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景點大全 >驢友遊記 >NIT鐵蛋的旅遊空間> 環遊華夏天境•10•危牆關隘佛塔古城

環遊華夏天境•10•危牆關隘佛塔古城

2023-08-19 19:05:44 NIT鐵蛋 閱讀:445 積分:2004  
相關景區攻略:

歷代中土華夏王朝,北疆面臨歐亞大草原游牧南侵的威脅。自戰國至大明,在北方無數次修長城、軍堡,至今遺存很多軍鎮防禦物質遺產,其歷史文化價值遠超那些民居大院。這次陪領導去山西,「考察」長城與軍堡遺存為行程重點內容。

馬蘭關之威寧堡 @NIT鐵蛋

雁門關被翻新了,已失去了遺產考察價值。「考察」恆山北馬嵐口軍堡,成了開場戲。

馬蘭關之威寧堡 @NIT鐵蛋

恆山雖稱天險,但山間溝谷縱橫,它們成為溝通南北的捷徑。從北齊到明代,險關隘口均設衛置屯、修邊築堡。

馬蘭關之威寧堡 @NIT鐵蛋

馬嵐口,內邊長城軍事聚落,是沿內長城雁門關一線一一即「代州邊」以點守線的重要隘口,是晉北重要的軍事堡壘。
馬蘭關之威寧堡 @NIT鐵蛋

雁門十八隘,自宋有之,明皆建立城堡。清代一統,這些軍事聚落逐漸演化為城鎮和村落。
馬蘭關之威寧堡 @NIT鐵蛋

現今,作為雁門十八隘口之一的馬嵐口,已經不復當年雄關模樣。但縱是殘垣斷壁,也相信她曾熠熠生輝。

馬蘭關之威寧堡 @NIT鐵蛋

馬嵐口,地處朔州市應縣下馬峪鄉。馬嵐口古隘自宋有之,附近有齊長城零散分佈於峪內。
馬蘭關之威寧堡 @NIT鐵蛋

馬嵐口古堡,堡牆尚存,周長大約260米。
馬蘭關之威寧堡 @NIT鐵蛋

堡內原有十來家住戶,經逐漸搬離無人居住。
馬蘭關之威寧堡 @NIT鐵蛋

個別宅院有明清建築結構遺存,清石鋪道。但大部分房屋、院牆、甚至地面,都是近代用明代城磚鋪建的。
馬蘭關之威寧堡 @NIT鐵蛋

堡外南側山腳下有古廟一處,名稱不詳,建築於高台之上,與清代戲台一樣無石碑存在,建造年代不詳。廟前有三棵古柏,樹齡已近千年,當地人已稱之為「神」。
馬蘭關之威寧堡 @NIT鐵蛋

五神廟,曾經供奉著龍王、土地、禾神、火神、山神五尊神仙。

馬蘭關之威寧堡 @NIT鐵蛋

共和國時期,村上人丁興旺時,神仙被「驅離」,這裡成了學堂。

馬蘭關之威寧堡 @NIT鐵蛋

近年學堂關停了,泥粉牆後面的「孟良城」字跡顯露出來。看來這裡與「天波楊府」還有關聯,當年楊家將喋血金沙灘,戰場就在西面不遠的「外三關」。

馬蘭關之威寧堡 @NIT鐵蛋

應縣下馬峪鄉被中國林業產業聯合會評為是「全國森林康養基地試點建設鄉」,鄉村文化旅遊節正在舉行中,還挺紅火。古軍堡游,成了當地城裡人農業觀光、休閑、娛樂、養生項目的附屬活動。

山西應縣木塔 @NIT鐵蛋

應縣地處晉北大同盆地南端,東望恆山之險,南扼雁門之要。雖說縣城距離大同更近,但歸屬朔州。

山西應縣木塔 @NIT鐵蛋

應縣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佛教文化、古建文化、遼金文化源遠流長,傳承千年。

山西應縣木塔 @NIT鐵蛋

應縣木塔是世界上現存唯一的最古老、最高大樓閣式木構建築。木塔名佛宮寺釋迦塔,與義大利比薩斜塔和法國埃菲爾鐵塔並稱為世界三大奇塔,塔內秘藏釋迦牟尼佛牙舍利。

山西應縣木塔 @NIT鐵蛋

住在木塔旁,大早起來再去看塔, 成千上萬的麻燕繞塔飛翔。應縣是晉北少見的無煤縣,經濟欠發達但生態良好。

山西應縣木塔 @NIT鐵蛋

聽我的建築遺產磚家朋友說過:北方古建築旁多有這樣的場景,這些麻燕則時時啄食著木塔上的蛀蟲,從而保護木構的安全。

山西應縣木塔 @NIT鐵蛋

木塔建於公元1056年(遼清寧二年),塔高67.31米,第一批國保,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為「世界上最高的木塔」。

