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鎮衛星地圖
載入中,請稍候...
和平簡介:和平鎮在藤縣西北部,東、南面與蒙江鎮相鄰,西與平南縣丹竹鎮交接,北接太平鎮。1957年前屬第九區 和平鎮 。 (曾稱蒙江區)管轄。1958年成立和平鄉又名和平公社。1963年改稱和平區,1968年復稱為和平公社,1984年改稱和平鄉,1990年10月又撤鄉設鎮沿至現今,因鎮駐地得名。 鎮政府駐地離藤縣縣城 55公里,至梧州市 85 公里,離南寧市360公里,水陸交通便利。 全鎮現有17個村委會和1個社區居民委員會,682個村(居)民小組,75223人, 區域172.95平方公里,耕地44,141畝,其中水田32,208畝。2 自然環境和平鎮地屬丘陵,和平、石橋兩個小盆地,土地比較平坦,土質肥沃。在亞熱帶,氣候溫和,雨量充足。發源於蒙山縣的屯江(蒙江)從太平鎮安福村入境,流經新良、木依、石橋、屯江、志成、新平、平竹、欖莫、都坡等十一個村街,然後流入蒙江鎮,境內流程25公里。較高的山北有皇帝殿,海拔414.4米;西有雞籠崖,海拔438.9米。3 交通和平鎮有省道、縣道、鄉道縱橫交錯,陸路水路交通繁榮。容(縣)太(平)三級油路橫貫境內北部,蒙(蒙江鎮)大(和平鎮志成大平嶺)公路從全鎮中心地帶穿過。90年代以來,全鎮大力發展交通事業,至今共投入資金125萬元,投入6.6萬工日修路。全鎮修築四級公路3條共21.5公里,等外公路5條共26.5公里,實現了村村通公路,村村通汽車。水路交通主要是溝通屯江兩岸的橫水渡船。全鎮現有渡口九處共16條船。義渡有練村、都坡、廣村、五屯共四隻船。竹村還建有聯營渡口碼頭,可載中拖以下機動車過江。4 水利設施較大的水利工程有和平電站,有發電機6台,電站裝機容量6750千瓦,每小時發電7000瓦。還有1970年興建的羅意灘「七一」泵站,兩站有效灌溉11000畝,座洞水庫蓄水量為315萬立方米,可灌溉屯江、座洞、志成、新平、陳塘、龍塘、雙垌等七個村的農田6000多畝。境內另有星羅棋布的山塘水庫43座,田頭水井1760口。5 經濟情況農業 農業是全鎮的主要經濟來源。90 年代中後期進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打破了傳統的種植模式,優化種植結構,採用「立體種植技術」,實施「萬畝億元工程」,使全鎮農業取得了很大的發展。主要經濟作物有水稻,種植廣,產量高,質量好。2006年全鎮水稻種植為41600畝(兩造),總產量達2080 噸,優質稻種植比例達80%以上。還有特色農產品香芋、粉葛、肉姜、西瓜。香芋個大皮薄,肉質細膩,營養豐富,甘香醇美;粉葛肉粘稠細膩,清香爽口,營養健身;肉姜色澤鮮亮、肉質細嫩、辛辣彌香、爽脆可口;無籽西瓜外型美觀,汁多渣少,爽脆蜜味。這四大農產品在國內外市場享有盛譽,形成了和平的品牌。另外,屯江魚苗、雞咀坡養鱉、雙垌楊桃、平溪蘿蔔、練村冬瓜、官羅蜜柑等,也各有特色,深受廣大顧客商家的喜愛。畜牧業 以養殖豬、牛、家禽為主。和平鎮千家萬戶飼養的咀黃、毛黃、腳黃的三黃雞,體形美觀,體重適中,肉質香甜可口是和平一大名產是兩廣和港澳餐桌席上佳肴是藤縣活雞出口的主要基地。和平鎮的養豬業,品種優良,防疫保障,飼養得法,肥瘦得當,豬源充足,客戶歡迎。鎮食品站、畜牧站、個體收購戶外運廣東等地的活豬,每年都有三四萬頭。扶植專業養殖戶,畜牧業迅速發展。2006年生豬存欄 7.8萬頭,牛存欄 0.3萬頭,家禽存欄 28.4萬羽,水產品年產量2175噸。林業 主要以松樹、杉樹為主,至2006年年末,全鎮有林山地 9316.8 公頃,林木蓄積量11.75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 61.8% ,年產松脂可達130 萬斤;竹子主要種植篙竹,每年產竹10萬根。龍眼、荔枝種植2.8萬多畝,每年盛產龍眼、荔枝 160萬斤。6 郵電通訊1992年起建衛星電視地面接收站,在和平街開始有有線電視,累計投入資金70多萬元,覆蓋率達到80%,普及率達60%以上。至1999年末,實現村村通廣播電視,有電視主幹線路共65.5公里,放大器161隻,發展有線電視2000多台(戶)。1993年開始通程式控制電話、無線電尋呼。1994年有行動電話通訊。至1999年全鎮實現村村通程式控制電話。至 2006 年移動通訊網已覆蓋全鎮;全鎮固定電話用戶有7054 戶;電信寬頻用戶也已達到158 戶;全鎮的大多數村,已經開通寬頻上網業務。7 鄉鎮企業70年代以前,鄉鎮企業主要是林場、紅磚廠、罐頭食品廠等社隊企業。1991年以來,隨著建築、養殖、交通運輸業的興起,成立了農牧公司、飼料廠、建築公司、加油站等集體企業,引進外資改建紅磚廠,開發重晶石礦。同時,大力發展個體經濟、私營等非公有企業,積極引導農民從事第三產業
和平周邊旅遊景點排行榜(圖文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