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鎮衛星地圖
載入中,請稍候...
永安簡介:永安鎮在墾利縣東部,機關駐永安村,離縣城17公里。全鎮地勢西高東低,地面高程為海拔3~5米,屬退海之地。東臨渤海,北與西宋鄉、黃河口鎮交接,西與墾利鎮為鄰,南與東營市東營區相接。該鎮東西最大橫離22.5公里,南北最大縱離16.5公里,446平方公里,耕地5223公頃,海岸線長35公里。 。 2 由來、沿革永安鎮以機關駐地永安村而得名。1941年為墾區一區(後為永安區)是當時清河區黨政軍機關駐地。1956年3月,劃歸廣饒縣,1958年11月,劃歸孤島公社,稱永安分社。墾利縣建制恢復后,稱永安公社。1984年7月,改稱永安鄉。2001年2月10日,由原永安鄉、下鎮鄉合併形成永安鎮。3 歷史抗日戰爭時期,永安鎮為墾區抗日根據地核心。1941年由八路軍山東縱隊第三旅遷入今永安鎮境。之後,清河區黨委、行署、軍區後勤機關及各生產單位、學校和文化團體等陸續遷到以八大組為中心的墾區農村。墾區根據地利用當地豐富資源開展大生產運動。同時,創辦後方醫院、子弟學校等,成為墾區經濟、文化、政治中心。八大組(現永安鎮政府駐地)是清河區抗日根據地的中心,被譽為山東的「小延安」。許世友、景曉村、楊國夫、李人鳳等領導人曾經在這裡戰鬥過。馬耀南、岳拙園等革命先烈英雄事迹在當地婦孺皆知。 為告慰前輩,激勵後人,近年來,永安鎮投資數萬元建成了渤海墾區革命紀念館。項目分渤海墾區紀念館、墾區文化廣場和紅色實景園3部分,分別突出「展」「喻」「現」3個特色板塊。建築3200平方米,內設9個展廳、1個報告廳和部分紅色文化設施。其中,圖片584幅,實物763件。紀念公園項目的建設,使紅色旅遊興起是當地群眾傳統教育的重要陣地。 革命(4張) 4 旅遊資源永安鎮旅遊資源獨特,發展旅遊業優勢十分突出。一是神奇的黃河入海口。黃龍入海的壯觀,河海交匯的雄渾,長河落日的靜美,珠聯璧合,堪稱奇觀;黃河以每年3至5公里的速度填海造陸,真實再現了「滄海桑田」的神話是共和國最年輕的土地。世界上只有一條黃河,只有一個黃河入海口,黃河入海口就在墾利,這成為我們發展旅遊業的最大優勢和品牌。二是最年輕的濕地生態系統。黃河三角洲15.3萬公頃的新淤地是我國暖溫帶最年輕、最完整、最典型的濕地生態系統,被確定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同時是聯合國環境署重點保護的全球13處濕地之一。作為全國最大的河口三角洲自然保護區是東北亞內陸和環西太平洋鳥類遷徙的重要中轉站、越冬棲息場所和繁殖地。區內地勢平坦,土地遼闊,植被茂盛,狐兔出沒,百鳥雲集,被譽為黃河口的「塞外」,鳥類的「天堂」,加上萬頃人工刺槐林、天然檉柳林、浩浩蘆葦盪、茫茫白灘地,構成「新、奇、野、曠」的壯美景觀。三是獨特的石油工業文化。黃河三角洲地下蘊藏著豐富的油氣資源,林立的鑽機、雄偉的孤東海堤、海上石油鑽井平台,形成了一幅富有魅力的油區景觀。四是別具一格的渤海海岸。海岸線長89.75公里,綿延幾十公里的人造圍海大堤,鎮海鎖浪,宛如海上長城。經過改造的紅光漁港,白天漁船穿梭,夜晚漁火點點。黃河口附近海域盛產黃河刀魚、文蛤、對蝦等名優海產品,素有「百魚之鄉」、「對蝦之鄉」的美譽。五是新生帶上的抗日根據地。這裡是抗日戰爭時期著名的清河根據地是當時山東平原游擊戰爭的大後方,許世友、楊國夫、馬千里等老一輩革命家都曾在這裡戰鬥過,永安舊稱「八大組」,素有墾區「小延安」之稱。居民來自四面八方,在長期的革命實踐和開發建設中,形成了內涵豐富、特色鮮明的墾區文化。六是荒鹼灘上的生態觀光園。 近年來,大力發展綠色生態農業,建成了萬畝河蟹園、萬畝蜜桃園、萬畝冬棗園,成為發展觀光農業的良好載體。七是具有視覺感染力的黃河大橋景區。縣城背靠黃河,春夏秋三季,大堤上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空氣清新,在這裡既可領略「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還」的磅礴氣勢,還可欣賞大橋飛架黃河天塹的壯觀景象。八是日益突出的區位交通優勢。墾利在環渤海經濟帶與沿黃經濟帶結合部是山東加工製造業基地和半島城市群的重要組成部分,開發建設已日益引起國內外的廣泛關注。有三座黃河大橋,東青高速公路和正在建設的環渤海高速公路,市北外環、永莘路等交通幹線縱橫交錯,四通八達是全省公路密度最大的地區之一。東營永安機場座落境內,南離東營火車站僅15分鐘車程,北離國家級一類開放口岸東營海港90公里,海陸空立體交通網路體系已初步形成。 隨著當今生態旅遊熱的迅速興起,神奇的黃河口自然風光已成為極具吸引力的旅遊熱點。2005年黃河口旅遊南線被省政府命名為全省重點開發的八條旅遊線路之一,黃河入海口景觀被評為「山東省十大魅力景點」之一,黃河三角洲被評為全國102個「最美的地方
永安周邊旅遊景點排行榜(圖文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