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景點大全 >驢友遊記 >碧波流煙的旅遊空間> 梵帝岡見聞及遐想

梵帝岡見聞及遐想

2022-10-29 10:29:45 碧波流煙 閱讀:901 積分:2000  


       經過一夜休整,精神體力基本恢復,上午八點半我們出發。我對國中之國還是充滿了好奇。心想它們的國境線是怎麼劃分的,會不會像我國與越南在友誼關的分界線一樣,有一個明顯的邊界,還赫然立著一個標誌性的界碑。但我們走近一看,噢 ,這裡看不到國界線,也沒有界碑,其實人家就是一堵牆,那是梵蒂岡城的城牆。正如大家在圖片中看到的樹蔭的那一邊,有一堵高高的圍牆一樣。這就算是梵蒂岡與義大利的國境線了。梵蒂岡的國家安全事務是由義大利代管的,除此之外,聽說梵蒂岡作為一個國家,它有自己的國中宮院、教堂、郵局、電台、火車站、飛機場和圖書館等機構。人口雖然不到1000人,但僱員有3000人。居民信奉天主教,首都即梵蒂岡城。它在聯合國派有觀察員。公元八世紀時,加洛林王朝的首任國王丕平把羅馬城及周圍的一些區域送給教皇,史稱「丕平獻土」。至1870年,羅馬城爆發過反抗教皇的人民起義,義大利國王進駐羅馬,義大利完成了統一。這以後教皇權力被剝奪,被迫退縮居住在羅馬城西北角的梵蒂岡內。到了1929年2月11日,簽訂了一個《拉特蘭條約》,義大利正式承認梵蒂岡這塊地方歸屬教皇,並規定從那年的7月起梵蒂岡成為獨立的城市國家,全稱叫梵蒂岡城國。

       這是一個政教合一的神權國家。教皇是國家元首,同時也是全世界天主教的精神領袖。聽說這位教皇任職是終身制的,但不像其他君主立憲的國家,教皇不能世襲。我們的導遊好像對教皇的選舉比較感興趣,他講了許多教皇選舉時候的趣聞。教皇死後,世界各地選出12位紅衣教到梵蒂岡,成立一個紅衣主教團,他們聚焦在西斯廷小教堂,進行與外界隔絕的選舉,必須有三分之二的多數選票才能選出新的教皇。但多數紅衣主教都想自己當選,因而彼此競爭激烈。當今的教皇是第264任教皇約翰.保羅二世。他於1978年10月16日當選。他原籍波蘭,是四個半世紀以來的第一位非義大利人教皇,據說登基后不久即為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平反。

      早就聽說參觀梵蒂岡的聖彼得大教堂雖然免費,但要排長隊等候。幸運的是我們團經導遊聯繫,進入聖彼得大教堂之前,已經講好請一位中文導遊講解,其耳機費,快速通道費用每人35歐元。作為一個自費項目,對導遊對我們團成員都有好處,特別是免除了我們在烈日下爆曬等候之苦,確實也值得。這樣,我們比較順利地通過快通道安檢,沒有等多久,就進入了大教堂。

      這裡的安檢還是比較嚴格,這裡的安檢人員是不讓拍照的,這讓我十分憋屈。但出於強烈的好奇心,我還是對這裡的神職人員,進行了觀察。我發現這裡值班的修女是黑人,我們進入大教堂時,離用中餐還有一個半小時,但她們好像已經在用特別簡陋的中餐了。足見她們工作比較辛苦。當然我對於她們的工作性質及其職責一無所知。等到我們團隊的人員都通過安檢,我立即暫時收起我的相機,準備認真聽聽我們新請的講解員的對我們這次參觀的大體安排。

