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景點大全 >驢友遊記 >NIT鐵蛋的旅遊空間> 消夏旅養隨記 • 18 • 塞上佛域

消夏旅養隨記 • 18 • 塞上佛域

2025-10-04 19:33:56 NIT鐵蛋 閱讀:5 積分:2000  
相關景區攻略:

國道628線,《國家公路網規劃(2022—2030年)》新增的普通國道項目,從豫東至西蒙的沿黃生態公路。

包頭南海濕地景區 @NIT鐵蛋

出行首日,無意間蘭考已經走了一段,鄂爾多斯北上跨過黃河,巴彥淖爾段已經成型,東接包頭,先行為快。

包頭南海濕地景區 @NIT鐵蛋

黃河內蒙古段長830公里,流經烏海、阿拉善、巴彥淖爾、鄂爾多斯、包頭、呼和浩特6個盟市。

包頭南海濕地景區 @NIT鐵蛋

鄂爾多斯杭錦旗,黃河邊的獨貴塔拉北望,陰山山脈西段南支的烏拉山。

包頭南海濕地景區 @NIT鐵蛋

億利黃河大橋,修在Z灣河段。往東出河套,烏拉山左窗,右面是平坦的沿河農區,還有遠處的鄂爾多斯高原。

包頭南海濕地景區 @NIT鐵蛋

過了黃河,沿黃公路與S215交叉,右轉往包頭,VIP生態路專享。

包頭南海濕地景區 @NIT鐵蛋

沿黃公路,少有人推薦,值得一走。

包頭南海濕地景區 @NIT鐵蛋

行走在陰山與黃河間的河套平原,這段路上顯得格外平和舒緩。

包頭南海濕地景區 @NIT鐵蛋

左手曾,陰山之烏拉山,大秦帝國的北闕~高闕。

包頭南海濕地景區 @NIT鐵蛋

烏拉,蒙語意為「高大、偉大」之意,常用來表示對大山的尊稱。蒙古人統領了莫斯科兩百多年,「烏拉」被羅斯人學去了。

包頭南海濕地景區 @NIT鐵蛋

烏拉山南麓陡峭,植被稀疏,北坡平緩,草木茂盛。平均海拔1900—2000米,主峰大樺背位於包頭九原區西北,海拔2324米。

包頭南海濕地景區 @NIT鐵蛋

昭君出塞,秦直道過來,要西去繞過烏拉山。據說大可汗的儀仗隊,在這裡迎接佳人。

包頭南海濕地景區 @NIT鐵蛋

沿黃生態路,沿途田野風,無盡的向日葵和玉米田。黃河時近時遠,雨季,河水多沙,黃。

包頭南海濕地景區 @NIT鐵蛋

這邊的黃河「險工」,背起「末曲」,簡易得多。

包頭南海濕地景區 @NIT鐵蛋

又一座大橋。

包頭南海濕地景區 @NIT鐵蛋

進入包頭九原區地界。

包頭南海濕地景區 @NIT鐵蛋

老路面,樹也大。

包頭南海濕地景區 @NIT鐵蛋

公元前307年,趙武靈王設九原城。大秦天下一統,設九原郡,郡治故址在今包頭市麻池鄉麻池古城。

包頭南海濕地景區 @NIT鐵蛋

九原城,秦長城後方城池,是秦直道的北止點。

包頭南海濕地景區 @NIT鐵蛋

導航,麻池古城設為途經點,土城牆隱藏在小鎮主街民房後面。

包頭南海濕地景區 @NIT鐵蛋

黃河三湖灣產青麻,有漚麻池,村莊被稱麻池村。麻池古城面對昆都侖溝的南口,軍事要地。

包頭南海濕地景區 @NIT鐵蛋

麻池,戰將雕塑,人中呂布馬中赤兔,這亂世英雄竟出自麻池。正史有記載:呂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也。民間傳說,呂母產子於麻布上,呂親為其取名「布」……大清天下又一統,黃河改道,官渡移至南海子,同治十二年包頭城建成。1923年,平綏通車,終點站包頭商貿繁盛,成為西北水旱碼頭。今天的包頭,蒙古族人僅佔4.18%,多在山北為牧區。

包頭五當召 @NIT鐵蛋

繞過包頭,直奔五當召。

包頭五當召 @NIT鐵蛋

五當召位於包頭市石拐區,市區東北約45公里的大青山深處。

包頭五當召 @NIT鐵蛋

大青山的外貌似平淡無奇,深處則驟生別開洞天。

包頭五當召 @NIT鐵蛋

五當召原名為巴達嘎爾廟,藏語的意思是「白蓮花」,內蒙古自治區最大的一所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

