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景點大全 >驢友遊記 >NIT鐵蛋的旅遊空間> 消夏旅養隨記 • 15 • 無定沙殤

消夏旅養隨記 • 15 • 無定沙殤

2025-09-26 13:24:45 NIT鐵蛋 閱讀:237 積分:2000  
相關景區攻略:

陝北明長城大邊與山西不一樣,大多牆段遠離省界。龍洲堡去最北面的統萬城,還有六十多公里路。其間地圖上的標識是毛烏素沙地。

靖邊金雞沙生態旅遊區 @NIT鐵蛋

毛烏素沙地之名源自於靖邊城北二十多公里的毛烏素村,早年游牧者給起的,語意為「壞水」。實際上,村子上的井水並不壞,只是地是有點高,地表難得的存水渾濁,牧群飲水難,遂得「惡水」之名。就像當年乾隆到彭城,不喜歡故黃河渾水一樣,來了句「窮山惡水……」

靖邊統萬城遺址 @NIT鐵蛋

早年曾為「地理生」,記憶中的詞條是:毛烏素,中國四大沙地之一,黃河中上遊河套地區,面積過四萬平方公里,包括鄂爾多斯南部、榆林市西北部和……

靖邊金雞沙生態旅遊區 @NIT鐵蛋

這片地在古代曾經水草豐美,沙漠範圍實挺小的。五世紀時毛烏素東南部,曾是匈奴民族的政經中心。考古所證,3500年前這裡已進入青銅時代。貞觀四年,東突厥降唐,落腳河套,過度牧放,把草地糟蹋了……延綏鎮明軍為防北元,將邊牆大範圍植被伐盡燒光。直至大清入關,林草有所恢復。共和國初年,又折騰,毛烏素地區再度沙化。
靖邊金雞沙生態旅遊區 @NIT鐵蛋

早年間到過「三邊」,氣候乾燥,植被稀疏。鄂爾多斯為了羊毛,過度放牧……上世紀末起,治沙工作大規模展開,綠色區域向北推進,降水量增加,水體擴大地下水位抬升。

靖邊金雞沙生態旅遊區 @NIT鐵蛋

告別長城龍洲堡,尋捷徑直奔無定河上游薩拉烏蘇,入內蒙巴圖灣,革命老區。

鄂爾多斯巴圖灣 @NIT鐵蛋

上世紀三十年代,烏蘭夫、宋任窮、高崗等革命家在這裡留下火種,游擊隊的故事至今還廣為流傳。

鄂爾多斯巴圖灣 @NIT鐵蛋

巴圖灣修了大壩,一旁碩大的「紅驛站」。

鄂爾多斯巴圖灣 @NIT鐵蛋

漁場老屋已廢棄,一旁新建豪宅四合院。

鄂爾多斯巴圖灣 @NIT鐵蛋

暮色臨近,這裡很涼快,住下了。
鄂爾多斯巴圖灣 @NIT鐵蛋

次日起個大早看日出。

鄂爾多斯巴圖灣 @NIT鐵蛋

薩拉烏蘇河為無定河上遊河段,橫跨黃土高原與鄂爾多斯高原,蒙古語意為"黃色的水",因河谷大量生長紅柳,俗稱紅柳河。

鄂爾多斯巴圖灣 @NIT鐵蛋

薩拉烏蘇河,億萬年風蝕雨,形成沙漠大峽谷,東方之最。

鄂爾多斯巴圖灣 @NIT鐵蛋

河谷區生長楊樹、柳樹等喬木及紅柳灌叢,沙丘植被以駱駝刺、芨芨草、沙柳。

鄂爾多斯巴圖灣 @NIT鐵蛋

民國十年,法國佬在這裡發現舊石器文化遺址及人類化石,定名"河套人 " 。河套人屬於黃種人,屬於晚期智人階段,生活年代距今10萬~5萬年前。

鄂爾多斯巴圖灣 @NIT鐵蛋

隨後,中國各地陸續發現舊石器時代遺址。薩拉烏蘇遺址與它們一同構建起中華大地史前文明的長廊,成為探尋中華人類文明起源的一條重要通道。

鄂爾多斯巴圖灣 @NIT鐵蛋

經常有周邊戶外休閒遊團隊來這裡,沿著紅柳河徒步。

鄂爾多斯巴圖灣 @NIT鐵蛋

薩拉烏蘇河發源於陝北白于山北麓,向北穿越長城,流經黃土丘陵區、鄂爾多斯高原東南窪地,蜿蜒曲折達巴圖灣,繼續東流注入無定河。

鄂爾多斯巴圖灣 @NIT鐵蛋

沙地河無定,深谷陷地平。

鄂爾多斯巴圖灣 @NIT鐵蛋

谷中有谷,不到近旁看不見。

鄂爾多斯巴圖灣 @NIT鐵蛋

這些年水源有保障,紅柳河寬谷,成為萬畝良田。

鄂爾多斯巴圖灣 @NIT鐵蛋

巴圖灣往東行四公里,大夏國都城統萬城,之間有段奇異的河段。

鄂爾多斯巴圖灣 @NIT鐵蛋

河床寬廣,平坦的赤沙岩構成磧壩,成了娃子門天然戲水池。再下游,河面陡降,勇者漂流之地。

鄂爾多斯巴圖灣 @NIT鐵蛋

水庫下大峽谷游,不要買票,應該比壩上好玩。

鄂爾多斯巴圖灣 @NIT鐵蛋


24PS


漂流碼頭距離統萬城遺址公園不遠,按導航到了那邊,不見高大城堡。

靖邊統萬城遺址 @NIT鐵蛋

四下里張望,北方遙遠的地方,有林間白色凸起,疑是「烽火台」,難道那邊才是傳說中的「白城子」?

