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景點大全 >驢友遊記 >碧波流煙的旅遊空間> 羅馬三景

羅馬三景

2022-10-11 21:13:46 碧波流煙 閱讀:1123 積分:2000  


       這裡所說的羅馬三景,主要指許願池、君士坦丁凱旋門和斗獸場。我們從萬神殿出來,僅走了兩分鐘,就會看到一個建築物牆壁上帶翅膀的上身裸露的女神浮雕像,導遊給我們講解了這尊女神像的來歷,它主要是紀念為了義大利的統一所經歷的幾次戰爭期間陣亡的將領而設立的。那些個密密麻麻的文字,即是這些戰爭中犧牲的將領們的姓名。義大利統一經歷了艱難曲折的過程,歷史學家大多認為從1815年維也納會議及拿破倫政權的結束,算作義大利統一進程的開始,一直到1871年的普法戰爭基本結束;但最後一批失地的收復工作卻拖延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及聖日耳曼條約生效。我們的導遊概括地向我們解釋了義大利統一所經歷的與奧地利人的幾次戰爭。在解釋為什麼以一個帶翅膀的女神作為紀念碑的主題時,導遊說,這是一個天主教國家,有了這位女神作伴,義大利統一戰爭中的英雄們的靈魂就會升入天堂。我再一看,確實,這些英雄的名字都在女神的翅膀下,女神升天,自然會帶動她翅膀下面的英靈一同到天國去的。

      來自北京的張導給我們團隊大概講解了5分鐘,我也拍攝了4張這個景點的照片,我們來到許願池時,是我們離開萬神殿的12分鐘后,除掉在這裡講解的時間,說明萬神殿到許願池很近,步行也就5分鐘左右的時間。

      許願池正在進行大修。原來我了解的半裸體的海神波塞冬側身右手直指前下方,指揮各駕駛著一頭海馬的人身魚尾海神雕像因施工,僅看見了波塞冬的雕像,和他兩旁的分別代表著「富庶」和「健康」的水神像雕塑以上的圖景。下面的人魚海神,加上他們駕駛著海馬奔馳的雄姿,以及周圍的暗礁險灘構成的基座錯層裝飾雕塑群全都被維修時的混水掩蓋,對於我們這些萬里之外來參觀的人來說,是一樁心裡暗暗叫屈的大損失。還好,關鍵的海神波塞冬左側的少女指引口渴的羅馬士兵尋找泉水的浮雕,還有代表四季的四位婀娜多姿的仕女雕像在我們的視野範圍內。可以說,許願池以海神宮為背景的主要雕塑群像我們還是欣賞到了。

      許願池實際上是特雷維噴泉噴出的泉水蓄集而成的一個大池,因為有許願成功的眾多傳說,故名許願池。而特雷維是三岔路口的意思,因為噴泉前方有三條道路向外聯通,這也是噴泉名字的來由。這一特別讓青年人流連忘返的噴泉是教皇克雷芒十二世(1652年4月7日至1740年2月6日在世)時期,由噴泉大賽的獲獎者尼科洛·薩爾維設計的。噴泉採用借景的手法,巧妙地將背後的宮殿借來,使得海神波塞冬以及海神的信使特里同在整個雕塑群中顯得神氣活現。許願池更因為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一部著名的黑白影片《羅馬假日》中誇張虛構且引人入勝的劇情,英國公主扮演者奧黛麗·赫本和窮記者扮演者格里高利·派克出色的表演以及影片中許願池等羅馬城外景的成功拍攝而風靡全世界。

      據說兩千年前,古代羅馬人就修建了通往全城的地下少女水道,這座許願池的水,還有我們前面提到的納沃納廣場的四河噴泉等三個噴泉的水,還有羅馬城內西班牙台階的方舟噴泉的水,都來自少女水道。這們這個團學生多,問題也多。一般成年人,其實有很多事情也是沒弄明白的,反正難得糊塗;但學生則多是打破沙鍋問到底。他們問導遊,地下的泉水哪裡有這麼大的壓力,能從高處噴出?還好,我們的導遊知識面比較廣,他解釋說是上個世紀初自來水系統尚未普及之前,羅馬城都依靠少女水道供水。有了自來水之後,城市若需要建設重要廣場,需要有泉水噴出,則利用虹吸原理將少女水道里的泉水引出。與眾多的家長和學生在一起,雖然有時候顯得嘈雜,但他們充滿著青春的活力,他們那些稚嫩的話語和銀鈴般的笑聲,對我們老年人多少有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感染。   

