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景點大全 >驢友遊記 >北京夕陽的旅遊空間> 晉祠

晉祠

2018-12-14 20:55:24 北京夕陽 閱讀:4003 積分:2011  
相關景區攻略:

                                            晉    祠

        晉祠位於山西太原市西南懸瓮山麓,是集中國古代祭祀建築、園林、雕塑、壁畫、碑刻藝術為一體的唯一而珍貴的歷史 文化 遺產,也是世界建築、園林、雕刻藝術中公元7世紀至12世紀間極為輝煌壯美、璀璨絢爛的篇章。晉祠是祭祀西周唐國諸侯姬虞的祠堂,創建於西周(公元前11世紀)。1500年前,在北魏酈道元《水經注》中記載晉祠已有相當規模。后經北齊、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及民國諸時期,歷經2000多年的擘劃營造和修葺擴充,遂成當今規模。

        其中於公元7世紀至12世紀間最為興盛,是中國唐、宋古建園林、雕刻藝術之典範。保存至今的有盛唐時期碑刻,宋、元、明、清不同時期的古代建築100餘座,特別是主體建築聖母殿被譽為中國古代建築史上唯一具有典型性的北宋時期的代表性建築實例。保存在聖母殿內的宋塑群像突破了宋以前宗教造像的模式,而成為當時社會上真實人物的寫照,開創了雕塑藝術寫實作品的先河,它不僅是中國雕塑史上唯一反映宮廷人物的造像,而且是中國雕塑史上藝術高超的罕見精品。

        晉祠創建年代久遠,跨越時空漫長,所處地理 位置優越,自然景色幽美,是許多祠廟建築難以比擬的。晉祠以大量的古建築、雕塑、碑刻、壁畫、古樹名木,從不同的側面反映了中國古代政治 、經濟、建築、園林、雕塑、宗教、文化等諸多領域的發展變化,晉祠的歷史、藝術、科學和鑒賞價值,使其成為古代宗祠與園林藝術相結合的且跨越的歷史最長又最具代表性的唯一實例,也是中國古代文化和人類建築藝術寶庫中一份最珍貴的遺產。 


山西晉祠 @北京夕陽

        山環水繞,古木參天,在如畫的美景中,歷代勞動人民建築了近百座殿、堂、樓、閣、亭、台、橋、榭。在蒼鬱的樹木掩映之下,清澈見底的泉水蜿蜓穿流於祠廟殿宇之同,歷史文物與自然風景薈萃一起,使遊人目不暇接,留連忘返。
山西晉祠 @北京夕陽

        晉祠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和著名的游塊勝地,常年接待著國內外成千上萬的遊客。
山西晉祠 @北京夕陽

        關於晉祠的故事,據《史紀·晉世家》的紀載,周武王之子成王姬誦封同母弟叔虞於唐,稱唐叔虞。叔虞的兒子燮,因境內有晉水,改國號為晉。後人為了奉祀叔虞,在晉水源頭建立了祠宇,稱唐叔虞祠,也叫做晉祠。晉祠的創建年代,現在還難以考定。最早的記載見於北魏酈道元(公元466或472 ?——527年)的《水經注》,書中寫道:「際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側有涼堂,結飛梁於水上。」坐時的風景文物已大有可觀,祠、堂、飛梁都已俱備了。由此可見,晉祠的歷史,即使是從北魏算起,距今也有一千好幾百年了。
山西晉祠 @北京夕陽


