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關鎮衛星地圖
載入中,請稍候...
城關簡介:偃師城關鎮 偃師市城關鎮在市區,北依邙山,南傍洛河,歷史悠久,文化燦爛(西有詩聖杜甫墓,中有屍鄉溝商城遺址),環境優美,交通便利。全鎮48.6平方公里,耕地3.2萬畝。含22個村,4.3萬人。
偃師市城關鎮系偃師市人民政府駐地,南臨洛河,北依邙山,西離洛陽市30公里,東離鄭州90公里,在鄭洛交通要衝,48.6平方公里。隴海鐵路、207、310國道、開洛高速公路穿境而過,交通便利,通訊快捷,各項基礎設備建設良好,全鎮轄22個村,1個居委會,5.2萬人,耕地1930公頃。素有「中原鞋城」、「洛陽首富」、「河南納稅第一鎮」的美譽是偃師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民國25年縣治遷至與槐廟北部毗連的新城,因槐廟交通便利,商業增加,逐漸發展成鎮。當時僅有五條短而窄的土街。1948年在自然鎮的基礎上成立槐廟鎮,鎮政府駐地槐廟村,歸一區管轄。1953年改屬二區管轄。1956年撤區,改鎮為槐廟中心鄉。含槐廟、老城、西(寺庄)后(庄)、杜樓4個鄉。后取消中心鄉,改槐廟為大鄉。含槐廟、西后兩個小鄉。1957年槐廟併入老城鄉。1958年屬老城公社管轄。1961年增設老城區槐廟鎮人民公社。含槐廟、新城兩個大隊和城區。同年又改為槐廟鎮。含槐廟、新城、新新、東寺庄、西寺庄、高庄、後庄、石硤、窯頭等9個大隊。1962年併入城關公社。1964年單獨設鎮,因區域靠近縣城,故名城關鎮。1968年撤鎮,併入城關公社。1981年6月恢復城關鎮,鎮政府駐地縣城槐新路南段。1985年鎮轄縣城和槐廟、新城、新新3個村,39個村民組。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玉米、紅薯、棉花等。工業有機械、建築、化工、製鞋、印刷、塑料、傢具、電線、食品等。鎮辦小學2所,初中1所。2 區域代碼區域 新新、北窯、北關、城西、許庄
偃師市城關鎮系偃師市人民政府駐地,南臨洛河,北依邙山,西離洛陽市30公里,東離鄭州90公里,在鄭洛交通要衝,48.6平方公里。隴海鐵路、207、310國道、開洛高速公路穿境而過,交通便利,通訊快捷,各項基礎設備建設良好,全鎮轄22個村,1個居委會,5.2萬人,耕地1930公頃。素有「中原鞋城」、「洛陽首富」、「河南納稅第一鎮」的美譽是偃師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民國25年縣治遷至與槐廟北部毗連的新城,因槐廟交通便利,商業增加,逐漸發展成鎮。當時僅有五條短而窄的土街。1948年在自然鎮的基礎上成立槐廟鎮,鎮政府駐地槐廟村,歸一區管轄。1953年改屬二區管轄。1956年撤區,改鎮為槐廟中心鄉。含槐廟、老城、西(寺庄)后(庄)、杜樓4個鄉。后取消中心鄉,改槐廟為大鄉。含槐廟、西后兩個小鄉。1957年槐廟併入老城鄉。1958年屬老城公社管轄。1961年增設老城區槐廟鎮人民公社。含槐廟、新城兩個大隊和城區。同年又改為槐廟鎮。含槐廟、新城、新新、東寺庄、西寺庄、高庄、後庄、石硤、窯頭等9個大隊。1962年併入城關公社。1964年單獨設鎮,因區域靠近縣城,故名城關鎮。1968年撤鎮,併入城關公社。1981年6月恢復城關鎮,鎮政府駐地縣城槐新路南段。1985年鎮轄縣城和槐廟、新城、新新3個村,39個村民組。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玉米、紅薯、棉花等。工業有機械、建築、化工、製鞋、印刷、塑料、傢具、電線、食品等。鎮辦小學2所,初中1所。2 區域代碼區域 新新、北窯、北關、城西、許庄
城關周邊旅遊景點排行榜(圖文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