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豐鎮衛星地圖
載入中,請稍候...
安豐簡介:安豐鎮始建於唐開元年間(公元713年),在宋代名相范仲淹建造的范公堤(今204國道)畔,在里下河與沿海交接處。古以商賈雲集而聞名,今以經濟騰飛而獲譽。是明代哲學家、泰州學派創始人王艮、清代布衣詩人吳嘉紀的故鄉,現為江蘇省文明鎮、江蘇省重點中心鎮、江蘇省科技示範鎮、江蘇省新型示範鎮。安豐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區域優勢,鹽通高速公路、新長鐵路穿鎮而過。204國道與弶溱省道在此交匯,離上海、南京、蘇州、無錫等大中城市僅兩小時左右車程。 安豐71.2平方公里,5.4萬人,農產品資源豐富,工業經濟具有較強的發展基礎。種植業以高效、優質、高產為目標,實行區域化生產是糧食、棉花、蠶繭、食用菌生產基地。多種經營生產獨領風騷,山羊、家禽、水產養殖富有特色。工業生產形成了以名力、銀花、森森等多家紡織企業為骨幹的支柱產業。第三產業十分發達,有年成交額超億元的山羊市場、農副產品批發市場、裝飾城、鋼材市場等。工業規劃區構成南、北兩園格局,投資開發前景良好。香港十大紫荊勳章獲得者查濟民先生投資三億元人民幣興建的東台名力紡織有限公司及其他項目紛紛在園區落戶投產,促進了地方經濟的騰飛。2 歷史沿革 安豐原為海濱斥鹵之地,早在西漢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已經形成陸地,為古揚州屬地,因瀕臨滄海,常遭海濤侵襲,初名東淘。 唐太宗貞觀十八年(公元644年),因倭寇和海匪時常登岸人侵襲百姓唐太宗,意欲東征,委派大將軍薛仁貴作戰前準備。薛仁貴在東淘這片緊臨大海的海灘上開挖了2平方多公里的水系八卦陣,訓練軍隊,跨海平倭,留下遺迹,對日後安豐經濟和文化的發展產生了獨特的催生作用。 南唐升元元年(公元937年),東台設置海陵監,監管南北八大鹽場,安豐始為小淘場,亦稱小淘浦。宋天聖五年(公元1027年)至天聖十年(1033),西溪鹽倉監范仲淹與江淮制置發運使張綸、淮南轉運使胡令儀合力率領民眾修成全長143里,世稱范公堤的捍海堰,范公堤安豐段長約9.5公里,堤底部闊三丈,面闊一丈,高1丈五尺,壁身用磚砌成。不僅為鹽民創造了安居樂業、豐衣足食的生產生活環境,而且將「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精神播撒進安豐人民心中,從此「東淘」更名為安豐。后安豐專門建「三賢祠」以資紀念。 明代安豐成為聞名天下的「淮南中十場」鹽場之一。明清以來,安豐鎮區建成了南北七華里的古街,北起下灶星月橋,南至鹽埧盈寧橋,遍布著「九壩十三巷七十二廟堂」的繁榮景象。四方商賈雲集,店行坊館星羅棋布,八百多家大小鋪面,二千多人經營徽州的茶葉、油漆,江浙的綢布、江西的瓷器,中原的旱煙,遠近各地的南北貨。全場灶戶19000多戶,灶丁48000多人。明清經濟繁榮時期,孕育了安豐燦爛的文化。 東台市轄鎮。1912年為安豐市,1949年10月成立安豐區政府,1952年9月改稱安豐區人民政府,1954年5月改稱安豐鎮人民政府,1968年4月改稱安豐公社革委會,1980年8月改稱安豐公社管委會,1983年8月改稱安豐鄉人民政府,1984年4月改稱安豐鎮人民政府。3 行政區劃65平方公里,5.4萬。204國道、安時公路過境。串場河、通榆河縱橫境內。含新安、紅星、五灶、先進、新一、丰南、一灶、榆東、洋窪、聯合、九橋、安東、一場、通榆、材尖、竹園、蘆東、豐西、秦園、季庄、前進、東光、興民、安明、光明、大明、東風、大港、下灶、表灶30個村委會和民主、建設、立新、東風、大港5個居委會。農業以種養業為主。鎮村辦企業有機械、棉紡、化工、煉油、磚瓦、印刷、編織等。江蘇油田試采一廠設境內。4 安豐文化早在500多年前,我國東南一帶崇尚「家有王氏之書,人傳安豐之學」。「王氏」——鹽民出身的明代哲學家王艮、「安豐」——王艮的故里,蘇北通榆文化帶上的千年古鎮、「安豐之學」——王艮提出的「百姓日用即道」、「以百姓日用之道為本」的樸素唯物主義命題。可見,當時安豐經濟之繁榮,文化之燦爛,王艮思想影響範圍之廣大。 安豐文化景觀(20張) 安豐這塊古老的地方,有著悠久的歷史,最早的文字記載起於離今1280年的唐開元元年(713年)。據考,安豐初名東淘,地瀕滄海,常遭海濤侵襲,致使地方不寧,民不聊生。至北宋仁宗天聖五年(1027年),西溪鹽倉監范仲淹率民夫,修海堤,以擋海潮,方改名安豐。「安」寓安居樂業之意,「豐」寄豐衣足食之願。為實現安居樂業,豐衣足食之願望,安豐人民搏擊海濤,燒囟煎鹽,推動了歷史前進。至清嘉慶年間,安豐已有19694家灶戶,48413名灶丁。鹽業發達帶來集鎮繁榮、商業興旺,形成了一條南北走向的七里長街,路面皆磚石鋪砌而成。街道兩旁,屋宇鱗疊,商賈輻輳。街道東側海河為水路鹽運要道;街西串場河直達長江。街道兩側有東西貫能通巷道13條,兩河之上架設16座橋樑,交通運輸十分便利,遠近商賈,雲集於此,店、行
安豐周邊旅遊景點排行榜(圖文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