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三峽移民紀念館旅遊攻略 之 《鹽井溝古象》(6/共7頁)
《鹽井溝古象》介紹:鹽井溝位於萬州區新田鎮高家村,距城區約30公里,喀斯特地貌非常發育,溶洞廣布。一條由三疊紀時期形成的嘉陵江組石灰岩構成的長約80公里的大山脈頂部遍布大量垂直型溶洞或石灰岩裂隙,其堆積物中含有豐富的第四紀哺乳動物化石。上世紀20年代,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古生物學家格蘭階來到中國,以收「龍骨」的名義,在萬縣鹽井溝採集了大量化石。其中,不同年齡段的劍齒象就有20餘個體,加之其他材料,數以千計。1953年,他們研究了這批化石,將之稱為「萬縣動物群"或「鹽井溝動物群",是中國南方第四紀中更新世「大熊貓-劍齒象動物群」最為典型的代表。2007年,大埡口裂隙即出土了一具完整東方劍齒象化石。2011年,兩具完整程度不一的東方劍齒象化石又相繼出土,它們是目前已知保存最完整的同類化石骨架。與東方劍齒象一起出土的還有竹鼠、似劍齒虎、豹、蘇門答臘犀、爪獸、水牛、祖鹿、麂子、野豬等動物的化石,它們共同構成了鹽井溝地區一百多萬年前的「動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