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鎮衛星地圖
載入中,請稍候...
青山簡介:鄉鎮青山鎮是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普安縣所轄的一個鎮,在黔西南中北部,普安縣南部,離州府興義市90餘公里,離縣城普安45km,歷史悠久,商業發達,曾譽為「頭青山,二者相,三龍廣」,名列「盤江八屬」三大集鎮之首。青山鎮文化豐富是黔西南的歷史名鎮,商貿名鎮,軍事名鎮,文化名鎮,教育名鎮。現為國家重點鎮,貴州省文明鎮,貴州省30個重點在建示範小城鎮。2 政區名稱來歷 早年為林深箐大之地,故名箐山,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名青山。位置 在。在縣境南部,東與興仁縣潘家莊、新龍場兩鎮毗連,南接樓下鎮,西抵雪浦鄉,北接新店鄉。人民政府駐下街社區,電話區號0859,郵政編碼561503,北離縣城47公里。政區沿革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4年)為普安縣忠順里。民國三年(1914年)為普安縣南一區,二十六年改為二區青山鎮。1950年1月設二區青山鎮人民解放委員會,5月改為二區人民政府;1953年3月設青山鎮人民政府屬第二區;1958年9月為紅旗人民公社;1959年1月為青山人民管理委員會;1961年8月為青山區公所,1962年6月撤銷後於1963年2月恢復,期間1961年9月下設青山人民公社;1968年3月設立青山區革命委員會及青山公社革命委員會;1979年4月復為青山區公所;1984年7月改設青山區青山鎮;1992年1月撤銷青山區公所設青山鎮;下設青山、金塘、新田3個管理區。含13村;2007年9月撤銷3個管理區,原13村合併成2個社區和5個村。政區劃分 2011年末轄青山、下街2個社區和營山、范家寨、下節河、歹蘇、黃家壩5個村;下設27個居民小組,70個村民小組。 2011年末,區域常住29190人,其中城鎮常住10990人,城鎮化率37.65%。另有流動1300餘人。中,男性15014人,佔51.44;女性14176人,佔48.56%;18歲以下9430人,佔32.31%;18~35歲8277人,佔28.35%;35~60歲8605人,佔29.48%;60歲以上2878人,佔9.86%。中以漢族為主,達21609人,佔74.03%;有回族、黎族、布依族、苗族、白族等15個少數民族,共7581人,佔25.97%;超過1000人的有回族、黎族2個少數民族,其中回族4133人,佔少數民族的54.52%;黎族1813人,佔23.92%。2011年出生率12‰,死亡率4‰,自然增長率8‰。 區域東西最大離9公里,南北最大離13.9公里,112平方公里。其中陸地111.34平方公里,佔99.41%;水域0.46平方公里,佔0.41%。密度為每平方公里260人。3 自然條件地形地貌 在雲貴高原向黔中過渡的梯級狀斜坡地帶,有地勢相對平坦的山地大壩子。主要山脈有西南向東北走向的卡子坡山,最高峰舊城市在東南部,海拔1888.8米,最低點在下節河村海馬,海拔1506.6米。水文 境內河流屬珠江流域南盤江水系,主要河道有下節河,總長3.5公里。有21個水庫和水塘,其中幸福水庫儲量860萬立方米,居全縣第一。礦藏及其他自然資源 境內礦產資源主要為煤炭,僅幸福煤田儲量就為3.5億噸。4 經濟農業 耕地23880畝,人均0.82畝。可利用草地22971.5畝,林地51897畝。農業生產總值取得較快發展,2013年農業總產達15867萬元,比上年增加20.1%,規模居全縣之首。 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為主,生產糧食3807噸,人均130.42千克,其中水稻953噸,玉米1322噸。主要經濟作物有烤煙、茶葉,2013年烤煙種植30000餘畝,產量5萬擔,產值6155萬元,茶葉種植10000畝。油料作物種植27300畝,產量4350噸,產值9000萬元;蔬菜種植1000畝,產量800噸,產值160萬元。 畜牧業以豬、牛、羊為主,2013年生豬飼養量2.01萬頭,年末存欄1萬頭;牛飼養量1.1萬頭,年末存欄0.42萬頭;羊飼養量0.35萬隻,年末存欄0.12萬隻;家禽年飼養量16.3萬羽,上市家禽9.6萬羽。2013年生產肉類2354噸。農民人均純收入達8718.1元,居全縣第一。工業 有砂石場9個,免燒磚廠6家。2013年完成工業總產值9962萬元,同比增長25%。商業貿易 2013年末有商業網點823個,從業人員5910人。2013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突破一億元,比上年增長30%。城鄉集貿市場1個,年成交額8124萬元。財政金融 2013年財政總收入2556.12萬元,比上年增加21.68%。有金融機構1家,年末各類存款餘額1.9億元,比上年增加27%。5 社會發展文化藝術 2011年末,有文化站1個,村級文化活動中心7處,各類圖書室1個,藏書2000冊。
青山周邊旅遊景點排行榜(圖文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