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鎮衛星地圖
載入中,請稍候...![江口衛星地圖 江口衛星地圖](https://i.meet99.cn/image/map/w/60d1f7e3ff386274d7ed23a0fff0cf67.jpg)
江口簡介:劍閣縣江口鎮在新縣城東南部聞溪河與嘉陵江的匯處,東與元壩區丁家鄉隔江相望,南連柏埡、木馬,西接聞溪鄉,北接高觀鄉,幅員68.85平方公里。含11個村1個居委會78個村(居)民小組,3839戶、為14691人。其中耕地15599.93畝(田8150畝、地7449.93畝),多梯田,梯地,土地肥沃,水資源豐富,適宜農作物生長,多柏樹,主產水稻、玉米、小麥、大豆、高梁、甘薯等,糧食總產超過1萬噸,人均佔有糧食700公斤。油料總產814噸,生豬出欄2.67萬頭,鄉鎮企業總收入實現2700萬元。江口場鎮下屬7個村屬亭子口電站建設淹沒區,移民搬遷準備工作正在有序開展,集鎮規模1萬人的新集鎮正在規劃建設之中2-4年以後江口場將成為嶄新的生產生活融為一體的集貿市場。 截至2009年底, 江口鎮 。 人均純收入達3127.6元,存款餘額7530萬元。鎮內有中學1所,中心小學1所,中心衛生院一所被評為甲級醫院。有江口場、太平廟兩個集貿中心,有高江、柏江、劍江三條柏油路分別與國道108線劍蒼線、縣城貫通。南北有張江公路(張王—江口),江口至元壩陳江鄉的虎青路。全鎮11個村由標準的油路和泥淬路相連總長達200餘公里。 江口依山傍水,風景秀美,民風淳樸,人傑地靈,尤其是江口水碼頭曾經遠近聞名,商賈雲集是古劍州水上運輸的主要通道。屬嘉陵江亭子口水利樞紐工程淹沒區,集鎮整體淹沒搬遷,即將啟動搬遷。遷建之後的江口將打造成為水上遊樂為主的旅遊重鎮。2 數據第五次普查數據: 14369 男 7542 女 6827 家庭戶戶數 3656 家庭戶(總) 1429 家庭戶男 7495 家庭戶女 6796 0-14歲(總) 368 0-14歲男 1968 0-14歲女 1713 15-64歲(總) 9859 15-64歲男 5172 15-64歲女 4687 65歲及以上(總) 829 65歲及以上男 402 65歲及以上女 427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13910 3 自然資源江口鎮屬低山地帶,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地形一般西北東南走向,海拔一般為660—850米,境內最高峰為西北邊緣的太平廟,主峰海拔為926米,嘉陵江自元壩進入境內,由北向南沿東部邊緣再流入元壩區,境內流長8公里,聞溪河自西向東橫穿而達江口注入嘉陵江境內流長8.5公里,江河所經之處切割較深,相對高差達30—40米。地勢低起伏較大,最低點馬達灣嘉陵江河床海拔414米,江口場海拔445米,境內年平均溫度16.3℃,無霜期290天,年降水量900毫米。4 歷史文化江口鎮是一個有史記載長達2000餘年的文化古鎮。它在公元前201年的年漢朝就是霞萌縣的治所,相繼在東晉的安帝,南北朝的宋、齊、梁,北魏的宣武帝,北周等朝晉安縣的治所,南宋設霞萌縣至元朝的至元二十四年隸入昭化,江口緊依嘉陵江自秦漢至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兩千多年間,都是嘉陵江流域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由於它在嘉陵江流域設置縣最早,故它在整個嘉陵江流域的場鎮中除保寧(閬中)順慶(南充)外,它是規模最大的一個,東自馬道院大溝邊,西至新禾村一組大溝邊,有學校、廟宇、會館、寨子門、烽火台、兵器庫、店鋪民居等,由於嘉陵江通航早,流域長,將中原、黃河的先進文化帶進了江口帶進了西蜀,從上世紀的90年代至本世紀2003年在本地及嘉陵江故河道中出土的秦磚及船骸,王莽時期的錢幣,70年代炸掉的烽火台等就足以證明江口的歷史歲月。嘉陵江是一條內陸通江通海的水上絲綢之路,也是唯一一條避開難於上青天的旱蜀道,自陽平關至重慶的水上蜀道。公元756年唐玄宗避安史之亂幸蜀就是從陽平關棄車馬乘船至江口經木馬、劍閣、梓漳、綿陽至天回鎮,再經劍門走旱蜀道返回長安,並在劍門時留下墨寶。 江口也是兵家的戰略要地,在明禎十年十月(1044年左右)左右農民軍首領李自成、混天星、過天星兵分三路寇四川,因官兵塞石牛道不得過,問道江口襲陷劍州其間對江口場鎮進行了報復性的燒殺,將長約4公里長的街道幾乎燒毀殆盡,一九三五年紅四方面軍長征強渡嘉陵江這裡也是強渡渡口之一,解放后江口擔負著全縣乃至梓潼、江油的的公糧收儲調運任務,保障了川北行署、沿江市縣和重慶市的糧食供應。為了按時如期調運,把江口作為川北物資集散地和重要轉運港口,)II北行署特在江口段設立船業工會,保障了運輸的暢通。5 發展由於行政體制的改革,但它仍然是原江口行政區所轄鄉鎮及元壩區的陳江、丁家、黃龍的經濟、文化中心。 1、經濟:江口場鎮,現有常住5000餘人,農村信用社、郵政儲蓄銀行各一家,從事商業、建築、修造、修理加工、釀造等企業300餘家行商攤點100餘家,年產值及營業額上億元,創稅近百萬元,本鎮農副產品及畜產品,產值近2億多元。 2、文化事業:有中學、小學、幼兒園各一所,衛生院、醫療門診六家,在校學生二千餘人,教職員工近百人,衛生院住院床位20個,醫護人員近50餘人,能做中小型手術,CT,X光、心電圖 設備齊全。 3、交通:有方便的交通網路,南經柏江路19公里至劍蒼路,西至108國道39公里,北經高江路達綿廣高速48公里,一條順江公路下通合林上達昭化古城,雖年久失修,尚可通車,只有東面離212國道僅19公里,因嘉陵江阻塞不得過而望江興嘆,故江口的交通斷了東面。 4、嘉陵江大橋:江口上離廣元約90公里,下離蒼溪約90公里,正好處於亭子口水利樞紐工程的中間地段,在這約180公里的河段中沒有一座跨江大橋,只虎跳有一輪渡,一遇洪水大風就得停渡,故不適應經濟發展和廣大人民群眾出行的需要。 江口是革命老區,丁家、黃龍等也是革命老區
江口周邊旅遊景點排行榜(圖文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