山西應縣木塔 @NIT鐵蛋

當年宋太宗出兵北伐,聲勢浩大,卻被大遼蕭太后擊敗吊打。宋求和送「歲幣」,應縣歸遼。大遼君民禮佛,在「邊城」建了個碩大的木塔,創造了木結構的極限。

山西應縣木塔 @NIT鐵蛋

「摩天塔」工程浩大,整整用了140年才建造完成,建成后既滿足宗教需求,亦兼威懾「瞭敵」之用。

山西應縣木塔 @NIT鐵蛋

木塔是大中華營造智慧之中最高水平的代表,現代建築遺產專家的聖地,無數人前來深挖其中智慧。

山西應縣木塔 @NIT鐵蛋

政府正在整治周邊環境,我們「考察」長城打醬油路過這裡。

山西應縣木塔 @NIT鐵蛋

開門了,憑票近觀:穩重端莊、比例得當、輪廓優美。

山西應縣木塔 @NIT鐵蛋

佛宮寺院位於應縣老城西北角,木塔是寺廟的主體建築。
山西應縣木塔 @NIT鐵蛋

應縣木塔,一層一佛殿,對普通遊客只開放底層。從正門走進木塔,大佛就安坐在洞窟一般大殿里。

山西應縣木塔 @NIT鐵蛋

木塔明五層夾暗四層,明層二層和四層為華嚴世界,三層和五層則為密教主題,青黃兩大佛家學派相互交織,層層遞進。

山西應縣木塔 @NIT鐵蛋

早年作為建築遺產控,曾登過木塔。那時來晉北旅遊的人不多。

山西應縣木塔 @NIT鐵蛋

真正的木塔,上下沒有用一顆鐵釘,全靠木構件互相卯榫咬合而成,歷經千年風雨戰火仍然屹立不倒。

山西應縣木塔 @NIT鐵蛋

應縣木塔堪稱世界古建築的典範,佛教文化的中心和聖地。

山西應縣木塔 @NIT鐵蛋

看完木塔,沿國道一路東進去渾源。應縣境內長城一號線與大同市渾源縣境內的長城一號線尚未完全對接相接。

一號旅遊公路 @NIT鐵蛋

大同市渾源、靈丘縣境內的明長城屬內長城,均分佈在恆山上。

渾源段長城1號旅遊公路 @NIT鐵蛋

恆山東西走向300公里,南北深度超過20公里。
渾源段長城1號旅遊公路 @NIT鐵蛋

渾源縣內的長城總長有80公里。
渾源段長城1號旅遊公路 @NIT鐵蛋

內邊長城不同於外長城,始終沿地形險峻的山脈蜿蜒。外長城多走黃土高原,地勢平坦,連綿不絕。渾源縣境內的長城,多借用山險水險為牆,真正人工築造的並不在多,只在沿線重要地段和南來北往的交通要衝設立些關隘,以扼住關口的咽喉。

渾源段長城1號旅遊公路 @NIT鐵蛋

山西現存大量的內邊北齊長城,主幹在恆山,延伸至管涔山,全長400多公里。

渾源段長城1號旅遊公路 @NIT鐵蛋

北齊長城經過多次修建,連綴成兩條主線,一條為北面的外邊,自今山西西北蘆芽山、管涔山向東北延伸,經大同、陽高、天鎮北境入河北省張家口赤城縣境,再沿燕山山脈東南方向經北京、天津、唐山市境入秦皇島市山海關區境至海。另一條是南面的內邊,其西起晉西北偏關一帶東南行,至武縣北轉向東北,沿恆山山脈東來而入河北省,復沿太行山北上而與外邊長城在今北京市西北相連。

渾源段長城1號旅遊公路 @NIT鐵蛋

學術界普遍認為和明長城中東部的位置大體一致,明長城的一些地段是覆蓋了北齊長城的,有的是兩條長城亦斷亦續地相連,也有分開的,但都不很長。

渾源段長城1號旅遊公路 @NIT鐵蛋

北嶽恆山附近,有大段的齊~明長城,明長城在半山,仰視山頂的齊長城,還有龍神祠。

圓覺寺 @NIT鐵蛋

廣義的恆山山脈,是桑乾河、滹沱河之間一系列山峰的總稱,最高峰為山陰縣、應縣邊界處的饅頭山,海拔2426米。所謂「北嶽恆山」是狹義的恆山,古稱玄武山、崞山,玄岳等。

圓覺寺 @NIT鐵蛋

主峰天峰嶺海拔2016.8米,不是恆山山脈最高峰。天峰嶺距離渾源縣城不足十公里,近距離千米的高差使得山體顯得異常宏偉高大,故有「人天北柱」之尊稱。

圓覺寺 @NIT鐵蛋

渾源縣曾經是貧困縣,22年前我到過,記憶中的縣城黑乎乎破爛不堪。當年這裡的經濟以煤炭為主,露天開採,太多的拉煤車……生態環境出問題,縣城也遭殃。
圓覺寺 @NIT鐵蛋

渾源縣文物古迹眾多,文物保護單位29處,其中「國保」單位7處。

圓覺寺 @NIT鐵蛋

金代的圓覺寺釋迦塔,晉北地區現存唯一的一座密檐塔。
圓覺寺 @NIT鐵蛋

圓覺寺未對外開放,禮佛捐款是可以進去的。旁邊的永安禪寺,進入需要繳納管理費方可參觀。

圓覺寺 @NIT鐵蛋


渾源人認識到自己的問題:錯把採礦業這隻飯碗捧在手裡不放,而將生態、旅遊這隻飯碗棄之一邊。

圓覺寺 @NIT鐵蛋

渾源人開始產業轉型,舉文化生態牌,建特色休閑城,走旅遊康養路,發展文旅產業成為新目標。

圓覺寺 @NIT鐵蛋

改造古城,渾源沒有大拆大建,而是用城市更新的理念,在北區以圓覺寺、永安寺、文廟等金元時代遺存為核心,突出金元文化特色。南區以北嶽行宮為核心,打造傳統文化祭祀區;其他區域以保護時代建築為主,突出明清文化特色。

圓覺寺 @NIT鐵蛋

行走古城中,只見街道整潔,佛寺莊嚴,古塔凌雲,民居古樸。城市換新顏,喚回了人們久違的文化自信。

山西北嶽恆山旅遊區 @NIT鐵蛋


NIT鐵蛋的遊記列表
微信掃一掃,免費獲取9000景點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