發源地之一, 在悠久的歷史中,湧現出中醫聖祖扁鵲、五代明君柴榮、唐朝名相魏徵、宋璟,元代科學家郭守敬等眾多歷史名人。
沙河系沙河市境內最主要的河流,自西而東橫貫全境,市內段長86.4公里。其中下遊河床寬達數里,皆是漫漫白沙。平日無水,系典型的季節性泄洪河,境西南還有馬河等小河川分佈。
邯鄲市,河北省省轄市,位於河北省南端。邯鄲的城邑,肇起於商殷,邯鄲古城距今已有3100多年的建城歷史。
邯鄲市位於中國第一、二階梯的交界帶,地勢自西向東呈階梯狀下降,高差懸殊,地貌類型複雜多樣。以京廣鐵路為界,西部為中、低山丘陵地貌,東部為華北平原。海拔最高1898.7米,最低32.7米,相對高差1866米,總坡降為11.8‰。
「邯鄲」之名,最早出現於古本《竹書紀年》。邯鄲地名之由來,現一般以《漢書·地理志》中三國時魏國人張晏的註釋為源:「邯鄲山,在東城下,單,盡也,城廓從邑,故加邑雲。」意思是說,邯鄲的地名源於邯鄲山,在邯鄲的東城下,有一座山,名叫邯山,單,是山脈的盡頭,邯山至此而盡,因此得名邯單,因為城廓從邑,故單旁加邑( 阝)而成為邯鄲。邯鄲二字作為地名,三千年沿用不改,是中國地名文化的一個特例。
傳說上古時期人類始祖女媧就在邯鄲古中皇山摶土造人、鍊石補天。8000多年前,新石器早期的磁山先民就在這裡繁衍、休養生息,開啟了農業文明的新紀元。
邯鄲市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早在8000多年前新石器早期的磁山先民就在這裡繁衍、休養生息。在邯鄲悠久歷史的進程中,孕育並積澱了深厚的歷史文化,這是先人留給我們後代子孫的一筆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綿綿8000餘年的歷史鑄造成了邯鄲十大文化脈系:趙文化,磁山文化,女媧文化,曹魏建安文化,北齊石窟文化,夢文化,磁州窯文化,廣府太極文化,成語典故文化,邊區革命文化。
邯鄲是河北省第三大城市,旅遊資源豐富,有多批非物質文化遺產、著名景點景區、地方特產等。著名景點有龍行寺、媧皇宮、129師司令部舊址、武靈叢台、趙王城、學步橋、朝陽溝、京娘湖、鄴城遺址、蘭陵王墓等。
成安縣是河北省邯鄲市下轄縣,邯鄲市「1+6」中心城市發展規劃重要組團之一,全國縣委權力公開透明運行工作試點縣,全國行政權力公開透明運行工作試點縣,並先後榮獲「中國金融生態縣」、「中國楹聯文化縣」等多項殊榮。
成安縣始建於春秋,得名於北齊。隋朝時,佛教大乘禪宗第二代祖師、漢傳佛教禪宗二祖慧可,曾在成安講經說法,留下了元符寺、說法台、二祖塔等聖跡佛蹤。
成安縣是全國棉花生產百強縣、優質棉基地縣,國家糧食主產區。20世紀五、六十年代,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等老一輩革命家都曾親臨成安視察棉花生產,建有「毛澤東主席視察紀念館」供人瞻仰。
廣平縣,隸屬於河北省邯鄲市,位於河北省邯鄲市東北部,太行山東麓海河平原的黑龍港流域,西及西北分別與成安縣、肥鄉縣接壤,北與曲周縣相望,南與魏縣交界,東與館陶縣為鄰,地處晉、冀、魯、豫四省交界區域。
終於進入山東境界。
自己家的事,不解釋。
不過要知道,橋在菏澤市東明縣。
快到家了,落日讓我們感受到了家鄉的魅力。
位置在變,風景在變,不變的只會存在內心。
心存善念,發掘擅長發現美的眼睛,用心去感受美好的風景,才是正路。
成武,2017年5月12日。
終於可以結束了,咔嚓!落筆有聲。
- 1 參加慈溪市山東(菏澤)商會成立慶典 78P
- 2 蘇州博物館 76P
- 3 走訪泰安市菏澤商會 68P
- 4 【日照學黨建之八】莒縣沭河濕地公園 52P
- 5 【日照學黨建之七】莒縣博物館 96P
- 6 【日照學黨建之六】凱達物流,瀚森園林,莒國古城展廳 54P
- 7 【日照學黨建之五】莒縣龍山鎮嗡嗡樂園,城陽街道岳家村公心文化 45P
- 8 【日照學黨建之四】陳疃鎮黨性教育基地,1971研學實踐教育基地 59P
- 9 【日照學黨建之三】不老山生態文化村,鳳凰錯藝術鄉村 50P
- 10 【日照學黨建之二】東港供銷社黨委,江豪國際家居館 34P
- 11 【日照學黨建之一】石臼街道銀海社區,國際財富中心 51P
- 12 【走馬觀花】滕州荊河公園、龍泉廣場 57P
- 13 【走馬觀花】驩城更名廣場、薛城奚仲廣場 41P
- 14 【走馬觀花】中捷產業園、愛旅房車公司、滄州鐵獅子 58P
- 15 【走馬觀花】安徽碭山看梨花 36P
