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博物院旅遊攻略 之 刖人守囿車(29/共31頁)
刖人守囿車介紹:西周時為了加強奴隸主階級統治的穩固,有著名目繁多的針對奴隸的酷刑,《周禮》上曾經有「刖人使守囿」的記載,即是讓被施以刖刑的奴隸看護貴族園林、苑囿的意思。「刖刑」,是砍掉受刑人左腳的一種僅次於死刑的殘忍刑罰,有學者認為,這樣做是為了防止奴隸的逃亡,便於奴隸主的管理,而且西周時期往往把受刖刑的奴隸隨葬在奴隸主的墓中,表明了當時的刑罰制度和階級壓迫。這件1989年出土于山西省聞喜縣上郭村的春秋時期的國寶「刖人守囿」車,正是「刖人使守囿」的生動體現。在這個通高9.1厘米,長13.7厘米,寬11.3厘米,僅用一隻手掌就能托起的小型青銅器件上,一輛車的形象躍然眼前,在車的一側門扇上,站立著一個頭戴尖帽的「刖人」,他的左腳已經永遠地失去了,在他所扶持的車身上,鑄造了大大小小一共14種動物形象,飛禽走獸,猴、鳥、虎、豹,無所不有,這正是只有貴族才能觀賞、圍獵的園林——「囿」的形象表示,這些形態各異、生動有趣的動物形象構件,不僅美觀,而且大多能夠自由轉動,當時的工匠開動高超的設計思路,先將這些構件單獨鑄造,然後再組合起來,這樣就形成了這件現存獨一無二的國寶「刖人守囿」車——而實際上,車只不過是器物為了增強娛樂性的形象,這件器物的真正用途是貴族用以盛放雜器的一件小小方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