靖邊統萬城遺址 @NIT鐵蛋

尋見工作人員諮詢,說是先買票看博物館,回頭他們告訴你如何到「白城子」,還說那沙雕是「大夏王」。

靖邊統萬城遺址 @NIT鐵蛋

博物館在東面有些遠,途中有土丘似為觀景台,登頂才發覺,一旁是紅柳河寬谷,那白色突起物在「北岸」。

靖邊統萬城遺址 @NIT鐵蛋

衛星圖顯示,靖邊縣白城則村無定河北岸,是有碩大的古城輪廓。

靖邊統萬城遺址 @NIT鐵蛋


統萬城遺址博物館在無定河南岸的沙丘台塬上,覆土建築形式,體量化整為零,好似考古「探坑」。

靖邊統萬城遺址 @NIT鐵蛋

進博物館,工作人員很熱情,告訴我們如何去現場。

靖邊統萬城遺址 @NIT鐵蛋

這才是「大夏王」標準像。

靖邊統萬城遺址 @NIT鐵蛋

其時霸氣稱大夏,往日鼎盛再復原……
靖邊統萬城遺址 @NIT鐵蛋

這博物館主創們是見過世面的,建築方案是西京「雙一流」大枷作品。
靖邊統萬城遺址 @NIT鐵蛋

靖邊縣、陝文投集團榆林文旅公司聯合打造的統萬城考古遺址公園,正式開園不多久。

靖邊統萬城遺址 @NIT鐵蛋

博物館內共設有「白城則」統萬城、赫連勃勃的統萬城、馬背上的民族——匈奴、匈奴與中原共四個展陳篇章。

靖邊統萬城遺址 @NIT鐵蛋

大夏石馬,國寶級文物,為公元424年赫連氏大夏國的遺物,唯一有大夏記年的文物,真品現陳列在西安碑林博物館。

靖邊統萬城遺址 @NIT鐵蛋

遺址博物館參觀完畢,開車去現場,挺遠,要回頭下河谷,上北坡見到先前的「白凸起」。

靖邊統萬城遺址 @NIT鐵蛋

社會車輛不讓」進城「,環城一周先探知全貌……

靖邊統萬城遺址 @NIT鐵蛋

統萬城是五胡十六國時期,匈奴鐵弗部首領赫連勃勃所建立的大夏國都城遺址,也是匈奴民族在人類歷史長河中遺留下來的唯一都城遺址。

靖邊統萬城遺址 @NIT鐵蛋

因其城牆呈白色,所以當地人又稱之為「白城子」。

靖邊統萬城遺址 @NIT鐵蛋

統萬城遺址的遺存分佈範圍約9.55平方公里。

靖邊統萬城遺址 @NIT鐵蛋

整座城池分為外郭城和內城,其中內城又分為西城和東城。

靖邊統萬城遺址 @NIT鐵蛋

草原人不介意」坐北朝南「,整個內城方位角扭轉30多度。

靖邊統萬城遺址 @NIT鐵蛋

故而西城在西北,其最高大的西北角台城實則在最西部。

靖邊統萬城遺址 @NIT鐵蛋

1600多年的風沙雨蝕,如今統萬城僅皇城西南牆殘垣連續。

靖邊統萬城遺址 @NIT鐵蛋


西北的」西門「正面迎擊冬春」沙暴「,瓮城大半已被沙丘掩埋,車行其側不見真容。
靖邊統萬城遺址 @NIT鐵蛋

西城是宮城所在區域,周長2470米;東城相當於西城的外城,周長2566米。西城內的」永安台『,大夏統萬城內的重要宮殿建築,其遺址如今得以保存。

靖邊統萬城遺址 @NIT鐵蛋

三國至民國,大華夏地區一直是「北風」為統領,被酸儒學者貶低了一千多年的「塞北」胡族小國,留下的墩台、馬面、城垣,真實的反映了「游牧民族」的傑出智慧。

靖邊統萬城遺址 @NIT鐵蛋

在我國歷史文化遺產中,統萬城遺址具有唯一性、真實性、至高性。

靖邊統萬城遺址 @NIT鐵蛋

感謝這位辣妹」女漢子「,尋得蹊徑引領我等親近古迹。

靖邊統萬城遺址 @NIT鐵蛋

浪漫派文學"最後的騎士"的陝西高姓作家,曾發出感嘆:「統萬城是匈奴民族留在大地上的一聲絕唱,而匈奴民族在亞歐大草原上的幾百年飄蕩,也許是世界史上最悲壯的史詩。」

靖邊統萬城遺址 @NIT鐵蛋

在這片牧騎民族曾經輝煌一時的土地上,我似乎聞得北方天空下,先人牧騎金柝聲。領導說:回家再背《木蘭辭》吧。





該景區其他遊記
NIT鐵蛋的遊記列表
微信掃一掃,免費獲取9000景點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