山西晉祠 @北京夕陽


山西晉祠 @北京夕陽

        晉祠公園東南部 ,是公園 水鄉。這裡俗稱南湖 ,水色碧秀,湖上有三孔 橋,橋上行人,橋下 泛舟,一派江南秀色。

山西晉祠 @北京夕陽


山西晉祠 @北京夕陽


山西晉祠 @北京夕陽


山西晉祠 @北京夕陽

        磚  雕
山西晉祠 @北京夕陽

        凌雲閣
山西晉祠 @北京夕陽


山西晉祠 @北京夕陽


山西晉祠 @北京夕陽

        唐風晉韻
山西晉祠 @北京夕陽


山西晉祠 @北京夕陽


山西晉祠 @北京夕陽


山西晉祠 @北京夕陽

        唐宋遺風
山西晉祠 @北京夕陽

        龍起晉陽。 這是目前太原市最大的群雕塑像,矗立在晉祠公園中心,正對公園大門,距大門內側的「初唐發軔」牌匾200米。塑像造價270多萬元,寬9.5米,高6.99米,連基座則高達9米,共用青銅23噸;是由省雕塑協會主席張熙玉曆時3年,十易其模完成設計后,交大連一家青銅藝術公司製作而成的。 雕像人物為唐太宗李世民及長孫無忌、尉遲敬德、魏徵、李勣、馬周六位貞觀勛臣。
山西晉祠 @北京夕陽


山西晉祠 @北京夕陽


山西晉祠 @北京夕陽


山西晉祠 @北京夕陽

        晉祠正門
山西晉祠 @北京夕陽


山西晉祠 @北京夕陽

        三晉名泉
山西晉祠 @北京夕陽

        水鏡台,始建於明朝,是當時演戲的舞台。前部為單檐卷棚頂,後部為重檐歇山頂。除前面的較為寬敞的舞台外,其餘三面均有明朗的走廊,建築式祥別緻。慈禧太后曾照原樣在頤和園修建了一座。
山西晉祠 @北京夕陽


山西晉祠 @北京夕陽


山西晉祠 @北京夕陽

山西晉祠 @北京夕陽

        晉祠著名的三匾額之一,水鏡台。「水鏡」二字,取於《前漢書·韓安國傳》:「清水明鏡不可以形逃」的句子,意為忠奸是非,在清水明鏡中昭然若揭,顯現原形,故曰「水鏡」。 有趣的是,水鏡台上部所懸有一匾額「三晉名泉」,是清康熙武舉楊廷翰所書,書體清秀,筆力遒勁;而卷棚則是清代補建,上懸正額「水鏡台」,是清乾隆翰林、名書法家、晉祠人楊二酉所題。楊二酉是楊廷翰之侄,伯父與侄兒,一武一文,各題名匾,一前一後,同懸於水鏡台上,為這座戲台增色許多。
山西晉祠 @北京夕陽


山西晉祠 @北京夕陽

        金人台。金人台呈正方形,四角各立鐵人一尊,每尊高兩米有餘。其中西南隅的一尊鑄造於北宋紹聖四年(公元1097年),經歷八百多年的雨雪風霜,迄今明亮不銹,生動地反映了我國勞動人民在北宋時所達到的高度冶鍊和鑄造水平。
山西晉祠 @北京夕陽

        對越牌坊建於明代萬曆四年(1576年)。不僅造型優美,結構壯麗,雕刻玲瓏,彩繪鮮艷,極富觀瞻價值,而且它的問世飽含著一段母子情深的故事。

        相傳明代書法家、晉祠附近東庄村人高應元為治其母親偏頭疼頑症,到晉祠為母焚香祈願,所求籤上有「添磚加瓦」四個字。高應元在祠內仔細觀察,發現殿、堂、樓、閣、亭、台、橋樣樣都有,惟獨少了牌坊,所以,就在聖母殿前不遠處獻殿和金人台之間建一座牌坊。計劃中的牌坊比較小巧,但動工后不久母親的頭疼病就好了,因此高應元更改計劃,改建成如今這座高大的牌坊,取名「對越」,並親手書寫匾額,懸於中央,這就是有「雄偉之筆」美譽的晉祠三大名匾之一的「對越」二字。

山西晉祠 @北京夕陽

        「對越」一詞源出於《詩經》,原義是報答宣揚祖先功德,這裡寓意報答宣揚母德高尚,母親在這兒既指唐叔虞之母邑姜,又指高應元之母。
山西晉祠 @北京夕陽


山西晉祠 @北京夕陽

        西南隅的一尊鐵人鑄造於北宋紹聖四年(公元1097年),經歷八百多年的雨雪風霜,迄今明亮不銹。
山西晉祠 @北京夕陽

        獻殿。此殿原為陳設祭品的場所,始建於金大定八年(1168年),面寬三間,深兩間,梁架很有特色,只在四椽袱上放一層平梁,既簡單省料,又輕巧堅固。殿的四周除中間前後開門之外,均築堅厚的檻牆,上安直柵欄,使整個大殿形似涼亭,顯得格外利落空敞。獻殿於一九五五年用原料按原式樣翻修,保持了金代建築特點,是我因古建中的瑰寶。
山西晉祠 @北京夕陽