      在佛羅倫薩參觀時,我們已經學會了使用「耳機」。這是一個對參觀者和講解員都很實用的小電子產品,講解者使用一個包括話筒和耳機在內的發射器,每位參觀者發一套有一個小耳塞的接收器。在一定的區域和波段內,一個小小的參觀團體形成了一個小小的電子網路覆蓋域,你如果因故離開你們的團隊較遠,你的耳機就會出現講解員的聲音變小、失真或電子干擾信號,這時,你必須趕快找到你的團隊,以免掉隊。這對我來說,更特別實用。因為我經常需要調整相機的拍攝參數和選擇好拍攝的角度,從而耽擱了聽講解和遠離隊伍。耳機經常提醒我要快快跟上隊伍。

       我們有一名從武漢就帶領著我們團隊的小帥哥導遊小周,他盡職盡責,服務態度良好,從米蘭下飛機后,我們新結識了一位我在遊記之一就介紹過的才華橫溢的袁導。這兩位導遊和大巴車司機一直陪伴我們整個歐洲之行。今天我們來到羅馬參觀,又結識了一位剛才提到的新聘請的胖胖的大個子北京來的講解員,除了在這個聖彼得大教堂參觀之外,到羅馬的納沃納廣場、到萬神殿和許願池參觀,都是這位穿褐色短衣褲,理著平頭一口京腔的講解員為我們講解。這就是所謂的「羅馬深度游」,也是一個自費項目,每位遊客需要付費65歐元。導遊同志很辛苦,在海外長期工作也不容易,我們表示理解。我們這位新地陪導遊姓張,他雖不修邊幅,但普通話絕對純正,作為世界上最大教堂的講解員,他的知識儲備充足,面對各個塑像和壁畫侃侃而談,而且引經據典,說得是擲地有聲頭頭是道。因為接納的講解場次可能較多,他的男低音嗓門還略帶點沙啞,這使得他的講解更具有幾分迷人的魅力。

       我自以為自己帶有特殊的使命,不能夠老跟著他聽講解。因為我一進到教堂的大廳,就被眾多的浮雕、圓雕,壁畫、油畫吸引住了。雕塑和壁畫的主題及人物多半是聖經故事所涉及的場面和人物,他們基本上將若大一個教堂建築物的內牆欄柱點綴得讓人目不暇給。你低頭可見,你抬頭仍見,你左顧能見,你右盼也見,甚至你跟錯了隊伍,你走錯了參觀路線,除了看見參觀的人群面對面地迎著你走來外,就是這些活龍活現,赫然出現在你視野前的雕塑藝術品或壁畫精品。

      細看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有的面容和善,有的面目猙獰,有的在虔誠禱告,有的在指點迷津,有的表情凝重似有心事,有的目光狡詐心懷鬼胎。有的已遭人陷害而顯得無可奈何,有的正出賣朋友藏不住做賊心虛,這些人物的內心世界通過其表情及肢體語言惟妙惟肖地表達出來,真是讓人大開眼界,嘆為觀止。我貪婪地只想將他們全都收進我的相機里,只可惜教堂內的光線幽暗,加之不允許使用三角架和閃光燈,這樣的條件,我知道照片的質量是會大打折扣的。雖然我使出渾身解數,盡量調大感光度,使用大光圈,努力把穩相機,儘可能延長一點暴光時間,但整理出來的照片仍然有一大半不能用,作為一個攝影愛好者,不能將這裡美不勝收的藝術作品以照片形式傳給我的朋友,心裡著實慚忸不安。

