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景點大全 >驢友遊記 >NIT鐵蛋的旅遊空間> 消夏旅養隨記 • 12 • 甘泉丹谷

消夏旅養隨記 • 12 • 甘泉丹谷

2025-09-18 19:42:35 NIT鐵蛋 閱讀:16 積分:2003  
相關景區攻略:

棗園在延安西郊外,從那裡去雨岔大峽谷,看地圖有條近道。試著導航,只有自行車能通。

張思德紀念園 @NIT鐵蛋

國道岔路口看看,挺好的油路。裡面有處「南溝景區」,卯頂現代農業園,說是要有天眼才能看明白。

張思德紀念園 @NIT鐵蛋

過了「南溝景區」岔路口,依然是油路。待過了鄉鎮小學,開始有塵土覆蓋。出現新油路,折向往「張思德犧牲紀念地遺址」而去。

張思德紀念園 @NIT鐵蛋

繼續前行的路,漸爛。上到高處,山峁連著山峁,岔路口導航時而失靈……

張思德紀念園 @NIT鐵蛋

泥路,路面多處雨水沖刷出的陷溝,越往兩縣邊地,路況越差,不見來車,只見兩輪摩托車轍印,難怪只能走「自行車」。

張思德紀念園 @NIT鐵蛋

再見張思德,您們當年,真的在踐行初心,死是比泰山還要重……

張思德紀念園 @NIT鐵蛋

這邊海拔高出延安府400多米,地表土酥鬆,不宜挖窯。

張思德紀念園 @NIT鐵蛋

陝北土地太貧瘠,樹本來就少。

張思德紀念園 @NIT鐵蛋


張的罹難處現在屬於安塞區,北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地貌複雜多樣。
張思德紀念園 @NIT鐵蛋

溝壑縱橫、川道狹長、梁峁遍布,山高、坡陡、溝深,溝壑密度竟然4.7萬條/平方千米。

延安甘泉大峽谷 @NIT鐵蛋


原路返回,還好,延安西郊包茂高速有開口,上去很快到了「甘志路」出口。向西北行駛5公里,路遇「豆腐小鎮」。吃豆腐,歇息,剛才爛路很費神,也真正見識了「黃土高坡」。

延安甘泉大峽谷 @NIT鐵蛋

甘泉石門豆腐小鎮,這裡的「甘泉綠豆腐」被譽為中國的八大名豆腐之一,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延安甘泉大峽谷 @NIT鐵蛋

石門豆腐小鎮曾,利用古法豆腐坊,採用天然甘泉美水,以雙青豆為原料,傳統古法工藝,石磨純手工製作的豆腐,讓遊客參與豆腐生產工藝流程,品嘗豆腐宴,體會生產帶來的樂趣。

延安甘泉大峽谷 @NIT鐵蛋

下寺灣鎮,如果前面那條路闖過來,應該是通這鎮區。
延安甘泉大峽谷 @NIT鐵蛋

過鎮區幾里地,變能看見「大峽谷」的指示牌。
延安甘泉大峽谷 @NIT鐵蛋

甘泉大峽谷,早先我知道是,叫雨岔大峽谷,位於陝西省延安市甘泉縣。

延安甘泉大峽谷 @NIT鐵蛋

陝北溝谷型丹霞地貌,在延安市志丹東部、安塞南部、甘泉北部區域分佈最為集中,面積達3700平方公里。甘泉縣西北部,洛河北側,雨岔村大溝谷兩側,溝叉迭出,猶如毛細血管一樣密集分佈。

