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源靈空山介紹: 沁源靈空山,原名九頂山,后因佛教活動而改名為「靈空山」,相傳唐懿宗第四子李侃在此創建道場,並圓寂於此。它集華山之險,廬山之秀,黃山之奇,泰山之雄為一身,通體透出一種洒脫縹緲的空靈神韻,被無數慕名而來觀光的遊客譽為「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一處詩畫世界」,是山西沁源縣境內一座古老的佛教名山。靈空山海拔1600-1850米之間,最高山峰海拔1953米。山岩地質為寒武紀石灰岩,由於構造運動強烈,地殼發生變異,大面積基岩裸露,溝谷切割較深。山中心三條溝壑交匯,形成一處奇險的深谷。山岩之上為第四紀老黃土覆蓋,適宜植物生長且雨量充足,所以林木鬱鬱蔥蔥,山花野草遍地。山中岩洞較多,險峰競秀,幽靜奇特,樓閣林立,殿宇高懸,聖壽寺內鐘聲飄渺,空谷回音。千百年來,眾多遊客慕名前往,領略大自然的神奇的造化,占神韻,保福祿,得壽喜,是一片佛國勝地。
沁源靈空山景點:靈空山風景區位於沁源縣西30公里處的靈空山鎮境內,屬太岳山系,總面積15.44平方公里。地貌特點形似一個碩大的蘑菇狀,中間由三條峽谷交匯,呈「丫」形分佈,其中風洞溝峽谷較長,約5公里,草溝和將軍墓溝各3.5公里。景觀包括「世界油松之王」九鼎松(九桿旗),古松「一爐香」、「三大王」、「招手鬆」、「一佛二菩薩」、「哼哈二將」、「四朝雲杉」等珍奇古樹,巒橋、 仙橋 、茅庵、東鐘樓、唐王祠、凈身窯、文殊殿、宋代石刻、五龍廟等「聖壽寺」六院,唐王寨、藏兵洞、捨身崖、一線天、將軍墓等名人古迹,登雲路、甘露泉、 卧龍洞、十八盤、 風洞、螺旋口、疊翠峰等自然盛景,以及蟠桃凹、五龍池、 蓋海洞、 五龍洞、龍母洞、龍脊、龍膽、龍尾等傳說和自然相結合的景點。靈空山名勝古稱十景,即東鐘樓、十八盤、甘露泉、茅庵、凈身窯、五龍池、蓋海洞、捨身崖、鬚眉山、仙巒橋,皆有碑文記敘,也有詩詞詠嘆,至今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