包頭五當召 @NIT鐵蛋

寺院位於大青山五當溝內,所以又名「五當召」。蒙語「召」意為「廟宇」,「五當」中意為「柳樹」。五當溝,柳樹溝也。

包頭五當召 @NIT鐵蛋

我們到的時間有點晚,遊客中心的小丫頭似乎急著想下班不希望我們進去了,說接駁車停運了,步行要翻山,裡面大殿都關門了。

包頭五當召 @NIT鐵蛋

不理她,快速進場。
包頭五當召 @NIT鐵蛋

登上高點,遙見寺院建築群。

包頭五當召 @NIT鐵蛋

離下班時間還有十分鐘,前面下坡,來得及,打卡,調整呼吸。

包頭五當召 @NIT鐵蛋

最大的殿,五當召的最前部,哈哈,沒關門。

包頭五當召 @NIT鐵蛋

值班的小喇嘛僧很客氣,說他等我們看完再關門。

包頭五當召 @NIT鐵蛋

喇嘛拉加素切!

包頭五當召 @NIT鐵蛋

五當召始建於清康熙年間,由一世活佛羅布桑加拉措興建,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重修,逐步擴大始具今日規模。

包頭五當召 @NIT鐵蛋

它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藏傳佛教十大寺廟之一。

包頭五當召 @NIT鐵蛋

寺院建築群位山坡上,主六殿、三府、一陵。

包頭五當召 @NIT鐵蛋

兩側喇嘛舍房,鼎盛時期喇嘛有一千多人。

包頭五當召 @NIT鐵蛋

全寺佔地300餘畝,殿宇和倉房2500餘間,藏式建築風格。

包頭五當召 @NIT鐵蛋


蘇古沁獨宮在最前部,全體集會誦經的場所。西面與其並列的卻人林獨宮,是講授佛教教義的地方。兩宮之上的洞闊爾獨宮,是講授天文、地理的場所。阿會獨宮位於山坡最高處,是傳授醫學的學部。日木倫獨宮為教義學部,專門傳授喇嘛歷史、教義、教規。


包頭五當召 @NIT鐵蛋

自1696年第一世活佛蘇德布丸木蘇在此降生,至今已經歷了八代活佛,每一位都為這片土地帶來了無盡的智慧與和平。

包頭五當召 @NIT鐵蛋

藏語中,活佛被稱為珠古,意為「轉世者」或「化身」。佛不是神,活佛是漢人杜撰出來的詞。在藏傳佛教中,喇嘛是對僧侶的尊稱,意為上師或上人。五當召的活佛是清代駐京八大呼圖克圖之一,名望及地位相當之高。

包頭五當召 @NIT鐵蛋


五當召的現任活佛,2006年正式坐床,年僅14歲,之前拉卜楞寺學習……1955年第七世活佛圓寂后。

包頭五當召 @NIT鐵蛋

格魯派寺院組織嚴密,學經制度健全,有系統的佛教教育體系和學位制度,規定顯密並重,先顯后密,注重戒、定、慧三學並習的學經程序。

包頭五當召 @NIT鐵蛋

同時格魯派寺院還重視文法、修辭、工巧、醫藥、歷算等學科,對藏族思想文化的發展起過重要的作用。

包頭五當召 @NIT鐵蛋

這次來晚了,沒有見到幾個喇嘛。他們平時都在後面的佛學院上課學習。
包頭五當召 @NIT鐵蛋

有人來的更晚。

包頭五當召 @NIT鐵蛋

山坡下,登山道起點,唐卡石刻格。

包頭五當召 @NIT鐵蛋

上山時走得急,沒多看。
包頭五當召 @NIT鐵蛋

民間藝術,雪域文化傳承。
包頭五當召 @NIT鐵蛋

瑪尼石塔,堆塔也是積累功德。

包頭五當召 @NIT鐵蛋

瑪尼牆,無數瑪尼石堆砌而成,每塊都刻著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進來時竟然沒發現。

包頭五當召 @NIT鐵蛋

轉動經筒,虔誠祈福……長70米的瑪尼石經牆,內蒙古最大的祈福牆。

包頭五當召 @NIT鐵蛋

告別五當召,預報當晚有大雨。欲走捷徑,省道224線沙明線,五當溝段交通管制……

包頭五當召 @NIT鐵蛋


NIT鐵蛋的遊記列表
微信掃一掃,免費獲取9000景點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