延安甘泉大峽谷 @NIT鐵蛋

早先如果沒當地人引路,訪客是找不見這些地縫的。

延安甘泉大峽谷 @NIT鐵蛋

2017年,一位來地質愛好者拍攝黃土地貌時,意外發現了這些絕世奇景。

延安甘泉大峽谷 @NIT鐵蛋

一時間,地理大家攝影發燒友蜂擁而至。

延安甘泉大峽谷 @NIT鐵蛋

地理大枷也發文:陝北溝谷型丹霞,地縫界的「怪傑」。

延安甘泉大峽谷 @NIT鐵蛋

文旅部門嗅到商機,扯上北美「大峽谷」。府上嫌「雨岔」太土氣,更名為「甘泉大峽谷」。


延安甘泉大峽谷 @NIT鐵蛋

峽谷有好多個,輪流開放。我們趕上龍巴溝、樺樹溝開放。

延安甘泉大峽谷 @NIT鐵蛋

說是大峽谷,比起天山庫車、張掖平湖的峽谷,用「地縫」稱呼更能彰顯其特徵。更不用提太行山、恩施、XX江大峽谷。

延安甘泉大峽谷 @NIT鐵蛋

這裡的溝谷,已具備大西北特色,不同的是」紅+綠「為主調。
延安甘泉大峽谷 @NIT鐵蛋

峽谷高寬比太大,陽光難得從縫縫照下來。

延安甘泉大峽谷 @NIT鐵蛋

雨岔鄰近北洛河谷,濕氣大,丹谷石壁上苔蘚植物隨處可見,撤地連天。

延安甘泉大峽谷 @NIT鐵蛋

來這裡觀覽,只適合午時前後,否則光線暗。

延安甘泉大峽谷 @NIT鐵蛋

有人宣稱:億萬年前,強烈的地震,黃土高原開條大裂縫,貫穿整個陝北,你信嗎……

延安甘泉大峽谷 @NIT鐵蛋


甘志路旁的心形谷目前免費,雨岔溝里的收費,其中樺樹溝峽谷最為出彩。

延安甘泉大峽谷 @NIT鐵蛋

我家領導高明,預知谷內夏季最美,三伏地縫裡涼颼颼。

延安甘泉大峽谷 @NIT鐵蛋

要趕到午時前後進啦,地縫裡亮堂一些。

延安甘泉大峽谷 @NIT鐵蛋

只要來對了時辰,是個人隨手出大片。

延安甘泉大峽谷 @NIT鐵蛋

能分出哪些是借用攝影師的大作嗎?前面有一張色相過於豐富,顯然是後期所謂專業攝影師後期ps出來的。下面這張必須是我家「領導「作,蘋果機拍,衣帽色彩寫實。被我ps,色彩飽和度加50%。

延安甘泉大峽谷 @NIT鐵蛋

哈哈,磚家要沒得混了。

延安甘泉大峽谷 @NIT鐵蛋

爬出「地府」,回到「陽間」。

延安甘泉大峽谷 @NIT鐵蛋

告別雨岔,沿甘志路/北洛河繼續上行。

永寧山 @NIT鐵蛋

甘泉有秦直道,在哪裡?提問,回答。

永寧山 @NIT鐵蛋

度娘說:秦始皇統一六國后,為控制北方邊地,於公元前212年命大將蒙恬修築的一條軍事性通道,全長700多公里。因道路大體南北相直故稱「直道」。儒史家說:始皇欲游天下,到九原,直抵甘泉,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塹山湮谷,千八百里。信哪個?

永寧山 @NIT鐵蛋


軍史迷們說: 憑藉這一通道,大秦鐵甲雄師從咸陽出發,三天三夜可抵達陰山腳下,使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遠盾大漠深處,數十年不敢露頭。

永寧山 @NIT鐵蛋

大秦軍馬喜歡走卯梁。

永寧山 @NIT鐵蛋

在北洛河有交叉,橋墩遺址有發現。

永寧山 @NIT鐵蛋

回來后研究了很久衛星圖,確認「直道」是在三個大字東面過的河,那邊的小村叫「安家溝」。

永寧山 @NIT鐵蛋

北洛河,古稱洛水或北洛水。

永寧山 @NIT鐵蛋

源於陝西省定邊縣白于山南麓,由西北向東南注入渭河,為黃河二級、渭河一級支流,河長680.3公里,為陝西長度最大的河流。
永寧山 @NIT鐵蛋

北洛河上游,地質基礎以紅色泥沙岩互層為主,質地疏鬆,沿河多有崩塌斷崖。
永寧山 @NIT鐵蛋

車過永寧鎮……洛水之隈,奇峰突兀,峭壁陡絕,下臨重淵,土人曾築寨於此~清嘉慶本《延安府志》 卷九載。

永寧山 @NIT鐵蛋

永寧山海拔1312米,東西走向,長2.2公里,寬1.5公里。洛河環繞山的東、南、西三面,山樑向洛河突起一山嘴,巍然獨立,峭崖絕壁。古人憑其天險為屏障,建寨以避戰亂,認為「永遠安寧」,便永寧山。

永寧山 @NIT鐵蛋

北宋時,這裡是邊關要地,山上鑿窯孔已達百間,可容千人。

永寧山 @NIT鐵蛋

民國早期,保安縣(志丹縣)署曾駐此寨。劉志丹曾任縣團總,之後鬧革命時也多次上永寧山……1928年劉志丹、曹力如、王子宜在此建立保安縣第一個黨支部,石洞窟有劉等人的舊居。

永寧山 @NIT鐵蛋

臨河岩崖洞孔上下三層,彼此相通。

永寧山 @NIT鐵蛋

底層山寨洞室密集,有水井直通到洛河中。

永寧山 @NIT鐵蛋

山寨與地面僅靠南邊斷崖天橋相連,見小股則殺下去搶馬奪糧,遇到強敵來犯時拆掉石橋……這裡如今很引著攝影家、美術家的眼球。

永寧山 @NIT鐵蛋


邂逅永寧山,之後山口岔路,右邊往高速公路經志丹縣城去定西,直行「洛河大峽谷」。
永寧山 @NIT鐵蛋

直行,洛河峽谷丹霞地貌,地質景觀奇特壯美。

永寧山 @NIT鐵蛋

洛河峽谷長百里,最出彩處峽當屬「象咀」。

永寧山 @NIT鐵蛋

這張是當地政府宣傳片。

永寧山 @NIT鐵蛋

相比雨岔,此地才能真正配得上大峽谷之稱。

永寧山 @NIT鐵蛋

這裡尚屬旅遊開發「處女地」,特有褐紅色岩層和千奇百怪山石造型,為陝甘寧邊區增添了古老而神秘的文化氣韻。


NIT鐵蛋的遊記列表
微信掃一掃,免費獲取9000景點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