山西晉祠 @北京夕陽


山西晉祠 @北京夕陽


山西晉祠 @北京夕陽


        魚沼飛梁。全沼為一方形水池,是晉水的第二泉源。池中立三十四根小八角形石柱,柱頂架斗拱和梁木承托著十字形橋面,就是飛梁。東西橋面長十九點六米,寬五米,高出地面一點三米,西端分別與獻殿和聖母殿相連接;南北橋面長十九點五米,寬三點三米,兩端下斜與地面相平。整個造型猶如展翅欲飛的大鳥,故稱飛梁。飛梁始建年代和舊址都不詳,根據《水經注》紀載,北魏時已有飛梁之設。現存此橋,可能是北宋時與聖母及同時建造的。一九五五年曾按原樣翻修。建築結構有宋代特點,小八角石柱,復盆式蓮瓣尚有北魏遺風。這種形制奇特,造型優美的十字形橋式,雖在古籍中早有記載,古面中偶有所見,但現存實物僅此一例。它對於研究我國古代橋樑建築很有價值。

山西晉祠 @北京夕陽


山西晉祠 @北京夕陽

        在中軸線末端,是宏偉壯麗的聖母殿。聖母殿背靠懸瓮山,前臨魚沼,晉水的其他二泉——「難老」和「善利」分列左右。此殿創建於北宋天聖年間(公元1023——1032年),崇寧元年(公元1102年)重修,是現在晉祠內最為古老的建築。殿高約十九米,重檐歇山頂,面寬七間,進深六間,平面布置幾乎成方形。殿身四周圍廊,前廊進深兩間,廊下寬敞。在我國古代建築中,殿周圍廊,此為現存最早的一個實例。殿周柱子略向內傾,四根角柱顯著升高,使殿前檐曲線弧度很大。下翹的殿角與飛梁下折的兩翼相互映襯,一起一伏,一張一弛,更顯示出飛梁的巧妙和大殿的開闊。殿、橋、泉亭和魚沼,相互陪村,渾然一體。聖母殿採用「減柱法」營造,殿內外共減十六根柱子,以廊柱和檐柱承托殿頂屋架,因此,殿前廊和殿內十分的寬敞。「減柱法」的熟練使用。
山西晉祠 @北京夕陽

        宋代在建築上已進一步掌握了力學原理;斗拱和柱高的比例適當,避免了隋唐建築中用料的浪費,在建築式樣上也更富於藝術性。我國的木結構建築,經歷了一個由隋唐的雄壯堅實到明清的華麗輕巧的發展地程,而宋代建築正是這個過程中的重要環節。聖母殿是宋代建築的代表作,對於研究我國宋代建築和我國建築發展史都很有價值。殿內無柱,不但增加了高大神龕中聖母的威嚴,而且為設置塑像提供了很好的條件。
山西晉祠 @北京夕陽

        為了形成一個深二間(四椽)寬闊前廊,其構架作了特殊處理:將殿下檐前廊當中三間的四道梁架加長到深二間(四椽),梁尾插到殿身單槽縫的內柱上,使殿身前檐當中三間的四柱不落地面而立在上述樑上,並把殿身正面的門窗檻牆后推到內柱之間。殿內部分深三間(六椽),上架通梁,空間完整高敞。殿柱側腳和生起顯著;檐口線從次間上翹,形成富有彈性的檐口曲線。
山西晉祠 @北京夕陽


