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關街道衛星地圖
載入中,請稍候...
北關簡介:街道北關街道在明城北門外,1.89平方公里,4.7萬人。含8個社區、1個村。北關正街、自強西路、工農路、西北三路等為北郊主要鬧市區。古迹有唐長安城宮城北牆遺址(唐初玄武門事變發生地)。 西安市蓮湖區北關街道辦 。 轄境在區域北門外,北至龍首北路,與未央區二府庄街道相連;南至護城河北岸,與 青年路街道相接;東至北關正街、龍首北路東段,與新城區自強路街道為界;西至華強路,與紅廟坡街道為鄰。1.89平方公里有居民15499戶,45962人,設有社區居民委員會8個。 轄境現駐有陝西省氣象局、陝西省紡織品公司、省水電三局、陝西省國畫院、陝西省雕塑院、陝西省農業展覽館、省地礦局第二物探大隊、西無二電子信息集團有限公司、西安衡器廠、開元北方大廈、盛堂大酒樓、紅碼頭老擔餐飲集團、喜來順火鍋店、北門標牌市場、九重天大酒店、金龍大酒店、南方大酒店、人人樂北關購物廣場及中學1所、盲啞學校1所、小學3所、幼兒園8所、醫院5家等單位65個。 隨著西部大開發、地區的經濟發展蒸蒸日上,截止2002年年底,生產經營總收益16749萬元,完成地稅收入636萬元,工業增加值192.4萬元。2002年度,北關街辦被省委、省政府評為創建文明社區先進單位。2 機構設置1、黨工委辦公室 2、行政辦公室 3、社會事務管理科(掛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辦公室牌子) 4、經濟發展科 5、城市管理科 6、計劃生育辦公室3 社區北關地區45962人,區域內共有8個社區,分別為龍首西北社區、龍首東北社區、龍首東南社區、龍首西南社區、北稍門東社區、北稍門西社區、自強社區、陽光社區。其中最多的社區為龍首西北社區,共有約10000人,最少的社區為陽光社區,共有約2000人。目前8個社區都設立了社區黨支部、社區居委會、社區議事委員會,已經有一個社區配備了微機,5個社區即將配備微機,2個社區預計年內也將完成配備。4 發展思路加大項目引進力度,實行區外引資,區內搞活的政策,確保2003年北關地區有幾個重點項目的開發和建設,從而帶動北關經濟整體的發展。加快街辦企業改制步伐,確保2003年內完成改制任務。規範現有市場的管理,大力開發閑置土地。5 歷史面貌轄境在區域安遠門(北門)外,北至龍首北路(至,意為屬該街辦所轄。下同),與未央區二府庄街道相連;南止護城河,與青年路街道相接;東至北關正街、龍首北路東段,與新城區自強路街道為界;西止華強路,與紅廟坡街道為鄰。1.89平方公里,街道駐北關正街113號。1993年區域有居民15293戶,43545人,其中男22343人,女21202人,密度每平方公里23040人。其中有居民委員會27個,家屬委員會13個,村民委員會1個。北關在「龍首原」古稱「龍首山」。建國前,這裡多是「荒、墓、窯(指磚瓦窯)」是外地難民容身之地,鐵道兩旁棚戶鱗次,曾流傳「出了北門望草坡,貧困難民苦淚多」。建國后1958年西安市人民政府在龍首村首批建設居民小區(樓房49幢,平房120棟),使大批棚戶遷新居。1956年拓寬自強路和振華路,1991年開通龍首北路西段,1992年拓寬北關正街,建成東西南北幹道。9、18、28路公共汽車和隴海鐵路穿越境內是西銅一級公路起點是往返西安咸陽國際機場的通衢。 建國初,北關街道隸西安市第11區,1955年划入未央區,1957年划入蓮湖區,1958年9月與紅廟坡辦事處合併,1959年又與紅廟坡辦事處分設。1966年更名為紅衛區大寨路人民公社,1972年改為北關人民公社,1978年恢復現名。1993年街道辦在編幹部23人。 轄境駐有陝西省氣象局、陝西省紡織品公司、陝西省國畫院、陝西省雕塑院、陝西省藝術研究所、陝西省農業展覽館、國家地礦部區域重力調查方法技術中心、金龍大酒店、南方大酒店及中學1所、小學3所、託兒所5所、幼兒園5所、醫院5家等單位65個。昔日荒郊農村已變成繁華城區。 街道自1955年開展生產自救,1957年有街辦企業4個,后逐年發展,1975年上交區管企業8個,職工850人,固定資產110萬元。1993年有企業13個,職工1752人,經營總收入3288.7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1907萬元,上繳稅金294.6萬元,實現利潤31.06萬元。其中輻條廠1991年產值200萬元,產品銷往11個省(區),並連續三年被評為重合同守信用文明單位。 油庫街居委會在民事調解工作方面,成績突出,1984~1993年調解各類糾紛252人次,舉辦精神文明和家庭科技教育學習班13期,參加普法教育450人次,評出五好家庭183戶,居民中的大部分糾紛及時在居委會得到解決,居民間互助友愛團結之風得到發揚。居委會曾多次受到市、區表彰,居委會主任張俊才被評為西安市先進個人。1984年8月,日本福岡縣高導檢察廳 廳長本田正率領的日本檢查、公證人訪華團,親至該居委會參觀訪問,給予好評。
北關周邊旅遊景點排行榜(圖文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