      剛才說過,教堂內樣樣是寶貝,遍地是黃金,裡面的展品我也只能挑選幾件給我的朋友介紹。上邊這尊《哀悼基督》雕塑,表現聖母瑪利亞將十字架上的聖子耶穌解脫下來,並讓其躺卧在自己身上的情景。聖母那悲痛欲絕又需要壓抑且無助無賴的表情,是一種她對死去的兒子的悲痛與她對上帝意志的順從這些複雜的情感糾結在一起的表情,在這作品中可以說是表達的淋漓盡致,叫人看著就心酸。因為聖母知道這是上帝的旨意,自己的兒子要為人間的平民頂替原罪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她為了讓兒子安息而需要將他解脫。花崗岩雕刻下的耶穌全身穌軟,十分安祥而又舒適地橫躺在母親的膝間和懷前,他那軟弱的身軀與聖母寬大厚重的衣袍形成了一種讓人刻骨銘心的生動鮮明的對照,它能讓人駐足良久,即便是離開,也還忍不住會再來一次蒼涼的回眸。這尊雕塑採用的是一種我們攝影業界所稱的三角型構圖,藝術家一般將其稱為是金字塔式的構圖。作品形象逼真到這種程度,以至於出現在公眾面前時,整個羅馬城都沸騰了,那是1499年,當時的羅馬藝術界難以置信這尊雕塑是出自一位24歲的年輕人之手。這就是當時的米開朗基羅不得不在作品上刻下自己名字的原因。這也是米開朗基羅惟一留有題名的作品。據說在1971年時,曾有位精神病人,敲壞了這件尊貴作品上聖母的面頰,從此後,這件作品就只能存放在玻璃框內供人欣賞了。我引用的這張照片的右側有一條自上而下的大玻璃連接的縫隙線條,讓這圖片美中不足。有朋友說可以幫助我用一個軟體消去這條黑線,我卻想讓它真實地還原它的原貌而謝絕了朋友的好意,因為我的許多學生說過要跟著我的鏡頭走天下的,我想給他們一個我所見到的真實的世界。接下來,我要向朋友介紹《聖彼得大教堂祭壇上的青銅華蓋》。

      1598年,出生於那不勒斯的貝爾尼尼自幼跟隨父親學藝,他父親是佛羅倫薩的雕塑家,他本人25歲進入教廷,為羅馬教廷前後8個教皇服務了近半個世紀。1624年,他受教皇烏爾班八世的委託,為聖彼得大教堂製作了一件雕塑與建築密切配合的作品。這即是大教堂祭壇上的青銅華蓋。這裡是四根粗大的極富裝飾性的螺旋形青銅柱支撐著富麗堂皇的頂蓋。其間有精美的花紋和十字架圓球,頂蓋上方四角有天使的雕像,作者似乎有意讓他們成為華蓋的守護神並與華蓋融為一體。我這張照片的華蓋前方有個半圓形欄杆,因被遊人阻隔而看不到,欄杆上面永遠點燃著99盞長明燈,而華蓋的下方則是宗座祭壇和聖彼得的墳墓。聽說還只有教皇才有資格在這座祭壇上面對朝聖者舉行彌撒。

       既然提到貝爾尼尼,我們就不得不回過頭來簡述一下這大教堂的建築歷史了。前面大家已經見識了梵蒂岡聖彼得廣場之浩大。廣場的西邊就是聖彼得大教堂。在基督教徒的心中,這就是上帝居住的房子。平時我們說這教堂是中世紀建造成功的,但它實際上在公元4世紀時即已經開始興建了,前後經歷了1300多年。整個大教堂的建築過程幾乎與基督教的發展史同步。大教堂的名字是來源於廣大信徒對彼得的紀念。彼得是耶穌的大聖徒,他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承認耶穌為救世主的人。他的名字為耶穌所賜,「彼得」有堅如磐石的「磐石」之意,有些資料上將它原來的拉丁語和希臘語的發音翻譯為伯多祿。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后,彼得被眾聖徒推為首領,開始創建基督教會。還在公元1世紀時,基督教逐漸從巴基斯坦傳播到羅馬。當時即引起羅馬統治者的一陣恐慌,因為當時羅馬社會信奉的是以希臘神話故事為源頭的多神教,而基督教則是一神教,自然與當時羅馬正統的意識形態格格不入。當時尼祿皇帝為了鞏固自己的政權,從公元64年開始殘酷地鎮壓迫害基督教傳教士和信徒。作為基督教會創始人的耶穌大聖徒彼得當然難以逃脫,他被尼祿殘忍地釘死在十字架上,據說彼得當時要求將他的頭朝下行刑,因為他覺得自己不配與耶穌以同樣的方式死。現在的聖彼得大教堂的中央,就是當年死刑的執行地,那時候這地方還是尼祿的跑馬場。彼得的遺體就在當地埋葬。彼得殉教后,被後人尊為首任教皇,以後的教皇都是他的繼承人,據說他們也是基督在世間的代表。