山西晉祠 @北京夕陽

        殿前四周圍廊,為人國現存最早的木構建築之一。大殿前廊柱上的八條蜿蜒欲動的木龍,豪放健美,雕於宋元二年(1087年)。八年龍各抱一根大柱,怒目利爪,栩栩如生,距今近千年,鱗甲須髯,仍躍躍欲飛,不能不叫人嘆服木質的優良及工藝的精巧。

山西晉祠 @北京夕陽

        周柏。周柏是北周時代種植的柏樹 。周柏位於聖母殿 北側,原先本有兩株,名為齊年古柏,如今只剩這一株了。周柏距今已有3000多年,樹榦粗壯,需數人才能合圍。在當地人眼中,這株古柏就是長生不老的象徵。

山西晉祠 @北京夕陽

        它形似卧龍,樹身向南傾斜,與地面的角度成為45度,頭枕撐天柏,形若游龍側卧,人們才以卧龍之名稱之。這株古柏,位於晉祠聖母殿右側的苗裔堂前。這株古柏從周代至今,經歷了歷朝歷代的風風雨雨,雖然老態龍鍾,但它體魄依然健壯,成為中華古老文明的化身。齊年柏,根據相關機構的科學檢測,樹齡在2600年---2990年之間。為國家一級珍稀古樹。這株樹,樹高17.44米,樹圍5.58米,主幹直徑1.77米。這株樹雖然歷經數千年,但依然挺立在晉祠聖母殿旁,依然蒼勁挺拔,品位不凡,枝幹舒張曲屈,樹影扶蘇,姿態優美,半躺半卧,悠然自得,不拘一格,甚是威風而且瀟洒。
山西晉祠 @北京夕陽


山西晉祠 @北京夕陽

        就是這株古柏,引來了中國古代眾多文人的讚譽和誇獎,歷代謳歌者甚多。中國宋代著名文學家歐陽修,曾以"地靈草木得余潤,鬱郁古柏含蒼煙"來歌頌它。清代著名書法家、書畫家、醫學家傅山 ,曾以"晉源之柏第一章"的題詞來謳歌它。這株古柏,與晉祠齊年,因而名為"齊年柏"。"古柏齊年"與難老泉、宋塑侍女像合稱為"晉祠三絕",成為晉祠最讓人有回味餘地的旅遊景觀,成為晉祠八景之一。來到晉祠旅遊的人,大多要與"齊年柏"合影留念,成為了一種時尚。
山西晉祠 @北京夕陽

        聖母殿位於晉祠西端,創建於北宋天聖(1023~1031)年間,是為祭祀西周武王后、唐叔虞之母邑姜所建。殿作重檐歇山頂,四周繞以圍廊。為適應祭祀的需要,前廊建成一深達7米的敞廳,8根柱上皆木雕蟠龍,是現存宋代建築藝術中,時間最早、保存較為完整的一座大殿。據木座后呂吉墨書題記可知,彩繪塑像系宋元二年(1087)所造。殿內尚存43尊彩繪塑像,除聖母像兩側小像是後補者外,其餘都是宋初原塑。

山西晉祠 @北京夕陽


山西晉祠 @北京夕陽


山西晉祠 @北京夕陽

        殿內四周彩塑侍從人物:有幾名是宦官及男裝侍女,其餘侍女裝束為晚唐、五代的長衫或短衣長裙,頭或梳雙螺髻,或梳堆雲髻,上裹彩色巾子。手中各持一物,有的是為帝后供奉文印翰墨,有的洒掃、梳妝,有的奉飲食,侍起居,以至奏樂歌舞等,姿態神情極為自然。泥塑雖經後世裝鑾,但塑造手法仍清晰可見。豐滿的面龐,眉宇間細微的起伏都顯露出少女的嫵媚。隨年齡的長幼,各有不同的性格氣質和風度,他們有的持巾俯首,有的持物而立,細緻的身姿動態的處理,使眾多人物富有生氣,體現了宋代雕塑注重人物的真實描寫的特點。衣紋的塑造也體現出雕塑家高超的技藝。

