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賓川雞足山介紹: 賓川雞足山是我國五大佛教名山之一、東南亞著名的佛教聖地、中國漢傳藏傳佛教交匯地和世界佛教禪宗發源地,又以「四觀八景」的奇風異彩名冠於世,素有「雞足奇秀甲天下」、「靈山佛都、旅遊勝地」、「天開佛國」、「華夏第一佛山」等美譽。
大理賓川雞足山景點:雞足山景區位於大理白族自治州賓川縣煉洞鄉境內,又名九曲崖、青巔山,景區總面積2822公頃,最高海拔3248米,因其前列三峰,后拖一嶺,形如雞足,故名雞足山。
雞足山在古代因遠離中央,「古帝巡狩弗逾四岳,神禹窮源不越岷山」,「秦皇東封,漢后西祀,亦惟汾陰社首」,「又況文人墨客之不能及遠」,故「荒徼無轍跡」,「前賢紀述寥寥」,甚至宋臣撰洞天福地記滇南名勝,亦「見斥不錄」。雖然如此人跡罕至,但雞足山的佛教文化在蜀漢時便已傳入,時山中建有小庵;唐代玄奘《大唐西域記》載:「迦葉承旨主持正法,結集既已,至第二十年,厭世無常,將入寂滅,乃往雞足山。」迦葉是釋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其入定的雞足山實際在印度境內的摩揭陀國,中國之雞足山由僧人附會、仿造而來,同時也作為迦葉道場載入中國釋史;至明代,山上僧尼雲集,佛事最為鼎盛;至清代,這裡還有寺36所,庵72所,盛時常住僧尼5000人以上。
佛教在雞足山的發展,其一可能與南方的開發有關,南宋政治中心南移,雞足山漸為更多的人所知,至明代這裡就更加著名了;其二,許多僧人奔迦葉道場而來;其三,這裡的自然環境幽偏僻而美,適宜靜修;其四,這裡是漢地佛教、藏傳佛教和雲南上座部佛教薈萃之所。
雞足山共有40座奇山,30座險峰,34座崖壁,45個幽洞,泉潭百餘處,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相映增輝,山中有一鳥(念佛鳥——燒香雀)、二茶(獅子頭、通片草茶花)、三龍(龍棕、龍竹、龍爪杜鵑)、四觀(東日、西海、南雲、北雪)、五杉(冷杉、油杉、柳杉、紅豆杉、杉木)、六珍(香筍、冷菌、板栗、岩參、香菌、銀耳)、七獸(猴子、岩羊、獐子、豹、熊、野豬、鹿)、八景(天柱佛光、華首晴雷、蒼山積雪、洱海回嵐、飛瀑穿雲、萬壑松濤、重崖返照、塔院秋月)等眾多景觀景點。
雞足山在古代因遠離中央,「古帝巡狩弗逾四岳,神禹窮源不越岷山」,「秦皇東封,漢后西祀,亦惟汾陰社首」,「又況文人墨客之不能及遠」,故「荒徼無轍跡」,「前賢紀述寥寥」,甚至宋臣撰洞天福地記滇南名勝,亦「見斥不錄」。雖然如此人跡罕至,但雞足山的佛教文化在蜀漢時便已傳入,時山中建有小庵;唐代玄奘《大唐西域記》載:「迦葉承旨主持正法,結集既已,至第二十年,厭世無常,將入寂滅,乃往雞足山。」迦葉是釋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其入定的雞足山實際在印度境內的摩揭陀國,中國之雞足山由僧人附會、仿造而來,同時也作為迦葉道場載入中國釋史;至明代,山上僧尼雲集,佛事最為鼎盛;至清代,這裡還有寺36所,庵72所,盛時常住僧尼5000人以上。
佛教在雞足山的發展,其一可能與南方的開發有關,南宋政治中心南移,雞足山漸為更多的人所知,至明代這裡就更加著名了;其二,許多僧人奔迦葉道場而來;其三,這裡的自然環境幽偏僻而美,適宜靜修;其四,這裡是漢地佛教、藏傳佛教和雲南上座部佛教薈萃之所。
雞足山共有40座奇山,30座險峰,34座崖壁,45個幽洞,泉潭百餘處,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相映增輝,山中有一鳥(念佛鳥——燒香雀)、二茶(獅子頭、通片草茶花)、三龍(龍棕、龍竹、龍爪杜鵑)、四觀(東日、西海、南雲、北雪)、五杉(冷杉、油杉、柳杉、紅豆杉、杉木)、六珍(香筍、冷菌、板栗、岩參、香菌、銀耳)、七獸(猴子、岩羊、獐子、豹、熊、野豬、鹿)、八景(天柱佛光、華首晴雷、蒼山積雪、洱海回嵐、飛瀑穿雲、萬壑松濤、重崖返照、塔院秋月)等眾多景觀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