       聽我們的導遊說,是尼祿自己想要青史留名,要將整個羅馬重新修建一座新城,秘密派人放火燒了全城的舊房屋,同時嫁禍於人,說是基督徒放的火,這樣就來了一個對整個基督教徒的殘忍大屠殺。但聖徒彼得以及眾多基督教徒遭尼祿迫害后,基督教不但沒有被消滅,反而發展壯大了。彼得死後300年,羅馬的統治者看到基督教徒越來越多,也考慮到多神教的信徒難以統一,而基督教是一神教,相對於多神教,比較容易掌握控制,可以利用基督教徒思想行動比較統一的特點來為他們的統治服務。於是,我們前面提到過的君士坦丁大帝轉變了對基督教的看法,一改過去對基督教的鎮壓為包容。他本人作出姿態,於公元326-333年,在聖彼得墓地上修建一個小教堂,表示對彼得的平反昭雪。他的兒子孔斯進一步擴大了君士坦丁的思路,將基督教定為國教,孔斯為了表示對基督教天主的崇敬,更是大興土木,將原教堂推倒,建成了一個數倍於原教堂規模的大教堂,這就是最初的老聖彼得大教堂,落成時為巴西利卡式建築。

      在此後的十多個世紀里,隨著基督教的發展,聖彼得大教堂又經歷過多次整修、擴建和重建。每經歷一次大的擴建或重建,它的建築風格也會隨著時代的變遷,而經歷一些改變。君士坦丁第一次修建的教堂是希臘神廟式的,後來就逐步演變成了古羅馬式樣,其平面的十字結構也從希臘式改變為拉丁式(拉丁式的十字是橫短縱長),但是,不論建築風格以及建築布局和結構怎樣變化,整個教堂的中心位置始終保持不變,彼得的墓一直處於十字的中心 。到了16世紀,教宗朱里奧二世發起重建聖彼得大教堂的提議,這項浩大的工程於1506年破土動工。經歷了長達120年的漫長歲月,教堂的重建工程吸引了當時義大利最優秀的建築師布拉曼特、米開朗基羅、德拉·波爾塔和卡洛·馬泰爾等人,他們都相繼主持過大教堂的設計和施工,一直到1626年11月18日才正式宣告落成,稱新聖彼得大教堂。建成后的教堂的長度,包括門廊共有230米,拱頂的高度是38米,可同時容納6萬人做彌撒。現在我們見到的大教堂體現了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風格,是巴洛克式建築。教堂外的聖彼得廣場莊嚴宏偉,導遊介紹這是建築大師貝爾尼尼一生中最偉大的建築藝術傑作,完成於17世紀。從空中看,它就像是以教堂為軸心而向外延伸的一個巨大衣夾的兩個半圓形夾片,大概是象徵著教會對世間萬物的忍讓和包容。仔細看,這大衣夾原來是擁有兩個對稱的四排共284根德斯金式圓柱和88根方石柱組成的半圓形長廊,長廊的上方雕塑有近百位有名的聖人雕像。

       嚴格意義上說,1626年完工的聖彼得大教堂還只是教堂的一個外殼,其內部的裝修工程同樣需要耗費巨大的精力。這項工作交給了完成教堂祭壇青銅華蓋的貝爾尼尼。他又花了二十多年時間進行內外裝飾。貝爾尼尼是巴洛克藝術風格的積極倡導者,他所主持的裝飾工程,包括教堂祭壇的青銅華蓋,都賦於教堂濃厚的巴洛克藝術色彩。巴洛克建築是17~18世紀在義大利文藝復興建築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建築和裝飾風格,有人認為它是一種天主教會炫耀財富的產物。它的主要特徵是大量使用圓形、梅花形、橢圓形、圓瓣十字形等圖案,雕刻的造型上大量使用曲面,在室內則大量使用各色大理石、寶石、青銅甚至是金等裝飾材料,讓建築物或室內的裝飾顯得華麗、壯觀。