      我在參觀國外的景點時,會時時聯想到我國相應城市的相應景點,如羅馬是一座泉城,我馬上想到我國山東濟南也是泉城。歷史上濟南有「家家泉水,戶戶垂楊」的美稱。有著名的趵突泉泉群、五龍潭泉群、黑虎泉泉群和珍珠泉泉群等四大泉群,還有金線泉、杜康泉、朱公泉、白公泉、舜泉等共七十二名泉。有資料還說,濟南還不止這七十二泉,只可惜這些泉水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如今四大泉群早已經不噴泉水了。我看到羅馬最大最著名的噴泉許願池,進行如此大規模的整修,想想我國濟南城如果運用這麼大的力量,或許我們的四大泉群也能這般吸引人。許願池有故事,我們濟南的每一處名泉也都有故事。這不光說明人類的生活離不開水,這些大自然恩賜給民間的泉水景點,養育了人民,民間自然會流傳許多動人的故事,文人會將這些美麗的故事記錄下來成為典故來讚美它們。我所知道的至少濟南的「飲馬泉」就是曹操飲馬的地方,而「孝感泉」就是三國時期劉表的兒子劉琮曾在泉旁取水孝敬母親的故事而得名的。要說泉文化,講我國眾多泉水引發的故事,比起許願池少女指引口渴的士兵飲水的故事來,可以說是毫不遜色。

      羅馬城的地下泉水豐富,有不少比許願池歷史更加悠久的噴泉,但仍以許願池的知名度最高。這都與許願池的傳說不無關係。有一個傳說,是講遊客背對著許願池,右手持硬幣越過左肩膀拋入池中,便可以再次來羅馬。另一種傳說,是指拋入硬幣的姿勢不變的情況下,連拋三次硬幣,第一枚表示能找到心宜的戀人,第二枚表示與戀人還心心相印,第三枚不但表示蜜月美滿,還預示著婚後兩人會一起重返羅馬。