山西晉祠 @北京夕陽

        殿內正中帳內為聖母坐像:聖母坐木製方座,頭戴鳳冠,面部靜謐慈祥,雙腿盤坐,雙手隱於袖中,一置胸前,一置腿上,蟒袍自兩膝向下沿方座垂下,整個塑像呈穩定的三角形,形態顯得特別端莊。塑像既吸收了佛教造像的傳統,又據不同題材有所變化。座后屏風皆繪以水波紋裝飾,也是宋代流行的手法。聖母衣著綢緞,質地柔軟,袍服隨著人體、座墊、木座,有節奏有變化地層層垂下。侍女長裙衣紋多作程式化的表現,但帔巾、正面下垂的綬帶以及所系不同形狀的玉佩,不僅表現出不同的身份,更增加了造型上的變化。聖母殿彩塑表現了雕塑家處理群像泥塑所作的苦心經營。
山西晉祠 @北京夕陽

        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山西晉祠 @北京夕陽


山西晉祠 @北京夕陽

        難老泉 。晉水有三個源泉,一是善利泉 ,一是魚沼泉,一是難老泉。難老泉是三泉 中的主泉,晉水的源頭就從這裡流出,長年不息,水溫保持在17℃,每秒流量是1.8立方米難老泉 。關於難老泉,有一個"柳氏坐瓮,飲馬抽鞭"的民間故事。說是晉祠 北面的金勝村有一個姓柳的女子,嫁到了古唐村,受婆婆的虐待,每天都要到遠處去挑水。一天,在挑水的路上,她碰見一位騎馬的老人向她討水飲馬。雖然這一擔水她好不容易從遠處挑來,但是善良的柳氏還是把這一擔水全送給老人飲馬了。老人臨走時送給柳氏一根馬鞭,說只要把鞭子插在水缸里,一提鞭子,水就會湧上來。柳氏回家之後一試,果然如此。後來,婆婆發現媳婦不再挑水,而水缸里的水卻始終是滿的,心中不免產生懷疑,就趁媳婦不在家,偷偷地察看,發現了水缸中的馬鞭,心想這是一個寶貝,伸手過去把馬鞭提出缸外,一時之間,缸里的水馬上噴涌而出,向四處漫流。正在娘家梳頭的柳氏發覺水湧出來了,趕快跑回婆家,見水大難以堵住,忙用院中的石板蓋住缸口,自己坐在石板上。洶湧的大水頓時變成潺潺的細流,不斷從柳氏的身下流出來。後人為了紀念這位善良的女子,稱她為水母,在難老泉的西側建起了水母樓,樓內塑有一尊端莊秀麗的水母塑像。
山西晉祠 @北京夕陽


山西晉祠 @北京夕陽

        泉水冬溫而夏涼,碧玉般清澈,不分旱澇,奔涌不息,所以北齊時有人取《詩經魯頌》中的佳句「永錫難老」,命名為「難老泉」。難老泉亭中匾額甚多,其中以明末清初傅山所題「難老」匾最為著名。傅山的「難老」二字用筆蒼勁洗鍊,頗具神韻,被譽為「神奇之筆」,列為晉祠三大名匾之一。
山西晉祠 @北京夕陽


山西晉祠 @北京夕陽


山西晉祠 @北京夕陽


山西晉祠 @北京夕陽


山西晉祠 @北京夕陽

        讀書台
山西晉祠 @北京夕陽


山西晉祠 @北京夕陽

        三台閣
山西晉祠 @北京夕陽

        俯瞰晉祠
山西晉祠 @北京夕陽


山西晉祠 @北京夕陽


山西晉祠 @北京夕陽

        唐叔虞祠大殿的雕塑
山西晉祠 @北京夕陽


山西晉祠 @北京夕陽

        唐叔虞塑像
山西晉祠 @北京夕陽

        旁邊的關帝廟供奉的關公
山西晉祠 @北京夕陽

        唐叔虞祠
山西晉祠 @北京夕陽


山西晉祠 @北京夕陽


山西晉祠 @北京夕陽

        老爺閣。關羽亦稱關老爺。晉祠正門右前方的老爺閣,為後人紀念關公而建的一座閣樓。
山西晉祠 @北京夕陽




北京夕陽的遊記列表
微信掃一掃,免費獲取9000景點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