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建築博物館旅遊攻略 之 慶成宮(15/共23頁)
慶成宮介紹:位於內壇東門外迤北,是皇帝在行耕耘禮后,休息和犒營隨從百官茶果的地方,在明代及清初稱為齋宮,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改稱慶成宮。
宮殿坐北朝南,內宮南牆有五座石券門、左右各一座掖門;外宮南牆有五座石券門,門均為綠琉璃筒瓦歇山頂,磚砌仿木結構,單昂三踩琉璃斗拱,四周圍以石護欄,前後三出階,正中為御睡。宮內有正殿,綠琉璃筒瓦廡殿頂,面闊五間,通寬23.8米,通進深9.1米;單翹單昂五踩斗拱,額枋為和璽彩畫,崇基石欄,前、左、右三面出階九級;前有月台,漢白玉石護欄圍護,台上有日晷、時辰牌亭各一座。後殿在正殿之北,又稱寢殿,綠琉璃筒瓦廡殿頂,面闊五間,單昂三踩斗拱,和璽彩畫。配殿,在寢殿前之東西,綠琉璃筒瓦懸山卷棚頂,面闊三間,一斗三升斗拱。
宮殿坐北朝南,內宮南牆有五座石券門、左右各一座掖門;外宮南牆有五座石券門,門均為綠琉璃筒瓦歇山頂,磚砌仿木結構,單昂三踩琉璃斗拱,四周圍以石護欄,前後三出階,正中為御睡。宮內有正殿,綠琉璃筒瓦廡殿頂,面闊五間,通寬23.8米,通進深9.1米;單翹單昂五踩斗拱,額枋為和璽彩畫,崇基石欄,前、左、右三面出階九級;前有月台,漢白玉石護欄圍護,台上有日晷、時辰牌亭各一座。後殿在正殿之北,又稱寢殿,綠琉璃筒瓦廡殿頂,面闊五間,單昂三踩斗拱,和璽彩畫。配殿,在寢殿前之東西,綠琉璃筒瓦懸山卷棚頂,面闊三間,一斗三升斗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