      在這世界著名的景點旁,聽到這個傳說和投擲硬幣的故事卻勾引起我一段心酸的往事。那是文革期間,學校停課,母親去株洲姐姐家帶外孫女。我在家裡沒事幹,就將原來參加國防體育訓練(小學初中時曾在長沙市國防體育協會學習無線電快速收發報)時留下的小口徑步槍子彈殼,當成硬幣投入三米開外的一隻直徑約10cm大小的瓷口杯內,這樣的遊戲我獨自玩耍,獨自定規則。每盤用10枚彈殼投擲,投入瓷杯中的彈殼數越多成績越好。那一年,我還只是個15歲的少年,不知什麼叫許願,更不懂得占卜為何物。但自己內心裡時常默禱,如果我這盤投進了5枚以上,就有好運來到,如果投進的彈殼不足5枚,就會碰到不開心的事。說來也巧,就是那天上午我僅投中3枚彈殼,下午我們家就來了一群不速之客,對剛回家的母親說話很不禮貌,噢,是父親單位的造反派來抄家了。家本來很窮,沒有什麼有價值的東西。但讓我心疼的是哥哥剛從部隊複員,從越南前線帶回的用美國飛機殘骸製成的好些飛機模型,被他們拿走了,這讓我傷心了好幾天。那些日子父親的工資降了一級,母親因心情不好,老肺結核病又犯了,家裡人的臉是陰沉沉的,難得有什麼開心的事,也沒有什麼好消息。但是我企盼著家裡改變命運,因此,不斷地投擲彈殼,就像日本影片《菊次郞的夏天》里尋找母親的小男孩正男,人們哄他,要想見到母親,就必須不斷地搖晃他手中的風鈴一樣。雖然好事沒有見到,倒霉的事卻接踵而至,但我仍然在不停地投擲彈殼,因為我總還懷著對美好未來的那麼一點點希望! 終於昐到「複課鬧革命」了,學校動員學生上山下鄉,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如果不將長沙城裡的戶口遷到鄉下,就拿不到我視為寶貝的初中畢業證書。就這樣,大勢所趨,人人一樣,我的戶口被遷至湖南省沅江縣,開始了四年的知青生活。我們的知青點養了一隻可愛的小黑狗,我們叫它賽虎。母親說:「鄉下沒有米,揭不開鍋了,就回來! 家裡並不寬裕,你回來了,頂多是煮稀飯時多加一飄水!」我在農村時,思念母親,思念長沙城裡那個十分擁擠但又十分溫馨的家。但不知怎的,回到城裡,又牽挂我們的賽虎。還不到一個星期,我就熬不住了。因為,我想賽虎時投擲到瓷杯里的彈殼越來越少,做夢都夢見賽虎直立著身子,兩條前腿有趣地向前彎曲著在向我討食物。回到沅江縣南大鄉我們的知青點,還沒有進門,就聽到我們的賽虎在悽慘地大聲嚎叫,它是被鄰居追趕著打出來的。大概是它餓極了,在偷吃別人家的豬潲水時被發現。可憐它瘦得只剩下一個小小的骨架子了! 見到我,它還是跳得高高的,相對粗大的尾巴搖晃著帶動它那瘦骨嶙峋的屁股和後腿,在我周圍直打轉。它的眼睛里充滿了期待,那眼神,那輕輕的哼哼聲分明是在請求我給它一點吃的。那個年代的洞庭湖啊,很少聽到人們唱何紀光的《洞庭魚米鄉》這支歌。那時候的農民真有青黃不接的時候。我們隊大小共160口人,400畝稻田,要上交公糧10萬斤。交齊公糧,他們自己卻吃不飽肚子,也難怪村民打我們的狗。那一年我們知青分到一些糯谷,打出來的米真好吃,因菜里沒有多少油,我一餐就要吃一斤二兩糯米,還似乎沒有吃飽。我忍耐著省下口中食來喂那狗,後來因勞動強度大,自己經常是飢腸轆轆,實在堅持不下去了,米缸很快要見底了,等到我們點兩位知青朋友回鄉時,問起我,「賽虎到哪裡去了?」我無言以對。

      謝軍唱了一首名叫《那一夜》的歌曲,我也曾有過「那一夜」。那是一個春末夏初的夜晚,我又聽見我們的賽虎邊喘粗氣邊嚎叫,他又挨打了。我又是一陣揪心,一陣難過。心想這樣下去不是個辦法,於是狠了狠心,將剩下不多的糯米燜成香噴噴的糯米飯,讓我們的賽虎吃了個飽,它滿足地舔舔舌頭,我輕輕撫摸它。這之前,我用洞庭湖特有的一種木質的,入土部位包著鐵片的農具,即一種鍬,將我們在鬆軟的湖堤上建造的房屋旁邊的湖土鍬開一個足夠埋葬小狗的土坑。我邊撫摸賽虎,邊用繩子捆住賽虎的前後腿,它沒有任何反抗。它那雙帶著點眼屎的小眼睛好像會說話,先是順從和茫然;漸漸地感覺到危險即將來臨時,已經變得充滿著驚愕、恐懼和絕望,它那種可憐巴巴的眼神,我是永遠也不會忘記的。我現在還想不明白,當初的我,一個17歲的弱冠少年為何那麼狠,下得了手,用鋤頭去砸死一隻自己十分憐愛的小狗。

      這段不幸往事的回憶,讓我錯過了向許願池投擲硬幣的機會。想起當年知青生活中的那些個冏事,想起如今年過花甲的知青當中,由於各種原因,還有一些困難的群體,根本不可能來國外旅遊,我就無心去投擲硬幣了。因為投擲這種我從小就愛好的遊戲,留給我的是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讓我心情沉重,根本沒心事再去想重回羅馬的問題。

