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遊覽(中)
(緊接上集)但這個地方據說在聖彼得堡奠基之前的15世紀就有人居住過,到了17世紀時期,它屬於瑞典管轄時期曾修築有一些防禦工事及民居。前面說過,在彼得大帝時期,這裡為專門存放瀝青的倉庫。我喜歡看俄羅斯的電視劇《葉卡捷琳娜二世》,聽說離這個倉庫不遠處,特別為葉卡捷琳娜興建了一棟比較豪華的官邸,在她之前的伊莉莎白女皇也曾在此舉行過興建斯莫爾尼修道院盛大的奠基典禮。
話又說回來了,我們的早餐點離這個當年列寧在這裡發號司令,任命新成立的蘇維埃政府各部門要員的地方很近。1917年「十月革命」期間,布爾什維克軍事革命委員會就設在這裡,革命導師列寧1917年11月中旬到1918年3月期間曾在這裡辦公,並於1917年11月7日,在斯莫爾尼會議大廳發表了對俄國公民的號召書,宣布一切政權歸蘇維埃。試想那些個影響世界歷史進程的關鍵日子,當時這個斯莫爾尼宮整夜是怎樣的燈火通明啊,那一條條走廊上情緒激動的人群在來來往往,每間房子里都是熱氣騰騰,討論熱烈。在樓上走廊的拐角處,即那間最靠盡頭的房間里,軍事革命委員會正在舉行會議。列寧在這裡發出了佔領冬宮的命令。隨著列寧創立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的成立,讓隨後的中國*人找到了拯救中國的革命道路。讓災難深重的舊中國終於擺脫了三座大山的壓迫,1949年10月,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了。這就是我徜徉在斯莫爾尼宮外,望著那正在維修的包裹著的主樓時斷斷續續所想到的,那裡邊實際上不光是再現了若干部前蘇聯影片的場面,還包括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時的那激動人心的場景啊。
集合了,上車從斯莫爾尼宮繼續往前走,我們所在的位置,本來就是涅瓦河的西岸,因此汽車沒開多久,我們就見到了涅瓦河。來俄羅斯之前,我大致看了一下聖彼得堡的地圖,知道拉多加湖西南位置有一條河道向西流經彼得格勒市區,並繼續向西北流向芬蘭灣。整個涅瓦河74公里,而其中的28公里在聖彼得堡市的範圍內,河流走向在地圖上看,像一條巨蛇各西方張大嘴巴,這個張嘴的地方就是「阿芙樂爾號」巡洋艦博物館所在地。最北上的分支當地取名為涅夫卡河,它又在卡緬內島宮處分為大涅夫卡河和小涅夫卡河。而小涅夫卡河又在沙利亞平故居紀念館處分出一條中涅夫卡河。涅瓦河向西向南,在彼得-保羅要塞博物館處分出向西偏北方向的小涅瓦河和向南偏西方向的大涅瓦河。這樣使得涅瓦河在聖彼得堡市內的水道縱橫交錯,城市被這條母親河的支流分成了四個部分,即西南岸的「瓦西里島區」和東北岸的「維堡區」;還有西北岸的「彼得格勒區」和涅瓦河南岸的「科洛姆納區」。由於網狀的河道上橋樑眾多,建築風格各異,兩岸風光更是婀娜嫵媚,各領風騷,讓人目不睱接,因此,聖彼得堡又有「北方威尼斯」之美譽。
當我們乘坐的旅遊車來到涅瓦河畔時,我不會想起1941年9月8日德軍到達這座城市東側的拉多加湖,從那以後城市已經被完全包圍872天,德國飛機封鎖了這涅瓦河,襲擊這座城市,炸毀了糧食倉庫,這期間有642000人因缺乏糧食等基本生活物質而被活活餓死或凍死。這些二戰時期殘酷的往事在這快樂的旅遊時光提起當然是個忌諱。特別是當我們突然間見到一對獅身人面像時。是的,這座僅300年歷史的城市,怎麼會有如此古老的埃及文物呢?正當大家還在驚呀時,導遊回答了大家的問題。