- 16 【走馬觀花】毛遂墓、薛國故城、孟嘗君陵園 46P
- 17 【走馬觀花】水泊梁山走一走 99P
- 18 【走馬觀花】徐州珠山「好人園」 50P
- 19 【武漢訪友之十】大別山——西九華山掠影 67P
- 20 【武漢訪友之九】西九華山——留夢河谷 49P
- 21 【武漢訪友之八】湖北麻城烈士陵園 64P
- 22 【武漢訪友之七】中國地質大學裡面轉一轉 76P
- 23 【武漢訪友之六】逸夫博物館看地球滄海桑田 89P
- 24 【武漢訪友之五】逸夫博物館看生命起源與進化 97P
- 25.【武漢訪友之四】中國地大特色礦物精品展 91P
- 26 【武漢訪友之三】黃鶴樓 87P
- 27 【武漢訪友之二】隨州博物館 77P
- 28.【武漢訪友之一】隨州曾侯乙墓 55P
- 29.我要去內蒙之十:天下第一關——山海關 43P
- 30 我要去內蒙之九:九一八歷史博物館 71P
- 31.我要去內蒙之八:瀋陽故宮博物院(2) 73P
- 32.我要去內蒙之七:瀋陽故宮博物院(1) 76P
- 33 我要去內蒙之六:劉老根大舞台 43P
- 34 我要去內蒙之五:塔敏查干沙漠 50P
- 35.我要去內蒙之四:通遼大青溝景區 51P
- 36 我要去內蒙之三:阿魯科爾沁旗吃午飯 40P
- 37 我要去內蒙之二:七鍋山地質公園 90P
- 38 我要去內蒙之一:過赤峰市巴林右旗 58P
- 39.宿遷項王故里一游 82P
- 40 參觀江蘇洋河酒業集團 79P
- 41.遊覽洪澤湖濕地公園 73P
- 42 到雙溝酒廠參觀學習 79P
- 43.【曲阜一日游】游孟府 82P
- 44.【曲阜一日游】游孟廟 98P
- 45 【太行山二日游】紅豆峽 99P
- 46 【太行山二日游】八泉峽 99P
- 47 【亳州一日游】中藥材市場、青瓷潭酒廠 33P
- 48 【亳州一日游】曹操地下運兵道 50P
- 49 【亳州一日游】華祖庵(華佗紀念館) 45P
- 50 【亳州一日游】廟會廣場(老錢莊) 21P
- 51 【亳州一日游】花戲樓(大關帝廟) 64P
- 52 【菏澤漫遊】菏澤帝堯陵 32P
- 53 【菏澤漫遊】趙王河公園 29P
- 54 【菏澤漫遊】鄆城水滸好漢城 80P
- 55 【菏澤漫遊】鄆城唐塔 11P
- 56 【菏澤漫遊】鄆城黨校的五天幸福生活 87P
- 57 【菏澤漫遊】巨野去看農民畫(昌邑故城、付氏民居) 76P
- 58 【菏澤漫遊】巨野博物館 95P
- 59 【菏澤漫遊】巨野花冠酒業 60P
- 60 【菏澤漫遊】巨野金山公園 67P
- 61 【菏澤漫遊】單縣呂后廟 27P
- 62 【菏澤漫遊】湖西「小延安」——張寨 45P
- 63 【菏澤漫遊】單縣湖西革命歷史紀念館 36P
- 64 【菏澤漫遊】單縣牌坊廣場 63P
- 65 【菏澤漫遊】單縣浮龍湖 90P
- 66 【菏澤漫遊】定陶成海看牆繪 51P
- 67 【菏澤漫遊】定陶仿山堌堆 17P
- 68 【菏澤漫遊】定陶七股栢林 14P
- 69 【菏澤漫遊】定陶法源寺 32P
- 70 【菏澤漫遊】定陶黃店看玫瑰 60P
- 71 【菏澤看牡丹】中國牡丹園 68P
- 72 【菏澤看牡丹】曹州牡丹園 57P
- 73 【菏澤看牡丹】曹州百花園 67P
- 74 【冠縣一游】 武訓先生紀念館 48P
- 75 【冠縣一游】 中華第一梨園 52P
- 76 【徐州一日游】 賈汪區馬庄 33P
- 77 【徐州一日游】 潘安水鎮 63P
- 78 【徐州一日游】 墨上集民俗文化園 83P
- 79 【徐州一日游】 豐縣漢皇祖陵 34P
- 80 【南京二日游】之四 古秦淮 68P
- 81.【南京二日游】之三 梅花山 89P
- 82.【南京二日游】之二 明孝陵 50P
- 83.【南京二日游】之一 玄武湖 78P
- 84 中達海南之旅(十二)海南島返程 46P
- 85 中達海南之旅(十一)興隆熱帶植物園 63P
- 86 中達海南之旅(十)興隆咖啡文化博覽園 55P
- 87 中達海南之旅(九)萬寧首創奧特萊斯 42P
- 88 中達海南之旅(八)興隆銀湖酒店 63P
- 89 中達海南之旅(七)天涯海角、聖旨博物館 91P
- 90 中達海南之旅(六)鰲山壽谷 52P
- 91 中達海南之旅(五)南山文化旅遊區 93P
- 92 中達海南之旅(四)日月灣、興隆華僑橡膠博物館 55P
- 93 中達海南之旅(三)分界洲島 90P