     許願池整修,參觀的有效面積本來就縮小了,加上那天人特別多,我們好容易擠過人群,來到許願池旁邊的街區。大家都吃冰激凌,我也來了一杯。但我的思緒好像還沒有完全從賽虎的悲劇 凌,在導遊的帶領下,我們來到了著名的君士坦丁凱旋門,從照相機標記的時間看,是當地時間2015年7月27日下午2點56分。從許願池出來到這裡花了40分鐘時間。

     導遊告訴我們,君士坦丁凱旋門是羅馬城裡僅存的三座凱旋門中年代最晚的一座。公元312年,君士坦丁大帝終於徹底戰勝了強敵馬克森提並統一了羅馬帝國。為了紀念這一偉大的勝利,315年修建了這座凱旋門。但當時的羅馬雕塑藝術已經在走下坡路。凱旋門上需要的眾多浮雕板,是從羅馬城內其它的建築物上取下來的,如圖拉真廣場建築物上的橫飾帶,哈德良廣場上的系列盾形浮雕,還有馬克·奧爾略皇帝紀念碑上的8塊鑲板等。凱旋門上方的浮雕所表現的是歷代皇帝的生平業績,包括安東尼和哈德連等。下方則是君士坦丁大帝所指揮的戰鬥場面。由於東拼西湊,整個拱門雖然宏偉壯觀,缺乏統一風格和整體觀念。但它畢竟還存在一些早期羅馬藝術的影子,相對保存完好,歪打正著似的保存了羅馬帝國幾個時期的精湛雕刻,儼然像一部生動的羅馬雕刻史,因而值得人們仔細欣賞品味。當年拿破倫·波拿巴進駐羅馬時,一眼就看中了這個高21米、闊25.7米,進深7.4米,里裡外外都鑲嵌著像講連環圖故事般的浮雕的凱旋門。英雄喜歡,當然會流露,因此,它就成了後來更加氣派,更加宏偉的巴黎凱旋門的藍本。        

     君士坦丁大帝是一位傳奇皇帝,他可以說是有勇有謀,他的文治武功達到了差不多是爐火純青的程度。他在位期間,戰勝了強勁對手,統一了羅馬全境。我前面講過他對基督教的政策,由前幾任皇帝的剿滅、殺戮到他持政時的安撫、扶持;最後在他自己臨終時,接受了基督教的洗禮,被認為是歷史上第一個皈依基督教的皇帝。君士坦丁大帝的性格經常在暴戾與慈悲之間不斷切換,他殺人無數,甚至連自己的親生兒子,和自己心愛的妻子都難以倖免;但他可能因為長年征戰,見過太多的腥風血雨哀鴻遍野,而動過惻隱之心;他可能想通過扶持基督教來找到一條他為了開創事業時所犯下的罪孽的救贖之道。

     世界上還真有些現象,至今我是解釋不清。我兒子的高考分數,是我去世已經14年的母親托一個夢告訴我的。幾天後,公布的高考分數,跟我母親夢中告訴我的分數恰好吻合。有些現象可能是巧合,比如因鑰匙一時找不到,我今天下午不得不將孫子自行車上的嶄新U型地鎖毀壞;奇怪的是我電瓶車用了一年多的舊U型地鎖莫名其妙地就是插不進鑰匙,最後請來「急開鎖」師傅,還是以毀壞舊鎖重購新鎖了事。有些現象就充滿著神奇的色彩,比如公元312年的一天夜裡,在羅馬城附近的米爾維亞橋旁,君士坦丁大帝對第二天即將到來的大戰心存忐忑,焦慮不安,正當他憂心忡忡之際,突然在陰沉的天空中出現四個碩大無比的紅色十字架,隨即天空像放煙花般稍縱即逝地閃現出這樣一些字樣:「依靠此,你將大獲全勝」。這個現象是真是假已經難以考證,但那次大戰,君士坦丁大帝確實戰勝了強敵,那以後,他確實對基督教教會和信徒的政策來了一個大的轉變。有人認為,「那天晚上被人廣為傳頌的遙遠而又虛幻的情節,實際上預示了世界歷史上一個影響極為深遠的變化即將發生。」