他說這是埃及第十八朝阿蒙霍特普三世法老的雕像,建造於公元前1455年。19世紀初,涅瓦河每年洪水泛濫,聖彼得堡自然深受水災之苦。據說是一位巫師向沙皇建議,說埃及的獅身人面像,可以在河邊制服水妖。沙皇聽后覺得靠譜,派人與埃及商量。當時的埃及是英國的殖民地,英國總督不同意拿錢買,說是可以用琥珀原石交換。這琥珀原石在波羅的海盛產,沙皇不缺。聽說最終俄國用了三塊琥珀大原石換來了這一對獅身人面像。1832年它們從埃及運來聖彼得堡,就安置在我們當時所站立的河岸邊,聽說從此涅瓦河風平浪靜,兩岸百姓安居樂業。經導遊一說,我們這個旅遊團的人幾乎都在這裡留了影。
這涅瓦河畔的小販們會抓住商機做生意,俄羅斯的套娃最有名,被我們這個團一些帶孩子來的家長買走了許多。因此,也磨蹭了不少時間。我也趁機將河邊一些風景收入相機里。這次在涅瓦河遊覽,還有一個重軸戲,那就是在涅瓦河的遊艇上飽覽兩岸奇妙的風光。其中,經過一些重要的景點,如兔島上的彼得保羅要塞、阿芙樂爾號巡洋艦、伊薩基耶夫斯基教堂、冬宮等等。最讓人心醉的是遊艇上有一支自彈自唱的五人小樂隊,他們又是樂手,又是歌手,又是舞蹈演員,還兼活報劇演員等多種身份。他們還讓我們這些異國他鄉來的遊客與他們同台演出,大家都覺得玩耍得都十分開心。兩位男演員中有一位拉巴揚(鍵鈕手風琴)的老者,他戴一頂鐵路工人的大蓋帽,雖然乾瘦,便精力充沛,表情豐富。他拉出的琴聲是整個演出的核心和主旋律。可惜我沒有練過巴揚,要是一般的鍵盤手風琴,我會上去試試的。
在遊艇上歡聲笑語的間歇期,如果遠望河面上有一些曾經在旅遊雜誌上見過的建築物,我們會稍微停下來,將精力關注河面。團里的女同胞,甚至會拿出她們的彩色紗巾將自己裝扮起來,讓同來的朋友為她們拍照,還強調要將背景留在照片的構圖裡。我們首先看到的伊薩耶夫斯基大教堂,它最初建設於1707年,已經有300年歷史。現今的教堂建築是由法國建築師蒙弗朗設計的,1818年開始動工,1858年完成,經歷了40年。它可是「世界四大教堂」之一啊!其他三所教堂是梵蒂岡的聖保羅大教堂、倫敦的聖彼得大教堂和佛羅倫薩的花之聖母大教堂。這座教堂102米高,圓柱型的頂直徑有22.15米,據說穹頂外部的鍍金用去100公斤黃金。內部可以同時容納14000人做彌散。聽與我們旅遊團里的劉老師這麼介紹,我再仔細地瞧了瞧這所伊薩耶夫斯基大教堂,她看上去更像是一位憨厚的胖姐,雖然大致上也像是個圓圓的尖頂,但比兔子島上的彼得保羅教堂細細的尖尖的尖頂要顯得粗壯得多。
導遊讓我們在涅瓦河邊下車的地方離海神柱很近,這說明我們下車的位置,就是離瓦西里島最東端的海岬處不遠的地方。這裡也是將涅瓦河分為大小涅瓦河的地方,這裡與東邊的冬宮,與北邊的要塞隔河相望。再看看這海神柱,除了最上層作為燈塔用的部分外,醬紅色的圓柱上有三對船頭與船尾的形飾雕塑,下層花崗岩石上也還有一對船頭與船尾的形飾雕塑。其實這船頭形飾紀念柱,它起源於古希臘和古羅馬,是為了紀念海戰的勝利,這船頭和船尾是被摧毀或俘虜的敵方船隻的模樣,是海軍勝利的榮耀與象徵。海神柱下有四個大理石雕像,據說是代表俄羅斯的沃爾霍夫河、第聶伯河、伏爾加河和涅瓦河等四條河流的河神。說起來,這海神柱上又雕刻有河神,還有附近從埃及遠道兌換來的獅身人面像,各象徵著俄羅斯戰勝大海,或許震懾河妖進而祈盼興旺發達之意。
在《葉卡捷琳娜二世》那部電視劇中,有好些個拍攝在冬宮外的景頭。當然,為了故事的真實性,那冬宮外邊的道路,讓行走在它上面的馬車似乎也會東倒西歪,天啦!舞台布景不知怎麼弄上去一些坑坑窪窪的泥濘道路的效果,但它至少似乎還原了那個年代的舊面貌,讓這些細節的鋪墊真實可信。我從海神柱這邊眺望河對岸的冬宮,立刻就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它好像讓我穿越到了葉卡捷琳娜二世那個年代。