- 94 中達海南之旅(二)博鰲亞洲論壇、玉帶灘 71P
- 95 中達海南之旅(一)鄭州飛海口 62P
- 96 大東北自駕游之卅一:我不想說再見 84P
- 97 大東北自駕游之三十:世博園四 87P
- 98 大東北自駕游之廿九:世博園三 66P
- 99 大東北自駕游之廿八:世博園二 82P
- 100 大東北自駕游之廿七:世博園一 84P
- 101 大東北自駕游之廿六:夜驅奈曼旗尋找沙漠 79P
- 102 大東北自駕游之廿五:楊靖宇將軍殉國地 75P
- 103 大東北自駕游之廿四:行走在美麗的長白山脈 79P
- 104.大東北自駕游之廿三:過鏡泊湖進入吉林省 76P
- 105 大東北自駕游之廿二:興凱湖訪友到農家 74P
- 106.大東北自駕游之廿一:虎頭要塞 76P
- 107.大東北自駕游之二十:中國東極黑瞎子島 79P
- 108 大東北自駕游之十九:三江平原看北大荒 79P
- 109.大東北自駕游之十八:沿小興安嶺去伊春 83P
- 110 大東北自駕游之十七:五大連池看火山 76P
- 111 大東北自駕游之十六:神秘大興安嶺 84P
- 112.大東北自駕游之十五:神州北極后看白樺林 83P
- 113 大東北自駕游之十四:漠河北極村 86P
- 114 大東北自駕游之十三:中國冷極根河 78P
- 115 大東北自駕游之十二:額爾古納到根河 72P
- 116 大東北自駕游之十一:再進大興安嶺 61P
- 117.大東北自駕游之十:美麗的海拉爾河谷 76P
- 118 大東北自駕游之九:滿洲里看國門 71P
- 119 大東北自駕游之八:紅色滿洲里 76P
- 120 大東北自駕游之七:過諾門罕戰役遺址 77P
- 121 大東北自駕游之六:阿爾山中蒙口岸 71P
- 122 大東北自駕游之五:過烏蘭毛都草原 72P
- 123 大東北自駕游之四:桃木和蘇木草地打個滾 73P
- 124 大東北自駕游之三:錫林郭勒大草原 62P
- 125 大東北自駕游之二:過錫林浩特市 70P
- 126 大東北自駕游之一:北出張家口 70P
- 127. 西藏自駕五人行(二十一)平遙古城、太行山 83P
- 128 西藏自駕五人行(二十)沙坡頭、再見黃河 69P
- 129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九之二)張掖丹霞地貌 85P
- 130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九之一)河西走廊、嘉峪關 67P
- 131.西藏自駕五人行(十八之三)敦煌莫高窟、玉門 81P
- 132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八之二)大草灘、阿克塞 55P
- 133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八之一)柴達木盆地、當金山 62P
- 134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七之二)崑崙河谷、無極龍鳳宮 63P
- 135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七之一)昆崙山 62P
- 136.西藏自駕五人行(十六之二)可可西里 74P
- 137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六之一)唐古拉山口 69P
- 138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五之四)念青唐古拉山、那曲 72P
- 139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五之三)納木錯 59P
- 140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五之二)那根拉山口 47P
- 141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五之一)天路,羊八井 51P
- 142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四之三)大昭寺 60P
