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東大孤山景區旅遊攻略 之 觀海亭和安部仲麻呂遺迹碑(20/共25頁)
觀海亭和安部仲麻呂遺迹碑介紹:大孤山觀海亭下有一塊「安部仲麻呂遺迹」碑,為原大孤山廟住持胡然方於一九三四年所立。
安部仲麻呂(一作阿倍仲麻呂),大和人,生於701年。日本奈良時代的遣唐留學生。唐(玄宗)天寶四年(717年),安部仲麻呂與後來採用漢字楷書偏旁創造了片假名的日本文字之父的吉備真備等人一同來到中國唐朝的都城長安(今西安)。安部仲麻呂來長安后,起初取漢名朝臣仲滿,后改為朝(晁)衡,在太學學習,善詩文,與大詩人李白、王維多有唱和。唐天寶十二年(753年),安部仲 麻 呂渡海東歸,途中遭遇風暴,漂流到安南(越南)。李白聽到他已遇難的傳說后,曾寫《哭晁卿衡》一詩哀悼說:「日本晁卿辭帝都,征帆一片繞蓬壺;明月不歸沉碧海,白雲愁色滿蒼梧。」後來,安部仲麻呂重返長安,留在唐朝做官,曾任左散騎常侍、鎮南都護。唐(代宗)大曆四年(770年),卒於中國。現在西安興慶宮公園內,建有「阿倍仲麻呂紀念碑」。傳說中的安部仲麻呂卻曾有兩次渡海東歸未果的經歷,其中一次是在黃海翻船而被漁民救起的,他來過大鹿島,到過大孤山。
安部仲麻呂(一作阿倍仲麻呂),大和人,生於701年。日本奈良時代的遣唐留學生。唐(玄宗)天寶四年(717年),安部仲麻呂與後來採用漢字楷書偏旁創造了片假名的日本文字之父的吉備真備等人一同來到中國唐朝的都城長安(今西安)。安部仲麻呂來長安后,起初取漢名朝臣仲滿,后改為朝(晁)衡,在太學學習,善詩文,與大詩人李白、王維多有唱和。唐天寶十二年(753年),安部仲 麻 呂渡海東歸,途中遭遇風暴,漂流到安南(越南)。李白聽到他已遇難的傳說后,曾寫《哭晁卿衡》一詩哀悼說:「日本晁卿辭帝都,征帆一片繞蓬壺;明月不歸沉碧海,白雲愁色滿蒼梧。」後來,安部仲麻呂重返長安,留在唐朝做官,曾任左散騎常侍、鎮南都護。唐(代宗)大曆四年(770年),卒於中國。現在西安興慶宮公園內,建有「阿倍仲麻呂紀念碑」。傳說中的安部仲麻呂卻曾有兩次渡海東歸未果的經歷,其中一次是在黃海翻船而被漁民救起的,他來過大鹿島,到過大孤山。