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崇明學宮旅遊攻略 之 欞星門(3/共7頁)
欞星門介紹:欞星門是孔廟的第一道大門,也是崇明學宮的正門,始建於明天啟四年(1624)。相傳,天上有天鎮星,即欞星,它是天上的文星,主管文人學士的選拔。孔廟第一座大門以此為名,意合孔子為文星下凡。另據《龍魚河圖》記載:「上天有天鎮星,其精下為靈星之神。」引申開來的意思是,古時士人進入此門后如魚化龍,象徵封建統治者有得士之慶。欞星又名「天田星」,古時天子祭天,先祭欞星。學宮以欞星門作為正門,用意是尊孔如同尊天,顯示出古往今來孔子在人們心目中至高無上的地位。欞星門石框高聳,上刻雲頭紋,中門寬3.35米,高3.6米,兩邊又另闢相對較低的二扇門,門寬2.3米,高3.2米。清順治十五年、康熙三年、乾隆十四年、乾隆二十五年、同治八年又先後多次修葺。欞星門前有一對雌雄石獅,捲髮巨眼,齜牙咧嘴,後腿蹲踞,威風凜凜,花崗石質,連趺座,通高2.25米,身長0.9米,胸寬0.6米,原位於清代縣衙門前,「文革」后移至學宮門前。1998年,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撥款修葺,並在欞星門前鋪設花崗岩石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