- 143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四之二)布達拉宮 73P
- 144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四之一)藏文化遊覽 72P
- 145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三之三)布達拉宮夜景 52P
- 146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三之二)拉薩河、墨竹工卡 51P
- 147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三之一)林拉公路、米拉山口 56P
- 148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二之四)雅魯藏布江大峽谷 68P
- 149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二之三)過林芝回遊雅魯藏布江 63P
- 150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二之二)色季拉山 61P
- 151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二之一)魯朗林海 68P
- 152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一之五)波密縣、通麥天險 68P
- 153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一之四)松宗鎮看盔甲山 66P
- 154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一之三)帕龍江看冰川 58P
- 155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一之二)然烏湖 55P
- 156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一之一)安久拉山 56P
- 157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之六)怒江大峽谷 60P
- 158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之五)怒江七十二拐 54P
- 159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之四)業拉山 59P
- 160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之三)東達山 65P
- 161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之二)瀾滄江 59P
- 162 西藏自駕五人行(十之一)拉烏山 65P
- 163 西藏自駕五人行(九之四)靈芝河、芒康縣 58P
- 164 西藏自駕五人行(九之三)巴塘縣、金沙江 52P
- 165 西藏自駕五人行(九之二)挖蟲草、海子山 52P
- 166 西藏自駕五人行(九之一)理塘感受高反 52P
- 167 西藏自駕五人行(八之三)茶馬古道、卡子拉山口 68P
- 168 西藏自駕五人行(八之二)木雅聖地、新都橋 57P
- 169 西藏自駕五人行(八之一)再上折多山 67P
- 170 西藏自駕五人行(七)跑馬山 70P
- 171 西藏自駕五人行(六)康定縣 29P
- 172 西藏自駕五人行(五之三)受困折多山 48P
- 173 西藏自駕五人行(五之二)大渡河、瀘定橋 39P
- 174 西藏自駕五人行(五之一)過二郎山 45P
- 175 西藏自駕五人行(四之二)汶川地震遺址 48P
- 176 西藏自駕五人行(四之一)都江堰 68P
- 177 西藏自駕五人行(三)重慶朝天門、渣滓洞 52P
- 178.西藏自駕五人行(二)三峽大壩 61P
- 179 西藏自駕五人行(一)過襄陽至宜昌 2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