      貝爾尼尼按照巴洛克裝飾風格還設計了一款鍍金的青銅寶座,即《聖彼得寶座》。這實際上是一個雕塑群,寶座的上方雕刻有金光四射的榮耀龕,作者特別設計這四射的光芒中央安裝了透光的彩色玻璃,這位於正殿盡頭的彩色玻璃的中央是一隻翼展達1·5米的聖靈信鴿。只可惜我們參觀大教堂的時間太短,我來不及換一支長焦鏡頭將它單獨拍攝清楚。但這絲毫也不影響信鴿讓自然光線通過它而襯托出這寶座更顯神靈般的肅穆、莊嚴和秀美。碩大騰空的寶座造福人類,普渡眾生的意義,被圍繞聖靈信鴿彩色玻璃亮光的天上眾神賜給人間福祉的鍍金浮雕生動地表現出來,使得聖彼得的蓋世之功在這裡得到充分彰顯。寶座嵌象牙飾物的木椅背上有兩個小天使,手持開啟天國的鑰匙和教皇三重冠,代表教皇權利的至高無上。整個座椅的四隻腳彎曲著,被兩個紅衣主教和兩個修士模樣的人用授帶輕輕托起。寶座的後方是鍍金的向上升騰的祥雲,象徵著勤勞善良的信徒,將在聖彼得及以後的教皇指引下遠離邪惡,造福人類並升入天堂。總之,這些匠心獨運的設計讓整個寶座更顯彌足珍貴,更加燦爛輝煌。有人傳說這寶座群雕中的木椅是聖彼得坐過的真正御座,但這一鬧劇被一番嚴格的考證所終止,後來證實這木椅為公元8世紀就曾經統一了西歐大部分領土的加洛林王朝的國王泰查二世所贈。加洛林王朝的第一任國王就是丕平三世,據說他個子不高,有」矮子丕平「的綽號。歷史上這些個子不高的人卻擁有驚人的能量。他得到教皇的支持,便獨出心裁,精心安排了一次在蘇瓦松召開的大會,隆重宣布教皇的所謂「決定」,這樣原為法蘭克王國宮相的他,便名正言順地正式篡位稱王。丕平即位后不久,為了感謝教會對他的巨大支持,兩次出兵義大利。公元756年,丕平將他佔領的義大利中部的一部分土地,包括羅馬周圍地區,送給羅馬教皇,這就是「丕平獻土」的來歷。這樣,他不但創立了加洛林王朝(751—987年),也締造了「教皇國」。

       我在感慨如果沒有「丕平獻土」,也許我們還看不到如此大規模的教堂的時候,突然間想到這是通過戰爭得來的土地。我的祖國母親曾遭受過八國聯軍的侵略,義大利也參與其中。就是說,享受過如此厚重宗教文化熏陶的人,也會到別國的土地上充當強盜,這讓我良久難以釋懷。正當我陷入沉思,我的耳機發出了刺耳的雜音,我得趕緊尋找,跟上我的隊伍。原來我們的團隊正站在教堂中央著名的大拱形屋頂下,即由米開朗基羅設計的穹窿屋頂的下方。我趕緊湊過去,跟著團隊人員的眼光抬頭往上看,這時又一次感覺大教堂的宏偉壯觀。聽導遊說這穹頂周長有71米,頂蓋最高處為羅馬全城的最高點。  

      導遊說米開朗基羅是71歲高齡時接替了這項工作,他以「對上帝、對聖母、對聖彼得的愛」的名義,恢復了原來的設計者頗有爭議的圓頂。我們見到的圓頂基底廊檐往中央數,共有九層人像或圖案,圓頂被規則地劃分為十六等分,算起來,即便不包括屋頂最高處的壁畫,共有近150張人像或圖案,張張人像各有其特殊的神韻,個個栩栩如生。經曆數百年,各個畫面的顏色仍然鮮艷如新,真讓人賞心悅目。