     我們知道人類的歷史長河中,各個城邦、地區和國家,各個民族曾經誕生過無數傑出的帝王。這些人或馳騁疆場戰功顯赫,或改革弊政成就霸業,或審時度勢順乎民意,或剛愎自用大行其道。不論怎麼說,這些人對世界歷史的進程,產生過或多或少的影響。如馬其頓帝國的亞歷山大大帝,我國的秦始皇,阿拉伯阿里發(阿里發即先知的繼承人)歐麥爾一世,古印度的阿育王等等,但他們都不能跟君士坦丁大帝一樣,對整個世界有著長期的普遍性的影響。這種影響主要是君士坦丁大帝被一些人看成是基督教的創始人,而基督教是目前世界上信徒人數最多的宗教。美國學者馬恩就曾經評論說:「就我們現今所知的基督教而言,創立者已不再是公元1世紀的耶穌基督,而是公元4世紀的君士坦丁大帝」。在我國網路上得到廣泛關注和相對認可的廣東揭陽人鍾澈寫了一本書《影響世界100帝王排行榜》,將君士坦丁大帝排名第一位。他這本書里還將對伊斯蘭教和佛教具有深刻影響的歐麥爾一世和阿育王,分別排名第五和第六位。細想想,真還有那麼一點點道理,揭陽人的見地,還不得不讓你暗自點頭稱讚。

     與君士坦丁大帝凱旋門最近的是羅馬斗獸場(Colosseum),可以譯為羅馬競技場、羅馬角斗場、羅馬圓形競技場、羅馬橢圓形劇場、科洛西姆等。

     這張羅馬斗獸場外牆遺迹正面的照片,可以分為三部分,左邊的一部分正在維修,中間的一部分已經維修就緒,右邊的一部分可能破壞相對較少,仍是保持了原樣。其實保持原樣的最為珍貴。古羅馬斗獸場是從古代希臘依山坡而建的半圓形大劇場發展而來的。這裡有一張我在2009年6月9日中午從希臘雅典衛城上拍攝到的古希臘大劇場的遺址照片,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但古羅馬的斗獸場完全是建築在平地上,由古代希臘的半圓形發展到圓形,工程建築設計複雜得多。從外面觀看,我們參觀的這座斗獸場遺迹是由一系列分3層的半環形拱廊連接組成,最高的第4層的頂閣。利用這個結構將觀眾席架起來,並將兩個半圓形劇場對接,因而形成環形劇場。環形劇場的中央是舞台,舞台的下方,有許多複雜的設施和通道,有供角鬥士通過的通道,有關野獸的鐵籠和供野獸通過的通道,還有供水排水系統及其管道等等,各種舞台下通道的頂梁連接成網狀,是整個舞台強有力的支撐框架,在此框架上安放木板即組成舞台。由於有供水排水的系統,這個劇院不僅可以表演陸戰,舞台上灌水到一定深度還可以表演海戰,因此這羅馬斗獸場又有水陸劇場之稱。這座由石頭建起的斗獸場長188米,寬156米,高57米,中央的舞台長軸86米,短軸54米。從這個尺寸看,這是一個橢圓形劇場,舞台也是橢圓形舞台,舞台或稱表演區,其周圍是層層看台。看台大約有60排,分5個區,最下面前排是貴賓區,供元老、長官和祭司使用,第二層(區)供貴族使用,第三區供富人使用,第四區供普通公民使用,最上面一層即第五區,供底層婦女站著看錶演,沒有座位。最上層柱廊上站著僕人,像操作帆船的風帆那樣操作控制著伸向觀眾席上用懸索懸吊的天蓬,這種天蓬遮擋雨水不行,但可以遮擋陽光。觀看錶演的觀眾可以從第一層的80個拱門入口進入羅馬競技場,另外,每一層都安排有出口,算起來共有160出口,這種設計便於場內5萬觀眾及時快速地進場和出場,能夠讓混亂或者失控時的人群迅速疏散。這個羅馬最大的橢圓形競技場位於羅馬市中心,由維斯西巴安皇帝下令於公元72年開始修建,至公元82年其兒子圖密善統治斯間建成,現在僅存我們看到的遺迹。這是古羅馬時期為了安撫取悅勝利歸來的將士和讚美偉大帝國而建造的。是古羅馬帝國標誌性的建築物之一。這座宏偉的由石頭建造的競技場,從附近的提維里採石場採集石頭,通過一條特殊的馬路運送至羅馬,由大約300噸鐵制抓鉤連接而成。殘存的競技場上無數大石塊中,醒目地殘留著大量的三角形、四方形和近似圓形的孔洞,它們就是撤除鐵制抓鉤后顯露出來的印跡。