再說這彼得保羅要塞吧,1703年5月由彼得大帝奠基的,聖彼得堡是在這要塞的保護下誕生和發展的。要塞除了著名的教堂外,還有鐘樓、聖彼得門、彼得大帝的船屋,還有造幣廠、兵工廠,還有十二月革命黨人紀念碑和克龍維爾克炮樓等參觀的建築物。只可惜我們團的行程里沒有參觀彼得保羅要塞的計劃。
我們的遊艇沿著涅瓦河逆流而上,在我們的右側彼得堡的大理石宮,就是那個屋頂左邊有三星電子廣告牌的那幢大樓。它其實是葉卡捷琳娜為其情人----格里高利·奧爾洛夫伯爵建造的一座豪華宮殿,系義大利建築師里納爾迪的傑作。當時的建築風格正從巴洛克風格向古典風格轉變時期,這座宮殿建成前,正門樓梯的壁龕里原有六座雕像,整個樓梯還有一些其他雕像和浮雕,大多數為舒賓完成。如今的大理石宮用作俄羅斯博物館的分館,主要展示居住在俄羅斯的外國畫家們的作品。我是俄羅斯電視劇《葉卡捷琳娜二世》的熱心觀眾,知道這位女沙皇的一些風流韻事,也熟悉格里高利,因此對這座大理石宮真還是格外多看了幾眼。
我們還在涅瓦河中央逆流而上,在我們前進方向的左側,向西北方向看,在兔子島的上游又出現一座像石宮一般大的巨型建築物,它是在我拍攝大理石宮一分鐘后出現在我的相機里的,從聖彼得堡城市地圖上看,它就是俄羅斯政治歷史博物館。它上面的俄文字母我不認識,但建築物中央的兩個人物雕像似乎與歷史博物館比較相稱。如果它就是聖彼得堡政治歷史博物館的話,我找到它的資料上說它在1917年3月至7月間,俄羅斯社會民主勞動學與布爾什維克總部使用過該建築物,到了1955年演變為革命博物館,即今天的政治歷史博物館的前身。這個博物館內的展品超過46萬件,主要是展示俄羅斯有關政治生活歷史內容的展品。裡面珍藏了葉卡捷琳娜二世時期的一些文件,還有一些是展現沙皇專制體制方面的文件。還收集了一些名人的私人物件,如列寧妻子克魯普斯卡婭、宇航員加加林、捷爾任斯基和戈爾巴喬夫等人有價值的私人物件。還有國家杜馬及最高委員會的資料等。
這艘看上去不怎麼起眼的舊式巡洋艦,就是大名鼎鼎的經歷了三次戰爭兩次革命的阿芙樂爾號巡洋艦啊,聽說它的名字都是沙皇從二十多個備選名字中確定的。它的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讓舊中國找到了拯救國家,引領中國人民前進的方向。在江面上,我們也時不時可以見到一些速度很快的飛艇,它又讓我們的思索從古老返回了現代。回到了現實當中。(未完待續)
- 1. 俄羅斯遊覽(中)
- 2 俄羅斯遊覽(上)
- 3 探訪里釣島老家
- 4 杭州徑山寺遊記
- 5 尼羅河的斜陽及遊艇晚會
- 6 回顧埃及
- 7 草根遊記(二)
- 8 草根遊記(一)
- 9 塞外風光
- 10 雅典回眸
- 11 日內瓦湖畔及市區
- 12 梵帝岡見聞及遐想
- 13 賽納河、聖心教堂和鐵塔的觀感
- 14 巴黎鐵塔遊記
- 15 走向巴黎
- 16 風雪瀰漫少女峰
- 17 少女峰與因特拉肯小鎮
- 18 琉森湖畔的琴聲
- 19 過了步行邊境橋就到了瑞士
- 20 列支敦斯登印象
- 21 奧地利印象
- 22 羅馬三景
- 23 萬神殿
- 24 納沃納廣場的聯想
- 25 納沃納廣場的四河噴泉
- 26 解讀佛羅倫薩
- 27 威尼斯瀏覽的感慨
- 28 瀏覽洛杉磯環球影城
- 29 丹麥城
- 30 對斯特恩碼頭的記憶
- 31 從米蘭大教堂的故事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