      但是,大教堂的展品裝飾越是精美,越讓我強烈地聯想起近代中國被世界各國列強蹂躪,國家無數寶貴文物流散於世界各地難以追回這一痛苦又尷尬的事實。一個困擾了我多年的問題,文明古國的臣民如何繼承和捍衛優良的文化傳統,如何跟上世界先進科學技術發展的潮流,如何從悠久的歷史中吸取避免戰爭爭取持久和平的經驗教訓的問題。聯想到國內正在積極籌備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塈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會和閱兵活動,落後就要挨打嗎?弱國真是無外交嗎?世界各國人民應該能夠理解一個崛起的中國如何在回顧歷史往事時,痛定思痛地總結經驗教訓,要加強國防力量,建立現代化的海陸空三軍,以保衛和維護持久的世界和平。聖靈信鴿或許就是挪亞方舟故事裡的那隻鴿子,它銜來橄欖枝象徵著災難和動蕩的結束,和平、安寧和新的生活的開始。如果世界各國各地區各派政治力量(包括各種黨派社團,各種宗教信仰),都能夠在一個相對的大體統一的思想指導下,和平共處,共同發展,共同進步,該有多好呀! 那將是一個遠離猜忌和仇恨,狂妄和愚昧的世界,是一個消滅了貧窮和飢餓,根治了嚴重的傳染病,治理了環境污染的地球上各國共同繁榮的世界。

       雖然我在痴人說夢般的想著想著,但我手裡的活兒沒有停下來。面對這些難得一見的世界級藝術珍品,我還是按照前面提到過的方法,讓相機忙個不停。我們進門時因匆匆忙忙,一些景點沒有仔細看,惟恐不能早點進來。要結束參觀了,我抽空換了支長焦鏡,心想出大門后,能把高處遠處的景點拍得清楚一些。陽光雖然將我們每個人的眼睛眯成了一條縫,我還是找到了矗立在廣場左側的聖彼得高大的表情凝重的雕像。因為近中午時分,太陽光從雕像的頭頂偏右側照下來,它讓雕像的眉棱格外突出,目光更加深邃,眼神更顯矍鑠,更能表現出他謙恭而雙堅強的性格。看上去他矜持自信,鎮定自若,面帶著有幾分苦澀的微笑,他右手持有兩把耶穌送給他的通向天堂的金鑰匙,左手拿著一卷耶穌送給他的聖旨。他頭上的縷縷捲髮,臉上的絲絲皺紋,圍繞著上唇及下頜周圍的束束濃密而又彎曲的鬍鬚,還有身上層層摺疊的線條圓潤流暢的長袍,均在藝術家手下雕琢得細膩入微,絲絲入扣。整體上看,作品表現出當時聖彼得承受壓力,不畏強暴,堅信教義,堅持傳教的頑強精神和錚錚傲骨。這的確不失為一尊讓信徒們心悅臣服,頂禮膜拜的聖人雕像。

       除了聖彼得雕像外,我手裡的確還有很多拿得出手的畫片,我原來都讓它們來到了我這篇文章的版面,後來,為了文章的簡潔,我不得不將這些個照片刪除。如果大家想看到我在大教堂里清楚見到的各種藝術品,可以登錄我的博客,看我的網易相冊或博客相冊,那裡可以滿足部分網友的好奇心。

後記:一些朋友勸我發一個這篇文章的圖文版,他們想對教堂的整體面貌來一個先睹為快,我也只好應邀這麼做了。以下是一些我自己拍攝的教堂內部的照片,供大家欣賞。


    (本人拙作《歐洲六國旅行遊記》已經上傳三輯,僅「之三」中有一幅聖彼得大教堂空中鳥瞰圖,系引用「百度百科」圖片,藉此機會向百度百科圖片社表示誠摯的謝意。除此之外,其餘文字為本人獨自編輯,圖片為本人尼康D3S相機所拍攝,特此說明。)


微信掃一掃,免費獲取9000景點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