      現代善良的人們都非常忌諱將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但斗獸場所見到的所謂表演就是血腥地搏殺,要麼人與野獸搏鬥,要麼人與人搏鬥,那是一種你死我活的生死拼殺。伴隨著聲嘶力竭的咆哮,隨之而來的是受傷者痛苦絕望的哀嚎;一邊是喪心病狂的殺戮,一邊在血肉橫飛下掙扎,最終戰鬥的結局就是一人或一方勝利,另一人或另一方死亡。數萬人為一個勝利者歡呼的同時,數萬觀眾同時面對一個瀕死的弱者歇斯底里地高呼,「殺死他,殺死他!」這就是那些年斗獸場里最常看到的場面和聽到的吼聲。這是一種卑劣的低級趣味的心理在作祟呢,還是什麼別的原因,讓人們如此殘忍地欣賞這些令人髮指的廝殺場面。

     有傳說認為角鬥士這樣一種野蠻的娛樂形式來源於義大利半島的居民伊達拉里亞人的悼亡活動。縱觀世界歷史,從某種程度上說,就像是一部戰爭史。戰爭與人類的文明發展相伴相生,相輔相成。在冷兵器時代,戰爭實際上是成千上萬的敵我雙方將士在一個場地兵戎相見,拚命搏殺,刀光劍影,血流成河。而角鬥士的搏殺,僅在兩個人或人與獸兩方之間進行,像是一場大戰的一個縮影。在羅馬的共和時代(公元前六世紀至公元前一世紀),貴族們受希臘奧林匹克體育競技影響,大多到希臘式學校學習田徑的跑步和跳躍,學習游泳和摔跤,或者學習駕車和球戲等。中下層民眾得不到這些學習的機會,他們就只有去競技場觀看競技表演。那個年代的羅馬城內一些遊手好閒的居民其道德和美感逐漸缺失,而競技場老闆為了招攬觀眾,將競技表演項目變成越來越殘忍、血腥,以贏合這部分觀眾的心理。開始是從希臘人那裡引進拳擊比賽,但許多觀眾仍覺得不夠刺激,他們喜歡更加血腥的暴力的表演。據說,連最殘忍的暴君尼祿剛當上皇帝時,也不提倡看這種血腥的角鬥士表演;不過後來,他也曾以格鬥士的身份出現在公眾面前。令人諷刺發笑的是,當尼祿自殺身亡后,他原來準備用來建設豪華宮殿的人工湖,被填平改建成了這座我們見到遺迹的羅馬斗獸場。角鬥士的表演就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應運而生。有人分析過羅馬角鬥士表演之所以流行的原因,認為羅馬人有迷信的心理,他們會認為他們所憎恨的人或事可能會隨著失敗一方最後一滴鮮血流盡而消逝。還有的人認為,格鬥滿足了一些人虛無的權利慾望,好像格鬥中,民眾也參與行使了對罪人或詐騙犯的審判權似的。更有甚者認為,這真刀真槍的格鬥,這心如蛇蠍咬牙切齒的殺戮場面引人入勝,完全滿足了這一時代民眾畸形的病態的審美觀和娛樂消遣的需要。2008年12月1日的深圳晚報提到古羅馬的雄辯家西塞羅曾在公元前66年的一次演講中說:「羅馬市場的貨幣與亞洲的貨幣相關聯,受其制約。任何一方貨幣流失都不可避免地影響另一方。」就是這樣一位德高望重的政治家、法學家和演說家,在談及角鬥士時,也曾經冷酷無情地說過:「格鬥之謂格鬥,就是這麼回事。也許,人們對痛苦和死亡的情況聽得多,但卻沒有親眼見到過吧!」

     在羅馬共和時代的後期,角鬥士的格鬥慢慢演變成了貴族集團實現其政治鬥爭的工具。在格鬥中吶喊,在格鬥中示威,在格鬥中讓自己的對手感到震懾力,在格鬥中好像已經將自己的對手擊敗,讓其流盡鮮血,讓他永世不得翻身,這在政治鬥爭中應該是令人愜意和高興的事情。

      羅馬城內古羅馬的遺迹真是很多很多,我們一天的行程不可能將它們都走遍。結束這篇遊記之前,我想還是將角鬥士的大致模樣,維修中羅馬橢圓形斗獸場的外牆形狀以及神秘的內牆模樣的照片放在這裡,供我親愛的讀者們欣賞。

     在羅馬橢圓形斗獸場旁邊,一些羅馬居民穿著當年角鬥士的服裝,供客人們照相。

     從這個角度可以看出古羅馬斗獸場規模之宏大,正因為其規模宏大,維修工程投資金額會是一筆大數目,頗費人力物力。

     這張照片主要是想讓我的讀者們感受一下斗獸場內牆以及進門參觀的部分格局。照片中那位拿著紅色遮陽傘的女士,正俯身向下觀看斗獸場舞台下複雜的通道設備。

     因為我們第二天要趕到威尼斯參觀,儘管我們這一天已經參觀了聖彼得大教堂、納沃納廣場、萬神殿、許願池、君士坦丁凱旋門和斗獸場等六個景點,但離開斗獸場時僅是當天下午3點半鐘。這一方面說明我們參觀這六個景點的時間很短,屬於走馬觀花;另一方面,說明我們從羅馬到威尼斯還有較長的一段路程。事實上,包括路上吃飯的時間在內,我們當天傍晚7點半鐘才趕到我們休息的賓館。

     接近4個小時的路程里,我的相機大多數時候沒有閑著,前面提到過,整個義大利半島被亞平寧山脈貫穿。因此,我們團旅遊車經過的地方,總是能夠看見遠處的山丘。

     沿途見到的農莊作物總是排列非常整齊,這圖中的建築物,很像是一座糧食倉庫。我們的汽車,仍在以每小時100公里的速度在向前奔駛。

     兩座山坳間的土地,像是被拖拉機平整過,作物是從那山頂延續下來,一排排,整齊清潔,讓人看著順眼。

     突兀在田野中間的建築物,像是一個電力排灌站。但似乎也用不著那麼高。收割過的田野中間散在堆放著一些機械打成的大草捆。

     晚霞映襯遠處的山丘,有心曠神怡的感覺,有良辰美景奈何天的韻味。

     廣袤的原野,大面積的農莊離不開農業機械,大型農業機械更少不了世界各名牌廠家設在義大利各地的修理店。

     這是當地時間下午7點正拍攝到的夕陽照射下的山岡,田野,還有散在的大草捆等呈現金黃色的情景。這裡離我們的目的地威尼斯已經很近了。

     這是拍攝上張圖片12分鐘之後我看到的接近威尼斯遠郊的一個村落,雖然已接近黃昏,好像天氣更加晴朗了,視野似乎也更加開闊了,這不是威尼斯人在歡迎我們吧?我在痴痴地想!

   越是接近威尼斯,城市待修理的或者是報廢的汽車集散地就越多起來。本來雜亂無章的地方,在霞光照耀下,依然讓人賞心悅目。再過十幾分鐘,我們就到達我們今天休息的賓館。這一天下來,真還比較累人,但我自覺收穫頗多,感受頗多。心想,回家后要好好整理自己的思緒,將一些寶貴的印象和聯想及時記錄下來。或向親人報告,或向朋友講述,或向讀者交待。如此而已,無它。


微信掃一掃,免費獲取9000景點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